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声学楼论坛 (http://nju520.com/bbs/index.asp) -- 基础理论室 (http://nju520.com/bbs/list.asp?boardid=17) ---- 试谈力学问题--和音响初哥商榷 (http://nju520.com/bbs/dispbbs.asp?boardid=17&id=861) |
-- 作者:ephemera -- 发布时间:2006-3-16 12:03:07 -- 试谈力学问题--和音响初哥商榷 一、问题的由来 以下是引用音响初哥在2005-11-25 23:58:00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bernoulli在2006-03-04 23:38:35的发言: 以下是引用音响初哥在2006-03-05 00:05:13的发言: |
-- 作者:ephemera -- 发布时间:2006-3-16 12:07:14 -- 二、对初哥第一个问题的思考 以下是引用音响初哥在2006-03-05 00:05:13的发言: 音响初哥,牛顿定律是普遍适用于宏观物体作低速(相对于光速而言)运动的普遍规律。决不能认为它只对“受力驱动的质量块”适用。 请注意,牛顿第二定律中被研究对象M可以是质量的集合,F则指的是被研究对象M所受的合力。请你先做个移项,写成(F-Rm*v-x/Cm)=Mm*a,问题就清楚了。括号里面的是什么?是系统所受的合力,即强迫力、摩擦力和弹性力的矢量和。现在只要我们把这个合力记为F,如果我们用F1来代替括号内原来的F,而把合力记作F,于是就有:F=(F1-Rm*v-x/Cm)=Ma,也即F=Ma. |
-- 作者:ephemera -- 发布时间:2006-3-16 13:00:03 -- 扬声器设计中的若干问题 三、对初哥第二个问题的思考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与相位相关的问题,我想先借用一下面向对象编程的术语,被研究物体是一个“对象”,对这个对象施加力是一种“方法”,相位则是对象的一种“属性”,频率也是一种“属性”。当我们对一个对象进行某种“方法”的操作时,会使这个对象的一些“属性”的状态发生改变。 如果我们把运动规律具有周期性的所有事物视为一个“类”,那么这个类中的所有对象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属性,例如频率和相位。 要强调指出的是,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三者都是矢量,所谓“对加速度积分就得到速度,再对速度积分就得到位移”,其中的积分都应该是矢量积分。对于周期函数,在用复数表达时,相位是自然地包含在其中的,频率也同样是自然地包含在e^jwt里面的。至于三者之间的具体相位关系则取决于加速度的变化方式,可以千变万化。 |
-- 作者:珍桢 -- 发布时间:2006-3-16 13:53:00 -- 好深呀,看来小弟要先回家复习一下物理再来看贴了,呵呵. |
-- 作者:音响初哥 -- 发布时间:2006-3-16 18:13:21 -- 以下是引用ephemera在2006-03-16 12:07:14的发言:
二、对初哥第一个问题的思考 以下是引用音响初哥在2006-03-05 00:05:13的发言: 音响初哥,牛顿定律是普遍适用于宏观物体作低速(相对于光速而言)运动的普遍规律。决不能认为它只对“受力驱动的质量块”适用。 请注意,牛顿第二定律中被研究对象M可以是质量的集合,F则指的是被研究对象M所受的合力。请你先做个移项,写成(F-Rm*v-x/Cm)=Mm*a,问题就清楚了。括号里面的是什么?是系统所受的合力,即强迫力、摩擦力和弹性力的矢量和。现在只要我们把这个合力记为F,如果我们用F1来代替括号内原来的F,而把合力记作F,于是就有:F=(F1-Rm*v-x/Cm)=Ma,也即F=Ma.
谢谢指教! 谁敢否定“牛二”?(反正我没有,也不敢) 重要的你所说的合力,是各元件相互作用的结果,Ma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惯性力呢? 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结论,再从能量守恒的观点来考虑一下呢? 假设外力为零,加速度由谁来决定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3-16 20:03:03编辑过]
|
-- 作者:音响初哥 -- 发布时间:2006-3-16 18:44:01 -- 以下是引用ephemera在2006-03-16 13:00:03的发言:
三、对初哥第二个问题的思考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与相位相关的问题,我想先借用一下面向对象编程的术语,被研究物体是一个“对象”,对这个对象施加力是一种“方法”,相位则是对象的一种“属性”,频率也是一种“属性”。当我们对一个对象进行某种“方法”的操作时,会使这个对象的一些“属性”的状态发生改变。 如果我们把运动规律具有周期性的所有事物视为一个“类”,那么这个类中的所有对象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属性,例如频率和相位。 要强调指出的是,加速度、速度和位移三者都是矢量,所谓“对加速度积分就得到速度,再对速度积分就得到位移”,其中的积分都应该是矢量积分。对于周期函数,在用复数表达时,相位是自然地包含在其中的,频率也同样是自然地包含在e^jwt里面的。至于三者之间的具体相位关系则取决于加速度的变化方式,可以千变万化。
为什么一定要用积分方法来分析问题呢?难道不可以用微分的方法来分析? 积分是一种累积统计的方法,而研究实时的运动状态的变化,微分是不是更合适呢? 正如力平衡方程所示,既然是系统的问题,当然要把位移,速度,加速度综合起来考虑,根本不可能孤立的看问题!关键看你分析的出发点在什么地方! 其他问题在上一个回复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3-16 20:04:50编辑过]
|
-- 作者:ephemera -- 发布时间:2006-3-16 21:33:36 -- 以下是引用音响初哥在2006-03-16 18:13:21的发言:
……Ma是不是也可以理解为惯性力呢? ……再从能量守恒的观点来考虑一下呢? 假设外力为零,加速度由谁来决定呢? 1。Ma可以理解为惯性力。但是只对于非惯性系而言。 2。守恒定律适用范围比牛顿定律要宽得多,无论是宏观物体,还是微观物体,它们在低速下运动或是在高速下运动都应遵守的守恒定律。常见的运动守恒定律主要有动量守恒、动量矩守恒、角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在运动学以外,则还有和能量守恒、电荷守恒、奇异数守恒、重子数守恒、同位旋守恒等等。 3。在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任何物体都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原来静止的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继续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也就是老牛的第一定律。顺便说一句:不受外力和合外力为零是两种不同的情况。自然界实际上不存在不受外力的物体。 |
-- 作者:ephemera -- 发布时间:2006-3-16 21:46:31 -- 和初哥打个招呼 音响初哥,我们是碰过几次面的。我对你素怀敬意,在电声方面还得好好向你学习。 这次跟你商榷,主要是因为问题进入了我的专业范围。至于我尽量把问题说得浅近详细,决无小看你之意,完全是为了论坛上的其它读者,毕竟也要为力学基础较差的读者考虑。我想,通过发言或争鸣,让大家都有所收获,应该是办这个论坛的初衷。还望理解。 |
-- 作者:ephemera -- 发布时间:2006-3-16 22:07:42 -- 以下是引用音响初哥在2006-03-16 18:44:01的发言: 完全可以用微分的方法来分析,只是分析的路径恰好相反。在已知作用力或加速度的情况下,我们用积分法来分析问题;而在已知位移的情况下,我们用微分法来分析问题。为什么一定要用积分方法来分析问题呢?难道不可以用微分的方法来分析? 积分是一种累积统计的方法,而研究实时的运动状态的变化,微分是不是更合适呢? 正如力平衡方程所示,既然是系统的问题,当然要把位移,速度,加速度综合起来考虑,根本不可能孤立的看问题!关键看你分析的出发点在什么地方! 对于同一个物理过程,在确定的相应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无论采用哪条路径,总的宏观结果总是一样的。当然区别还是有的,例如,如果使用微分法,尽管可以由位移求出速度,由速度求出加速度和合力,但是如果要把合力再分解为原来的分力,那除非已知更多的条件,否则就会有无数种解了。 另外,我个人觉得,对于扬声器来说,我们计算振系的受力情况比较容易,也比较精确;如果要确定位移,则无论是通过计算还是通过实测,可能都会难得多,误差也会更大。 |
-- 作者:音响初哥 -- 发布时间:2006-3-16 22:38:29 -- 以下是引用ephemera在2006-03-16 21:46:31的发言:
音响初哥,我们是碰过几次面的。我对你素怀敬意,在电声方面还得好好向你学习。 这次跟你商榷,主要是因为问题进入了我的专业范围。至于我尽量把问题说得浅近详细,决无小看你之意,完全是为了论坛上的其它读者,毕竟也要为力学基础较差的读者考虑。我想,通过发言或争鸣,让大家都有所收获,应该是办这个论坛的初衷。还望理解。 没关系啊!很支持这种观点!! 我们见过面???看来下次不能用这个名字了,呵呵!! |
-- 作者:音响初哥 -- 发布时间:2006-3-16 22:59:58 -- 以下是引用ephemera在2006-03-16 21:33:36的发言:
1。Ma可以理解为惯性力。但是只对于非惯性系而言。 2。守恒定律适用范围比牛顿定律要宽得多,无论是宏观物体,还是微观物体,它们在低速下运动或是在高速下运动都应遵守的守恒定律。常见的运动守恒定律主要有动量守恒、动量矩守恒、角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在运动学以外,则还有和能量守恒、电荷守恒、奇异数守恒、重子数守恒、同位旋守恒等等。 3。在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任何物体都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原来静止的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继续作匀速直线运动。这也就是老牛的第一定律。顺便说一句:不受外力和合外力为零是两种不同的情况。自然界实际上不存在不受外力的物体。 第一点,我明白! 第二点,跟您说实话,好多俺不知道,以后向您学习!好在俺只说了能量守恒,在这里当然只是说振动系统的能量守恒问题,在详细点是扬声器的振动系统的能量守恒问题,呵呵,有点贫!估计现在没争议了! 说说第三点,我想争论的关键在于外力的定义,我理解的外力是来自振动系统之外(或者叫强迫力),扬声器的振动系统中的阻尼和顺性元件本来就是振动系统的一部分,没有听说扬声器只考虑振膜(低频时可以认为是质量块)的位移量而不考虑顺性的线性范围的。当强迫力为零时,这时的振动应是阻尼振动吧,而振膜在某时刻的加速度,恰恰取决于该时刻的位移和速度! 振动系统既然是一个系统,就一定不是孤立元件来决定一切(要考虑考虑生态平衡嘛),一定是各元件相互作用! |
-- 作者:音响初哥 -- 发布时间:2006-3-16 23:08:26 -- 以下是引用ephemera在2006-03-16 22:07:42的发言:
完全可以用微分的方法来分析,只是分析的路径恰好相反。在已知作用力或加速度的情况下,我们用积分法来分析问题;而在已知位移的情况下,我们用微分法来分析问题。 对于同一个物理过程,在确定的相应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下,无论采用哪条路径,总的宏观结果总是一样的。当然区别还是有的,例如,如果使用微分法,尽管可以由位移求出速度,由速度求出加速度和合力,但是如果要把合力再分解为原来的分力,那除非已知更多的条件,否则就会有无数种解了。 另外,我个人觉得,对于扬声器来说,我们计算振系的受力情况比较容易,也比较精确;如果要确定位移,则无论是通过计算还是通过实测,可能都会难得多,误差也会更大。 对于扬声器而言,驱动部分的作用力是和速度有关的!!原因我想很简单,反电动势Blv! 振动系统受的强迫力为:f=Bl(Eg-Blv)/Re(此处忽略了音圈电感),这个力是速度的函数,不是那么简单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3-16 23:27:14编辑过]
|
-- 作者:WANGFUYU -- 发布时间:2006-3-16 23:31:06 -- 以下是引用音响初哥在2006-03-16 23:08:26的发言:
对于扬声器而言,驱动部分的作用力是和速度有关的!!原因我想很简单,反电动势Blv! 振动系统受的强迫力为:f=Bl(Eg-Blv)/Re,这个力是速度的函数,不是那么简单吧! 正是由于力是速度和频率的变量,加上顺性系统、磁路系统、阻抗等大量复杂的非线性存在,用传统那种简化的力学方程去计算扬声器的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特性谈何容易,就是借助计算机和很优秀的扬声器的假定模型,如LEAP系统,也不能准确预测,有些只能给出大概趋势。这也是扬声器区别与其他自然科学,如电子、计算机、化学、医学等地方,没有人能准确预见所有结果,扬声器的物理模型需要不断去完善,学无止境呵!! |
-- 作者:音响初哥 -- 发布时间:2006-3-17 0:28:40 --
哈哈,FUYU兄还记着当年的一板砖啊?继续PK。。。。。。。 俺不认为扬声器与其他学科有什么不同,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难题,只不过咱们这些门外汉不了解而已! 任何预测都有误差的问题,但不能说因为有误差就认为不可知,预测不重要,没意义!比如地震海啸的预报就非常不精确,但不能说地震海啸的预报没意义或者不重要!前段时间关于扬声器位移计算的讨论也可以说是在讨论线性区域的问题,或者说是在讨论如何避免扬声器工作在非线性区域的问题!线性位移的计算也可以认为是对扬声器“安全性工作状态”的一种预测!任何产品的设计不做安全性设计或者可靠性设计,一定是冒险的和错误的! 再复杂的模型也是由基本的模型建立起来,有限元也是从基本方程开始的! |
-- 作者:WANGFUYU -- 发布时间:2006-3-17 7:58:29 -- 以下是引用音响初哥在2006-03-17 00:28:40的发言:
哈哈,FUYU兄还记着当年的一板砖啊?继续PK。。。。。。。 俺不认为扬声器与其他学科有什么不同,每个学科有每个学科的难题,只不过咱们这些门外汉不了解而已! 任何预测都有误差的问题,但不能说因为有误差就认为不可知,预测不重要,没意义!比如地震海啸的预报就非常不精确,但不能说地震海啸的预报没意义或者不重要!前段时间关于扬声器位移计算的讨论也可以说是在讨论线性区域的问题,或者说是在讨论如何避免扬声器工作在非线性区域的问题!线性位移的计算也可以认为是对扬声器“安全性工作状态”的一种预测!任何产品的设计不做安全性设计或者可靠性设计,一定是冒险的和错误的! 再复杂的模型也是由基本的模型建立起来,有限元也是从基本方程开始的! 初哥兄以上言论完全正确,我的本意也不是宣传不可知论,旨在强调复杂性,我最近正在看LEAP5。0的建模理论,根据其的实际测量和模型预测还是相当吻合的。 |
-- 作者:ephemera -- 发布时间:2006-3-17 7:59:09 -- 以下是引用WANGFUYU在2006-03-16 23:31:06的发言:
正是由于力是速度和频率的变量,加上顺性系统、磁路系统、阻抗等大量复杂的非线性存在,用传统那种简化的力学方程去计算扬声器的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特性谈何容易,就是借助计算机和很优秀的扬声器的假定模型,如LEAP系统,也不能准确预测,有些只能给出大概趋势。这也是扬声器区别与其他自然科学,如电子、计算机、化学、医学等地方,没有人能准确预见所有结果,扬声器的物理模型需要不断去完善,学无止境呵!! 我也不同意你把扬声器特殊化。你知道确定扬声器运动状态之难,只是因为你对扬声器了解比较深入而已。其实,鉴于目前人类的认识手段,可以说在任何领域都还没有可能建立精确的数理模型,以致研究时只能瞄准一定层次进行粗粒化描述。相反的事实倒是模糊数学和混沌理论可以应用于几乎任何学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3-17 08:01:05编辑过]
|
-- 作者:ephemera -- 发布时间:2006-3-17 10:44:22 -- 以下是引用音响初哥在2006-03-16 22:59:58的发言:
说说第三点,我想争论的关键在于外力的定义,我理解的外力是来自振动系统之外(或者叫强迫力),扬声器的振动系统中的阻尼和顺性元件本来就是振动系统的一部分,没有听说扬声器只考虑振膜(低频时可以认为是质量块)的位移量而不考虑顺性的线性范围的。当强迫力为零时,这时的振动应是阻尼振动吧,而振膜在某时刻的加速度,恰恰取决于该时刻的位移和速度! 对于扬声器所受外力,不完全同意你的观点,除了强迫力,还必须计入阻尼力。阻尼力除了空气的摩擦阻尼外,还应该包括粘性阻尼和结构阻尼(也即迟滞阻尼)。当强迫力为零时,振系正是在阻尼力的作用下作减幅振动的。此时振系的加速度为负值(因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仍然取决于外力(即阻尼力),速度和位移仍然由加速度积分而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3-17 10:45:21编辑过]
|
-- 作者:ephemera -- 发布时间:2006-3-17 10:49:00 -- 以下是引用音响初哥在2006-03-16 23:08:26的发言:
对于扬声器而言,驱动部分的作用力是和速度有关的!!原因我想很简单,反电动势Blv! 振动系统受的强迫力为:f=Bl(Eg-Blv)/Re(此处忽略了音圈电感),这个力是速度的函数,不是那么简单吧! 不复杂呀,你不是已经写出来了吗?在一个物理量二阶导数的表达式中含有这个物理量的一阶导数,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你学微分方程不正是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吗? |
-- 作者:ephemera -- 发布时间:2006-3-17 11:01:20 -- 关于阻尼 其实,材料阻尼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它与材料的分子结构、蠕变、松弛、内错、磁弹性效应、塑性流动、内摩擦等等因素都有关系。而且,它还是温度和频率的函数。在机械减振和隔振中,材料阻尼是个非常重要的研究对象。 |
-- 作者:ephemera -- 发布时间:2006-3-17 14:52:31 -- 以下是引用WANGFUYU在2006-03-16 23:31:06的发言:
……计算扬声器的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特性谈何容易,就是借助计算机和很优秀的扬声器的假定模型,如LEAP系统,也不能准确预测,……没有人能准确预见所有结果,…… 现象是对的,但这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3-17 14:53:5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