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声学楼论坛  (http://nju520.com/bbs/index.asp)
--  微型电声器件设计室  (http://nju520.com/bbs/list.asp?boardid=27)
----  华山论剑  (http://nju520.com/bbs/dispbbs.asp?boardid=27&id=13554)

--  作者:yungood
--  发布时间:2008-7-17 14:34:45
--  华山论剑
   最近发现这个论坛的气氛像股票交易所里一样暗淡,大家都想得到什么微型扬声器受话器的资料。可以明确的说一句,没有。微型扬声器这一块在中国发展才几年啊?做微型的十有八九是从做大的扬声器或受话器转行的,一般每个大的企业都会有这方面的培训资料。但这些东西都会涉及各个公司的相关利益,有几个会学雷锋免费奉送呢?截止到目前微型扬声器这块也只有叶顺忠老先生写了一本《实用电声与微型扬声器》但是本人觉得一点也不实用,我这做过这方面工作的,看过了等于没有看。而没有做过这方面工作的人看了也会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说是”实用“不如说是一篇微型扬声器的说明文更恰当。怎么能够实用呢?
   我说这并不是针对叶老这本书。而是有些东西别人是不会把吃饭的东西免费奉送的!你见过哪个国家的核武器是问别人要的资料自己做出来的?在中国师傅对徒弟还有所保留呢!何况是陌生人呢?
   我们这个论坛应该是一种思想交流的平台,通过思想火花的
迸发,对我们实在的工作起到引导做用。所以我们可以针对整个行业或行业内的一个技术发展的趋势进行广泛的探讨。而不应该具体到想做哪款扬声器需要用什么胶水?用什么音圈?拿胶水这一项来说没有两个厂家用完全一样的胶水,就算一个老板开的俩家厂用的胶水都不一样。同一个工程师进不同的公司所用的胶水也不完全一样!这就是这个行业的差异所在。
  既然是思想交流的平台,就没有谁对谁错?没有导师也没有学生。虽然职位有高低之分,但思想上应该是完全平等的。只有达到百家争鸣的程度,我们的行业才能大踏步的前进。在我们的电声行业内也来一个思想大解放,我们的电声行业才能有一个新的飞跃。像现在这样师傅带徒弟只有越带越差,一代不如一代,像中国的武术一样。
   期待这种局面早一天到来!
   砖已经拍出去了,希望大家多拿点玉石给扔回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07-17 14:37:05编辑过]

--  作者:寒山
--  发布时间:2008-7-17 15:02:37
--  

支持,非常支持!!

身为会长,我向来珍惜每一块板砖!


--  作者:yungood
--  发布时间:2008-7-17 20:04:57
--  
    大家不要以为没有什么实在的东西都不屑,我是想让大家通过思想的交流,迸射出新的设计理念,讨论出新的工艺方法,远本要得到一套设计文件要好得多。因为设计文件从08到50所有的扬声器 受话器文件以及去年流行的振动喇叭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我都有。可现在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呢?微型扬声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了,怎么度过这个高原期才是大家需要深思的问题!双面扬声器和振动扬声器都是昙花一现,这些东西注定占不了主流。
    最近又浏览了05年火神和水仙的论战,虽然口水战打的不错,但并没有交流出什么新的思想和理念!坦白的说本人非常看中一个人的思想,一个好的设计人员如果没有新的设计理念,无论他读多少书,受过什么高人的指点。他都不会设计出新奇的东西出来。思想有多远,决定着你就能走多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07-17 20:05:40编辑过]

--  作者:actroxn
--  发布时间:2008-7-17 20:15:50
--  

很赞同LZ的部分观点.....


--  作者:Eagle
--  发布时间:2008-7-17 20:28:55
--  

呵呵,楼主既然看问题看到这深度了,就知道真正有用的新思路别人一样不会轻易说出来的。在说之前别人一样会考虑会不会影响自己未来的生路。呵呵,别见怪,没有那个国家的人有那么大方。除非搞理论研究的,发表文章就能证明自己的能力、就能挣到饭钱,搞产品开发的要靠优秀的、别人做不出来的产品挣饭钱。

LZ说的微型扬声器到了瓶颈了,具体的说是什么瓶颈?仅仅是这两年的生意不好?还是你认为技术上需要突破?突破什么?期望的目标是什么样的?呵呵,我没问怎么突破,不会套走你的技术秘密——如果有的话。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07-17 20:39:18编辑过]

--  作者:原声
--  发布时间:2008-7-17 20:56:40
--  
"我们这个论坛应该是一种思想交流的平台,通过思想火花的迸发,对我们实际的工作起到引导做用。所以我们可以针对整个行业或行业内的一个技术发展的趋势进行广泛的探讨。"

赞同!

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当年的论战,其实并没有讨论具体的产品或技术,只是鼓励大家多思考,不能人云亦云.

尽信书,不如无书.尤其是市面上常见的那些"实用"书,其实既不实用,有时还会误人.

--  作者:tangzj
--  发布时间:2008-7-17 21:40:18
--  

赞楼主一个!埋头干活还要抬头看路。

微型的方向其实不能说没有,市场需求就是方向。
就拿手机来说,每款手机从规划到量产的周期其实很长,这段时间如果你真的参与进去了,目标是什么其实很清楚的。每家稍有规模的公司的roadmap就是这么来的。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微型的游戏规则并不在设计人员怎么去引导,更多的取决于终端需求。说白了就是市场在决定技术。
因此技术人员所在的公司规模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能接触到的程度,从而决定了自身技术水平的提升程度。

不同意上面帖子提到的“双面扬声器和振动扬声器都是昙花一现,这些东西注定占不了主流。”深层次的原因我认为在于目前他们没有符合到客户要求。
比如说振动扬声器,出现的背景是手机价格下降和手机体积要做小,大家希望用这个东西来取代扬声器+马达,节省空间并降低成本。但是实际上由于良品率问题,成本居高不下;震感也比不上马达,导致手机设计者不得不放弃这一选择。如果说技术上能解决好,成本控制住,谁能说它不会东山再起呢?这个方向不是市场没有需求,而是技术上达不到市场的要求。你如果说2012年能解决这个问题,说不定这就是那一年的主流产品。

在关注电声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客户产品的发展趋势和要求。很多行业都有自己的特殊要求。也许作为电声器件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当电声器件被安装到其他产品中时,可能因为你对客户产品的不了解而导致他们产品的失败,这时客人显然不会再用你的电声器件。

导航设备的兴起,必将导致这个市场的微型电声器件需求增长。面对这个潜在的市场,作为技术人员,你的相关知识都准备好了吗?


--  作者:Eagle
--  发布时间:2008-7-17 22:22:21
--  

不成熟的市场肯定有起有落,谈不上瓶颈。就像去年房价猛涨,很多人还跟着炒,呵呵,今年知道吃亏了。没有一个市场能只涨不落。
个人认为在基于扬声器做振动器,恐怕振感不太可能赶上马达——扬声器的效率那么低。倒过来想,让马达发声兼顾扬声器功能会怎么样?


--  作者:yungood
--  发布时间:2008-7-18 8:13:28
--  
回以上
看到各位这么踊跃探讨,实在令人欣慰。
我说过了,这里没有权威,大家都是平等的。并不是说我所说的就一定正确,何况我不是什么权威呢?希望大家提出新的思路就像Eagle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兄所说的”倒过来想,让马达发声兼顾扬声器功能会怎么样?“这种逆向思维的创新思路难免一天不会实现。我相信”没有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同时,我也同意电声圈里一位朋友说过的话“只有倒闭的企业,没有倒闭的行业”。

--  作者:Eagle
--  发布时间:2008-7-18 22:40:42
--  
呵呵,楼主还是没说你认为的瓶颈是什么。
--  作者:yungood
--  发布时间:2008-7-18 23:14:04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07-18 23:21:24编辑过]

--  作者:yungood
--  发布时间:2008-7-18 23:23:25
--  
 

比如在非线性失真方面,单纯从材料设计方法上进行抑制改进已经走向极端,飞利浦、诺基亚已经率先进行了通过DSP网络进行非线性补偿, 可惜的是我们最终无法得到相关的更为详尽的资料,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模块化的电声产品将成为主流.
   比如针对微电声领域的仿真设计的实践,国内领域又有几家公司在做?


--  作者:Eagle
--  发布时间:2008-7-19 9:59:36
--  
以下是引用feiyanfeng在2008-07-19 09:33:13的发言:

好想法,,
细想还是有问题,,
不能成为主流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07-19 09:35:53编辑过]

那出你有创意的想法出来让大家学习一下。你认为什么会是主流?


--  作者:Eagle
--  发布时间:2008-7-19 10:06:52
--  
以下是引用yungood在2008-07-18 23:23:25的发言:
 

比如在非线性失真方面,单纯从材料设计方法上进行抑制改进已经走向极端,飞利浦、诺基亚已经率先进行了通过DSP网络进行非线性补偿, 可惜的是我们最终无法得到相关的更为详尽的资料,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模块化的电声产品将成为主流.
   比如针对微电声领域的仿真设计的实践,国内领域又有几家公司在做?

呵呵,我更加相信相关的技术有更专业的公司有,只要你给钱,一样能搞到。就像你说的,别人要靠这些技术吃饭,不可能把详细的技术资料免费提供的。

传统的电声技术基本已走到尽头,这些年除了电脑技术的发展起到辅助推动外,没有实质性的技术进步。要真正突破,要靠数字化。几年前(忘了哪一年了)我曾在论坛里问有没人搞硅扬声器,如果有人搞的话可以谈谈或合作开发数字扬声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07-19 10:07:27编辑过]

--  作者:yungood
--  发布时间:2008-7-19 12:45:34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EaglePost By:2008-07-19 10:06:52

 呵呵,我更加相信相关的技术有更专业的公司有,只要你给钱,一样能搞到。
看来Eagle 还是一位拜金主义者啊!有钱可以买硬件买人才甚至可以买人的创意但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好像不是有钱就可以买出来的吧!为什么丹拿是丹拿,BOSE 是BOSE ,JBL是JBL大家各有特色呢!我想这不仅仅是钱的作用吧!并是不是给你钱所有的问题就能解决的,除了钱还要靠好的人才,好的环境以及好的机遇。也是古人常讲的“天时 ,地利,人和”方可。

--  作者:Eagle
--  发布时间:2008-7-19 14:59:50
--  

呵呵,不说也罢。

《功夫熊猫》里有很多话值得深思。其中一句意思是:没有秘诀,你认为它特别它就特别。呵呵,思考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07-20 00:41:12编辑过]

--  作者:yungood
--  发布时间:2008-7-23 10:48:23
--  
 烧不起来啊
--  作者:chenqf
--  发布时间:2008-7-23 13:55:01
--  
不错
--  作者:路人甲
--  发布时间:2008-7-23 22:45:04
--  
也有人将吃饭秘诀讲出来的,呵呵,开个玩笑。
不过电声行业基础比较差,不象电子技术那样,随便都可以买到相关的资料,几乎每个理工科大学、中专、技校都能接触到----所以才造成了这么多秘诀。
但是说的明白了是否饭碗就要丢掉呢?换一个问题,有了革命性的产品,是否老产品的生产厂家都得倒闭?旧的技术人员都得失业?
难说,说的难。
--  作者:Eagle
--  发布时间:2008-7-24 9:30:59
--  

以色列偷偷的告诉了中国很多军事技术机密,中国也通过其它渠道偷学了很多军事技术机密(比如逼停美国飞机),但中国的军事技术还是比美国、以色列差几个数量级。为什么?想吧,思考可以让人变得更聪明。同样的道理用在其它技术一样适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07-24 09:31:2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