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声学楼论坛  (http://nju520.com/bbs/index.asp)
--  音箱及分频器设计室  (http://nju520.com/bbs/list.asp?boardid=26)
----  传输线音箱和倒相箱的一个对比测试  (http://nju520.com/bbs/dispbbs.asp?boardid=26&id=22009)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1-12-23 15:45:44
--  传输线音箱和倒相箱的一个对比测试
 

             一个传输线音箱和倒相箱的测试结果对比


一个从整体看起来很好的SHARP 4寸(环绕箱)和自制的3寸普通单元的QWT试验用音箱,在音箱前100CM测试得到的频响曲线人的对比。

测试是在普通的房间里进行的,未加时间窗。

测试结果见附图: 

 

图中:红色的曲线是普通的、很烂的3寸的单元自制的小型QWT音箱的频响曲线,

        蓝色的曲线是市售的SHARP的4寸的单元做的倒相箱的频响曲线。

请教各位:

这样的测试能说明什么?

有什么看法请多多指点了,谢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寸sharp音箱qwt3寸音箱100cm处曲线对比.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自制的水管型小音箱是4英寸管,总长度约90CM: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0111218633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3 15:56:55编辑过]

--  作者:waiwaiyong
--  发布时间:2011-12-23 16:52:12
--  
向楼主学习了。
我说下我的疑问啊,红色曲线在300~2kHz处的频响太差了,300Hz和600Hz很有规律的出现深谷,是否里面的吸音材料加的不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3 17:17:11编辑过]

--  作者:laq
--  发布时间:2011-12-23 20:34:31
--  
从图上看,一个是全音,一个是低音,但也不能说明什么,SHARP的东西未必就是好的东西!
--  作者:菜々鸟
--  发布时间:2011-12-24 8:10:22
--  
LZ,那个水管音响为什么要做成那样呀?有什么意义呀?是要把低频做起来吗?我是新人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1-12-24 11:07:55
--  

关于这个传输线音箱的制作:

 

采用水管是因为这样容易做,不需要请人加工而已。

而且水管是圆的,也是一个很好的箱体结构的。

弯头,只是方便把单元转到正面.....

 

又:传输线音箱,只是在底部加了两层2CM的泡沫塑料作为吸声材料。在管的其它地方没有加。

现在是有很多多余的谐振会出现,这个可以通过适当的吸声材料的使用来减少的,但先不这样做。

 

现在的目的只是看看在较低的频段的输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4 11:12:01编辑过]

--  作者:waiwaiyong
--  发布时间:2011-12-26 10:00:58
--  
请问一下楼主,3寸喇叭的f0是多少啊?
看了很多传输线音箱的资料,但还没亲手做过。这两天也在规划中,因此向楼主取点经~~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6 10:03:21编辑过]

--  作者:水仙
--  发布时间:2011-12-26 17:48:37
--  
楼主的测试环境稍差了些。很难看出低频的实际响应。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1-12-26 21:34:21
--  

我是想看看在较低频段(如70~110Hz),两者的差别的。

同样是这样差的环境(也没有开时间窗),应该是可以比较的吧?

从图上可以看到低频是好一些,听感也印证这个曲线的差别。

 

可能最好的是做一个同样用3寸的单元做的倒相箱来比了。可惜没有同样的单元了......

 

又:没有时间窗回会影响对比吗?如果会,我可以再调出曲线再加时间窗后再来对比。

 

谢谢超版关注、指点!


--  作者:路人甲
--  发布时间:2011-12-27 8:13:38
--  

老修,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啊。为什么这样说呢?

你的测量数据乱成这样,能反映情况吗?你现在还不知道在非消声室怎么测量才能避免反射?

你迷宫口放的那些所谓泡沫塑料,是珍珠棉吧?那个东西可以作为吸音材料?乱搞!

 

话说的有点直,但希望你明白我的意思。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1-12-27 17:25:41
--  

谢谢路人甲兄的话。

这样直接的说出问题,在下是求之不得的,何况是技术方面的问题愿意来指点的,更是高兴都来不及了!

 

测试的曲线问题:超版也提出过环境的影响问题。我也曾经把时间窗加进去,测试曲线整体是好看多了。两者最需要对比的,我想是在70到400Hz这个频段,好像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就没有把有时间窗的频响曲线拿来对比了。

 

你说的是一个问题,我再把资料里的曲线整理后看看是不是才有对比的价值。

 

我也是在想,我的测试方法是不是有问题?要如何改进?所以才会来声学楼讨教。

 

解释一点点:在迷宫开口处,的确是珍珠棉。但是也只是因为开口太大了会有较多的“怪声”泄漏出来,所以就用这块珍珠棉卷成一个环状的东西来把开口减少。

就当是一块开口的板来堵住开口的。

 

 

 

我希望得到更多像路人甲兄那样的指点,谢谢了!

 

也希望声学楼里对于技术问题,有更多的人这样直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2-27 17:39:44编辑过]

--  作者:waiwaiyong
--  发布时间:2011-12-30 13:24:29
--  
普通房间有普通房间的测试方法,只是要注意点会比较多了。
测试时考虑下把周围大物件摆远一点,不然你的时间窗也不一定能把这些反射声去除的很好。
另外测试信号的选择,也是会影响测试结果的细节的。我没试过用测试软件去测,只有试过用自己写的算法,采用MLS之类的信号,点数多一些,感觉测试效果也不错的。

开口处的材料,除了材料本身的类型要改,而且我觉得好像也不够多。另外吸音材料的位置,不知调至靠近喇叭的位置,会不会更好些。个人想法。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1-12-30 19:42:14
--  
以下是引用waiwaiyong在2011-12-30 13:24:29的发言:
普通房间有普通房间的测试方法,只是要注意点会比较多了。
测试时考虑下把周围大物件摆远一点,不然你的时间窗也不一定能把这些反射声去除的很好。
另外测试信号的选择,也是会影响测试结果的细节的。我没试过用测试软件去测,只有试过用自己写的算法,采用MLS之类的信号,点数多一些,感觉测试效果也不错的。

开口处的材料,除了材料本身的类型要改,而且我觉得好像也不够多。另外吸音材料的位置,不知调至靠近喇叭的位置,会不会更好些。个人想法。

兄台不简单,竟然可以自己写测试软件,而且是类MLS,可见功底是非同一般的了。

 

开口处的吸声材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的。其实,在其他地方也一样:要么是不够,要么是“统统的死啦死啦的!”:较高的频段的声波去除了,较低的频段的声波也衰减很多.......

这可能是传输线音箱的一个两难的问题。

 

测试环境问题,谢谢你的指点了,当改进之......


--  作者:chaogao
--  发布时间:2011-12-31 22:33:22
--  
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如何介定何谓传输线音箱,一.是由管长度,二.管道的喉口和开口尺寸,比例.三.单元后箱体容积,四.管道内吸音棉放置的方法,数量和棉的密度.和后加载,1/4波长,后号角等另类设计的具体差别在什么地方,而感觉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低频段的上部频率响应有深谷,下部频段得到提升,做成这类型结构音箱比较优闲的音色和喜好的群体.如果能够克服那深谷,那真是完美的设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