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声学楼论坛  (http://nju520.com/bbs/index.asp)
--  微型电声器件设计室  (http://nju520.com/bbs/list.asp?boardid=27)
----  [讨论]设计降噪耳机时如何控制将噪声做到最好?  (http://nju520.com/bbs/dispbbs.asp?boardid=27&id=17595)

--  作者:bravechen
--  发布时间:2009-12-2 15:22:18
--  [讨论]设计降噪耳机时如何控制将噪声做到最好?
如题,分主动降噪及背动降噪,在设计中如何改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2-02 15:24:03编辑过]

--  作者:三人行
--  发布时间:2009-12-4 12:35:41
--  
老兄,你的范围太大.
主动与被动设计上差别很大,不可同日而语
    1。被动式,一般好的入耳式耳机,比如舒尔,音特美,铁三角等用动铁平衡式受话器设计,有很好的被动降噪效果;另外,好的动圈式入耳式耳机也有一定的被动降噪效果.

    2。主动式,是有源噪声控制,在设计原理上分为前馈式,反馈式,和复合式.目前市场上,前馈式,反馈式都有,原理稍微简单一些,电子线路和算法都没有复合式复杂.因为复合式具有自适应功能,算法复杂,因为环境的突然变化或声过载造成算法不能收敛,体现在鲁棒特性.市场上,真正的复合式抗噪耳机少见,多是吹得.
      对于佩戴方式上,也分入耳式\\耳罩式:入耳式,一般用在高档MP4上,如飞利浦和索尼都有,耳机上没有线路板,通过MP4上的软硬件来实现噪声控制。耳机价格相对较便宜。
耳罩式多用在航空等高噪声环境下作业人员,也可用在噪声环境下欣赏音乐。一般耳罩上装有线路板,安装电池孔及开关。耳机价格相对较贵。
       对于一般的降噪耳机,追求高的降噪量是它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市面上说降噪达20dB以上,其实不然。说的仅仅是一个频率点,其实降噪耳机主要降低低频部分的噪声,比如100--2000Hz是主要的频段,而降噪最多的可能在500Hz左右,也就降低了20dB左右。一般情况下,抗噪耳机对于窄带降噪效果好,宽带降噪效果差。
      以上这说的还是主动降噪,主动式降噪耳机还具有被动降噪功能,比如一款好的入耳式主动降噪耳机,被动降噪效果非常好。也就是说,一款主动降噪耳机的主动降噪相当于高通滤波器(个人理解),降低低频噪声;而主动降噪耳机的被动降噪相当于低通滤波器(个人理解),降低高频噪声。所以说,一款好的主动降噪耳机,总降噪量在30dB,没什么奇怪。但市面上,标的应该都是主动降噪量。
      至于设计上改善,我认为:1、先要搞通抗噪耳机各方面的声学原理,电子原理;2、严格控制电声器件的声学参数指标;3、对于硬件方面,DSP的选择,内部电磁干扰,电流声对抗噪有很大影响;4、软件的实现方式,自适应算法的选择,以及关键参数的设置。
     以上个人愚见,请不吝拍砖,赐教。
--  作者:bravechen
--  发布时间:2009-12-4 14:01:27
--  
以下是引用三人行在2009-12-04 12:35:41的发言:
老兄,你的范围太大.
主动与被动设计上差别很大,不可同日而语
    1。被动式,一般好的入耳式耳机,比如舒尔,音特美,铁三角等用动铁平衡式受话器设计,有很好的被动降噪效果;另外,好的动圈式入耳式耳机也有一定的被动降噪效果.

    2。主动式,是有源噪声控制,在设计原理上分为前馈式,反馈式,和复合式.目前市场上,前馈式,反馈式都有,原理稍微简单一些,电子线路和算法都没有复合式复杂.因为复合式具有自适应功能,算法复杂,因为环境的突然变化或声过载造成算法不能收敛,体现在鲁棒特性.市场上,真正的复合式抗噪耳机少见,多是吹得.
      对于佩戴方式上,也分入耳式\\耳罩式:入耳式,一般用在高档MP4上,如飞利浦和索尼都有,耳机上没有线路板,通过MP4上的软硬件来实现噪声控制。耳机价格相对较便宜。
耳罩式多用在航空等高噪声环境下作业人员,也可用在噪声环境下欣赏音乐。一般耳罩上装有线路板,安装电池孔及开关。耳机价格相对较贵。
       对于一般的降噪耳机,追求高的降噪量是它的目的。一般情况下,市面上说降噪达20dB以上,其实不然。说的仅仅是一个频率点,其实降噪耳机主要降低低频部分的噪声,比如100--2000Hz是主要的频段,而降噪最多的可能在500Hz左右,也就降低了20dB左右。一般情况下,抗噪耳机对于窄带降噪效果好,宽带降噪效果差。
      以上这说的还是主动降噪,主动式降噪耳机还具有被动降噪功能,比如一款好的入耳式主动降噪耳机,被动降噪效果非常好。也就是说,一款主动降噪耳机的主动降噪相当于高通滤波器(个人理解),降低低频噪声;而主动降噪耳机的被动降噪相当于低通滤波器(个人理解),降低高频噪声。所以说,一款好的主动降噪耳机,总降噪量在30dB,没什么奇怪。但市面上,标的应该都是主动降噪量。
      至于设计上改善,我认为:1、先要搞通抗噪耳机各方面的声学原理,电子原理;2、严格控制电声器件的声学参数指标;3、对于硬件方面,DSP的选择,内部电磁干扰,电流声对抗噪有很大影响;4、软件的实现方式,自适应算法的选择,以及关键参数的设置。
     以上个人愚见,请不吝拍砖,赐教。

先说主动降噪吧,我个人认为主动降噪的频率范围主要是在在1KHZ以下,而主动降噪则一般都是以电路去实现,成本高,所以不参考
 背动降噪则是主要在1KHZ以后的,现目前一款13MM入耳式耳机,送客户后测试在1KHZ以后的衰减表示还可以接受,但要求能不能做的更好点,所以上来求教一下各位大侠


--  作者:三人行
--  发布时间:2009-12-4 15:19:31
--  
我明白楼上的意思,如果是13mm的入耳式耳机,那么你们应该很好做,难度不大。
至于主动降噪的频率范围在1000Hz以下,基本上如此。可以以1000Hz为上限设框,但测试时不可能只测试或只看到1000Hz以下的降噪效果,应该还要往后延伸。
只讨论至此。
--  作者:bravechen
--  发布时间:2009-12-7 8:39:23
--  

那是当然,只是现在客人希望把降噪效果再好点,请问下在受话器上有没有改善的余地


--  作者:panda
--  发布时间:2009-12-19 17:14:00
--  
受话器可以改善,耳壳腔体的密封性值得考虑一下

--  作者:actroxn
--  发布时间:2009-12-22 18:34:32
--  
我说就两字 密闭!


--  作者:bravechen
--  发布时间:2009-12-25 16:20:03
--  

谢谢,已经试验过,受话器改善没有太大的效果,关键是入耳地方耳套与耳壳的密封决定


--  作者:le2008
--  发布时间:2010-1-6 9:13:01
--  
最近公司也正在开发降噪耳机,参考了很多大牌的同类耳机,结构上,基本上就是:密封 两字!至于功能上的主动降噪,那就看各自的成本投入程度,与之相关的结构部分,也就是咪头和喇叭间的相对位置。
另外,SONY出的那款标榜数字降噪的耳机,据说效果确实相当震撼,经过数字的转换,可以改善在传统降噪存在的不足,比如只能针对某个频点(当然是低频)降噪,因为是模拟转换成数字来处理,所以可以指定在某个频段范围内实现降噪!
欢迎指正!
--  作者:ziduvince
--  发布时间:2011-1-21 16:48:26
--  

  我才开始做降噪耳机,有个问题不明白,传声器采集的只是噪声信号吧?

  如果传声器放在喇叭旁边,会不会采集到音乐信号?


--  作者:ziduvince
--  发布时间:2011-1-21 16:50:41
--  
  兄弟,我以给我具体讲一下,前馈式和反馈式,分别是怎样的吗?谢了!
--  作者:ZHANGFABU
--  发布时间:2011-1-22 9:32:20
--  
具体讲一下,前馈式和反馈式,分别是怎样的吗?
--  作者:心动
--  发布时间:2011-1-25 11:54:41
--  
传声器的位置很重要啊
--  作者:le2008
--  发布时间:2011-3-22 17:32:13
--  
传声器采集的只是噪声信号吧?

  如果传声器放在喇叭旁边,会不会采集到音乐信号?

---------------------------------

经过电路处理,采集的应该只是某频率段(主要针对低频噪音)的信号。

或者是采集它所能采集的信号,之后电路只处理某频率段的信号。

 

至于前馈式和反馈式的区别,直观的讲,就是驻极体咪头相对于喇叭放置的位置,如果是放在喇叭附近,咪头朝向喇叭发声方向,则为反馈式。

如果咪头放在喇叭背面,开口朝外,则为前馈式。

一般前馈式用在耳塞降噪,反馈式用在头戴耳机降噪。


--  作者:cd42514
--  发布时间:2011-5-7 15:13:05
--  
本人就是搞消噪耳机的,你分析的很到位。
--  作者:arlen
--  发布时间:2011-5-11 10:42:10
--  

查下NXP的ANC芯片,里面的方框有讲得很清楚,

 

最简单理解,咪在外面,咪在耳机里面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tyr
--  发布时间:2011-6-14 14:03:20
--  

谢谢楼主

学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