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声学楼论坛 (http://nju520.com/bbs/index.asp) -- 音箱及分频器设计室 (http://nju520.com/bbs/list.asp?boardid=26) ---- 转帖-------新型的一种无箱体音箱 (http://nju520.com/bbs/dispbbs.asp?boardid=26&id=22153) |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2-2-8 11:28:58 -- 转帖-------新型的一种无箱体音箱 到麦博的网站看到一篇文章,是介绍他们的一种无“箱体”型的音箱,把贴转来大家看看: (图片欠奉了,完整版请到麦博网站看了) 【转帖】
“净听技术”(HC2D)与系统解决方案
******
(低频未补偿)在混响声场下测试的频响曲线(反射声比例较高) 第二, 音箱内部的中低频相应: 第三,每个音箱做成后都有固定的形状和尺寸,都会产生一定的驻波,不同的只是驻波的频率和强弱不同,而驻波的信号的衰减时非常的慢。首先驻波会对扬声器振膜的振 动产生影响,其次,驻波会通过音箱的壁传播到我们的耳朵,是的我们听到的音乐被动增加了原来没有的声音,最后,驻波会使得音箱产生杂音。人们通过音箱的形 状结构以及增加音箱壁的强度(如加厚壁厚)来解决驻波问题,但是只能降低不能彻底消除。这些驻波会强化上面第二点所提到的问题。同样,因驻波产生的杂音, 在远距离聆听时感受不大,但在近距离聆听时就比较明显了。 第六, 当取消箱体后 两者的比较: 可以看出两者最大的差异在中低频
通过以上方法,无腔体音箱只要经过适当的设计,就可以得到很好的低音效果,而且消除了传统音箱所带来的箱染,从而得到具有Hi-Fi素质并有很好聆听感受的音箱。
|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2-2-8 11:33:23 -- 一个说明: 文章里的“纸盆割刀”,是他们的一个专利。是在纸盆上割一些缝,成为机械滤波的。
当然,说无箱体是不好,还是“无腔体音箱”的说法好。 |
-- 作者:errantry -- 发布时间:2012-2-8 12:03:57 -- 楼主有没有了解到:没有箱体之后,前后辐射的声波“短路”是如何避免的? |
-- 作者:一张专辑 -- 发布时间:2012-2-8 14:03:20 -- 根据文章来看,它并没有解决声短路的问题,而是用提升低频的方式来增加低频能量以达平衡. |
-- 作者:meiloon -- 发布时间:2012-2-8 19:28:41 -- 没箱体的系统 不是音箱 |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2-2-8 19:42:24 -- 以下是引用一张专辑在2012-02-08 14:03:20的发言:
根据文章来看,它并没有解决声短路的问题,而是用提升低频的方式来增加低频能量以达平衡. yes! |
-- 作者:chaogao -- 发布时间:2012-2-9 1:33:53 -- [讨论] 这样设计多媒体用的小单元不简单,音圈不能细,灵敏度也不容易做高了. |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2-2-9 9:27:12 -- 是呀,所以他们说:
扬声器也需要特别的设计 |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2-2-9 9:29:45 -- 多媒体音箱,一般是不入“大雅之堂”的。 但是,也就有的人会在这块“贫瘠”的土壤里“深耕”。
而且,这的“国产”的! |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2-2-10 9:40:38 -- 以下是引用Liangheo在2012-02-09 22:39:36的发言:
很多似是而非的“理论”,大家仔细鉴别,别看坏了脑子! 仔细鉴别是一个很好的思维方法。 人类的知识不就是在不断的“否定之否定”的姿态下成熟的嘛!
但,说他“很多似是而非的“理论””,也就是说他有很多不对的东西的,而且是一个“结论”了! 是不是? 凭什么这样说?当然是有理论为证的了。 有什么不对的地方,愿闻其详。
至于会不会看坏脑子,也就看本来是什么脑子的了;一看这样的贴就坏了,更需要不断提高呀! |
-- 作者:四方城 -- 发布时间:2012-2-11 16:18:57 --
如果我想写能登大堂的擦P股捞金纸前,必然会到处深挖一翻,有英雄的舍义掏语精神,俺四方是愿意包下五星的大房间的。
想“窃”点大料,打折机票又算什么呀。失礼失礼!!!
|
-- 作者:陈泽锋 -- 发布时间:2012-2-13 23:48:39 -- 学习中 |
-- 作者:WAMM -- 发布时间:2012-2-21 10:48:06 -- 声音确实可以干净不少,其实不是麦博首创,早前就有看到网友发图相似的理念。站内有一个名牌产品照片也是无箱体的天价产品。 |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2-2-21 20:25:05 -- 是不是首创也不一定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把一个理念变成产品。
理念可能不是专利(当然也可能是专利),所以也是可以把别人的理念变成产品的。 但世界上很多好的理念只是理念,就很可惜的了。
而更重要的是这个产品也不是什么天价的东西。 这就很好了嘛! |
-- 作者:天涯怨客 -- 发布时间:2012-2-21 21:56:47 -- 有理念才会去求证,这种思想是好的.但理念必须得有一定的可行性才行的,如果没有那这些理念只能是空洞的.比如说我想音箱应是无形的.因为我可以运用原子裂变来扰动大气.即然能扰动那他不就让人感觉到有声音了吗.没个频率都有不同的原子裂变量来完成扰动,那不就实现了音箱是无形的咯.哈哈哈哈天马行空的想想真的意思. |
-- 作者:imxp -- 发布时间:2012-3-9 8:30:24 -- 对于障板型的,无论是大的还是小的我在几年前都试做过,至今也在使用。 对于几十Hz的低频来说,由于绕射(接近短路)造成的损失已经很大,需要通过足够大的障板来防止更多的损失。而多媒体的环境能有多大的空间放那个硕大的障板?-----虽然多媒体的近听环境可以稍微降低绕射的损失,但那些损失几乎是致命的。 有人说可以通过电子线路补偿来达到,但要知道补偿也是有限制的,首先是放大器功率上面的限制,其次是单元冲程的限制。要达到实用的声压,常用多媒体尺寸的喇叭单元根本不可能实现。 当然,你说f-3做到120Hz附近,勉强还是可以的。 |
-- 作者:imxp -- 发布时间:2012-3-10 23:25:55 -- 你这个70Hz 80dB也太低要求了点吧,呵呵。 假设一个宽度250mm左右的障板,0.5米的聆听距离,一个5寸喇叭,冲程在+-5mm时,大概就能达到你说的70Hz,80dB。在经过桌面反射叠加后(6dB增益)达到86dB。50Hz达到77dB(反射叠加后)。 不过我依旧觉得这个数据对不起上面那一堆赞美的文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03-10 23:29:49编辑过]
|
-- 作者:wsxj6688 -- 发布时间:2012-3-14 17:15:24 -- 虽然无箱体,又有人挺,当然也经过研发,我认为有它合理的地方,但我认为,这种配置是要配低音炮的,不然没有好的效果,这种设计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我们设计的人不用去评论,让不懂设计懂听的人去评价它,这才是它存在的价值。如果没记错的话,象是一个国外的有名的公司早己有了这种设计。我也做过这方面的测试和偿试,自认为它有一个亮点,就是这种没有音箱的听感,声音调好了话,真的不错。
|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2-3-15 15:19:28 -- 以下是引用wsxj6688在2012-03-14 17:15:24的发言:
虽然无箱体,又有人挺,当然也经过研发,我认为有它合理的地方,但我认为,这种配置是要配低音炮的,不然没有好的效果,这种设计还是有很多优点的,我们设计的人不用去评论,让不懂设计懂听的人去评价它,这才是它存在的价值。如果没记错的话,象是一个国外的有名的公司早己有了这种设计。我也做过这方面的测试和偿试,自认为它有一个亮点,就是这种没有音箱的听感,声音调好了话,真的不错。
很久未见老兄了,忙什么去了? 常回“家”看看呀!
为什么一个新的东西会没有缺点呢?有。 不过,也许这些缺点的存在不会阻挡他优点的发挥吧? 继续说说你的体会如何?
|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2-3-17 16:51:23 -- 以下是引用Liangheo在2012-03-17 00:39:22的发言:
音箱做好了的境界就是没有音箱的感觉,难道很奇怪么?没箱体会带来更多的负面的东西,否则为什么音箱的发展是从早期的障板到后来的开放式箱体,直到最后的闭箱?后来在闭箱的基础上衍生出的开口箱。这种没箱体的“音箱”算不算是返祖现象呢? 返祖现象?
个别人由于遗传变异恢复了祖先的一些不好的或不需要的东西,如长了一条尾巴,才叫返祖现象的。 如果不是这样,是一种新的、有用的,就叫进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