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声学楼论坛  (http://nju520.com/bbs/index.asp)
--  音箱及分频器设计室  (http://nju520.com/bbs/list.asp?boardid=26)
----  你听过箱声吗?  (http://nju520.com/bbs/dispbbs.asp?boardid=26&id=18803)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0-8-17 15:11:53
--  你听过箱声吗?
 

                                            你听过箱声吗?

有一句广告:你喝过山泉水吗?

当然是指纯山泉水的,没有参杂其它的水了。

受此启发,想问一下:你听过箱声吗?

事实上,箱声是不时在干扰我们的,讨厌得很。

但是,我们也只是在听普通的声和箱声的混合声的,一般是这样的了。

纯的箱声,你听过吗?

这还真的有点难了,就是你有消声室,也难。扬声器单元从正面非常的声波在很广频率范围内会和箱声混合在一起,你想分离也不容易。特别是在低频段,更难。

所以,在我们对箱声深恶痛绝,务必斩草除根而后快的时候,为什么不真正的了解箱声的具体情况呢?

比如:箱声的大小或者说是箱声的“频响曲线”,箱声和扬声器单元正面声波的相位差等等。

因为,如果箱声虽然是有,但是很小,那就可能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至于其它的更深的问题,也可能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了。

 

怎么可以听到纯的箱声?怎么对箱声进行测量?怎样科学评价箱声?

各位出招了!


--  作者:hothuo
--  发布时间:2010-8-17 20:45:15
--  

箱音是一种物理特性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0-8-20 9:03:17
--  

说到箱声,在几乎所有的书里,只是轻描淡写的。在其它的地方呢?好像也没有进一步的描述(可能是我没有看到而已)。

 

箱声产生的原因有:扬声器单元本身的振动,传递到箱体板引起的振动;音箱内的声波的振动作用在箱体板上诱发的振动。

这些振动就发出了箱声。

 

按照振动方面的基础理论,受迫振动所产生的位移总是落后于激振力一个相角的。

具体的相位差,就和激振力的频率和系统的固有频率的比值有关,和材料的阻尼有关。

这个相位差的数量级是在0~π的范围内的。而且,当共振的时候,相位差总是π/2的。

所有,除了共振外,其它 的频率。箱体产生的声波的相位就很复杂了。

 

那么,在空间的某一点,叠加后的声波是怎么样的呢?

是不是也很复杂呢?

 

我没有弄懂,就请DX们帮忙了。


--  作者:水仙
--  发布时间:2010-8-25 12:43:44
--  
人耳的掩蔽效应
一个较弱的声音(被掩蔽音)的听觉感受被另一个较强的声音(掩蔽音)影响的现象称为人耳的“掩蔽效应”。被掩蔽音单独存在时的听阈分贝值,或者说在安静环境中能被人耳听到的纯音的最小值称为绝对闻阈。实验表明,3kHz—5kHz绝对闻阈值最小,即人耳对它的微弱声音最敏感;而在低频和高频区绝对闻阈值要大得多。在800Hz--1500Hz范围内闻阈随频率变化最不显著,即在这个范围内语言可储度最高。在掩蔽情况下,提高被掩蔽弱音的强度,使人耳能够听见时的闻阈称为掩蔽闻阈(或称掩蔽门限),被掩蔽弱音必须提高的分贝值称为掩蔽量(或称阈移)。

1.掩蔽效应 已有实验表明,纯音对纯音、噪音对纯音的掩蔽效应结论如下:
A.纯音间的掩蔽
①对处于中等强度时的纯音最有效的掩蔽是出现在它的频率附近。
②低频的纯音可以有效地掩蔽高频的纯音,而反过来则作用很小。

B.噪音对纯音的掩蔽噪音是由多种纯音组成,具有无限宽的频谱 若掩蔽声为宽带噪声,被掩蔽声为纯音,则它产生的掩蔽门限在低频段一般高于噪声功率谱密度17dB,且较平坦;超过500Hz时大约每十倍频程增大10dB。若掩蔽声为窄带噪声,被掩蔽声为纯音,则情况较复杂。其中位于被掩蔽音附近的由纯音分量组成的窄带噪声即临界频带的掩蔽作用最明显。所谓临界频带是指当某个纯音被以它为中心频率,且具有一定带宽的连续噪声所掩蔽时,如果该纯音刚好能被听到时的功率等于这一频带内噪声的功率,那么这一带宽称为临界频带宽度。临界频带的单位叫巴克(Bark),1Bark=一个临界频带宽度。频率小于500Hz时,1Bark约等于freq/100;频率大于500Hz时,1Bark约等于9+41og(freq/1000),即约为某个纯音中心频率的20%。 通常认为,20Hz--16kHz范围内有24个子临界频带。而当某个纯音位于掩蔽声的临界频带之外时,掩蔽效应仍然存在。

2.掩蔽类型
(1)频域掩蔽 所谓频域掩蔽是指掩蔽声与被掩蔽声同时作用时发生掩蔽效应,又称同时掩蔽。这时,掩蔽声在掩蔽效应发生期间一直起作用,是一种较强的掩蔽效应。通常,频域中的一个强音会掩蔽与之同时发声的附近的弱音,弱音离强音越近,一般越容易被掩蔽;反之,离强音较远的弱音不容易被掩蔽。例如,—个1000Hz的音比另一个900Hz的音高18dB,则900Hz的音将被1000Hz的音掩蔽。而若1000Hz的音比离它较远的另一个1800Hz的音高18dB,则这两个音将同时被人耳听到。若要让1800Hz的音听不到,则1000Hz的音要比1800Hz的音高45dB。一般来说,低频的音容易掩蔽高频的音;在距离强音较远处,绝对闻阈比该强音所引起的掩蔽阈值高,这时,噪声的掩蔽阈值应取绝对闻阈。

(2)时域掩蔽 所谓时域掩蔽是指掩蔽效应发生在掩蔽声与被掩蔽声不同时出现时,又称异时掩蔽。异时掩蔽又分为导前掩蔽和滞后掩蔽。若掩蔽声音出现之前的一段时间内发生掩蔽效应,则称为导前掩蔽;否则称为滞后掩蔽。产生时域掩蔽的主要原因是人的大脑处理信息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异时掩蔽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会衰减,是一种弱掩蔽效应。一般情况下,导前掩蔽只有3ms—20ms,而滞后掩蔽却可以持续50ms—100ms

--  作者:水仙
--  发布时间:2010-8-25 12:45:35
--  

人耳比较好“欺 骗”

 

音箱板的隔声量能有多大?而振动产生的影响又是多大?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0-8-27 9:33:15
--  

超版问的好!

如果有一个量化的东西出来,就有说服力了!

箱体板的隔声量问题,不难。这基本上是有书可以查的。

箱体板的振动,就好像少有定量的东西可以给我们看了。

而影响或后果就更没有定论了吧?

所以,很值得讨论下去。

 


--  作者:中大音响
--  发布时间:2010-8-27 23:47:21
--  
这个话题估计一会半会儿很难有定论,关注学习中。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0-8-29 10:07:55
--  
楼上的是不是做音响的“中大音响”?
--  作者:lwsn2j
--  发布时间:2010-8-29 19:49:10
--  
好难懂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0-9-2 8:39:05
--  
以下是引用水仙在2010-08-25 12:45:35的发言:

人耳比较好“欺 骗”

 

音箱板的隔声量能有多大?而振动产生的影响又是多大?

是不是可以这样解读水仙超版的言下之意:

 

如果箱体板振动所产生的声波的强度,和扬声器单元正面所产生的声波的强度相比是可以被掩蔽的话,这个箱体板发出的声波就

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了。

因为人的耳朵被欺骗了,听不到箱体板的声波了。

 

那么,测量出箱体板的声波的频响曲线,就可以和音箱的频响曲线对比,决定掩蔽效应的作用程度了。

 

是不是这样?


--  作者:水仙
--  发布时间:2010-9-2 9:43:03
--  

是这个意思.

 

正如一些失真, 失真难以避免, 但一般地说小于1%就难以听出. 换算到分贝值,对应的是-40dB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0-9-2 10:09:00
--  

谢谢超版了!

 

所说的问题真的是说到点子上了:世界上完美的东西不多或很少,存在一些问题是客观的,只要在量上不会出现喧宾夺主,就是可以接受的。

同样的道理,对于箱声,如果他的量也只是音箱的“主旋律”的极少的一部分,也就不必那么兴师动众的非要斩尽杀绝才“后快”的。

否则,就多多少少有点小题大做的意思了。

 

回顾我们对音箱的箱声的一些观点,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呢?

对箱声的量和影响可能还没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和有说服力的说法,就去分什么主流派和非主流派;而且主流派就竭尽所能的去加强音箱的强度或刚度了。

这样的做法是合理的吗?必要的吗?

 

还是要谢谢声学楼这个平台和众多的DX们的帮助,一些心里存在的似是而非的问题,也逐步有了正确的答案。

这些东西,是一般的书里和朋友中很难得到的,所以,更显得难能可贵了!

 

声学楼真是一个大学校,一个没有围墙的大学......


--  作者:okk
--  发布时间:2010-9-3 18:29:43
--  

水版的“人耳的掩蔽效应”论述,使俺等大开眼界。

 

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定量成果呀。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DAAS
--  发布时间:2010-9-3 22:39:35
--  
楼上的可在白天鹅?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0-9-4 14:55:20
--  

接下去说箱声:

 

记得国光的俞锦元先生在他的书里说过这样的意思:人的耳朵对低频的失真比高频的失真更能接受。

大意是在4000Hz以上频段,失真要小于2%,而在100Hz以下频段,失真的要求被放宽到10%。

把箱声也算是一种失真,不知道可以吗?

 

按照这个说法,看看音箱的箱声:低频段的箱体板的振动的幅度是比较大的,但是,振动所产生的声波却并不大。

因为箱体板的振动和扬声器单元的振膜的振动不一样,箱体板是边界固定的,只有中间或类似的地方的振幅才比较大;

和扬声器单元的振膜的振幅比起来,就是不大的振幅了。

所以不能简单的认为箱体板的面积大,振动产生的声波就大的。

而且,在低频段的振动的声辐射又是效率不高的。

 

高一些的频段呢?只要厂家不是粗制滥造的,要使高频振动的振幅降低是比较容易的事情的,适当的阻尼材料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那么,实际上我们大张旗鼓要去对抗的箱声,可能并不大或影响不大的。

再按照水仙超版提供的掩蔽标准来衡量,可能是在被掩蔽之列的了。

 

是不是这样?

如果是这样,箱声也可能只是一个“传说”了。但愿不是这样。


--  作者:okk
--  发布时间:2010-9-8 15:35:57
--  

心理声学的研究方法类似西医。

实验设计 -》双盲对比 -》统计差异检验 -》结论。

但对参与测试的个体,也有可能发生不认同结论的情况。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0-9-9 8:34:31
--  

对,这就是统计学的特点了。

统计学的特点是对样本的总体负责,是一个宏观的量。

就和买彩票一样,中奖的概率很低,如只有0.01%,但是你买一次就可能中大奖的......

 

电声,特别是音箱,也只能对大部分人的需求为依据来做的。个别人的不认同,是特例,没有办法的,也不必去理会。

再弄上一个艺术方面的问题,就更难统一(也没有必要统一)。

 

OKK兄对音箱的振动的研究是多有成果的了,不知道有没有在这方面有量化的结果?

多指教了。


--  作者:xj
--  发布时间:2010-9-9 11:15:06
--  

箱声,也可以划分一下频率段的,在单元作为一个驱动点的激励下,作为一个刚性材质的箱体,不可能会有喇叭一样的频响曲线。

 

 

其表现无非也就是某些频率点表现比较突出,也就是可以理解为一个共振频率或者一系列的谐振。

 

在屏蔽效应的理论指导下,干掉那个出头鸟即可,哦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09-09 11:18:04编辑过]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0-9-9 11:25:24
--  
以下是引用xj在2010-09-09 11:15:06的发言:
箱声,也可以划分一下频率段的,在单元作为一个驱动点的激励下,作为一个刚性材质的箱体,不可能会有喇叭一样的频响曲线。 其表现无非也就是某些频率点表现比较突出,也就是可以理解为一个共振频率或者一系列的谐振。 在屏蔽效应的理论指导下,干掉那个出头鸟即可,哦也!!!!

太有才了!

 

箱体真的也只是在某一些频率点才有较大的振动的,也就是共振的。这个实验是很容易可以做出来的。

如果说有频响曲线的话,也只是一些大起大落的波。

按照“干掉出头鸟”的做法,应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方向!

因为出头的也只是几个,有的也只是有个振动,并没有多少声辐射的。

 

看来,问题是有了解决的好方向了,不会再对箱声去“统统的死啦死啦的”了。

 


--  作者:民间侠客
--  发布时间:2010-9-15 8:51:59
--  
各位DX讲解的很精彩,学习了,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