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声学楼论坛  (http://nju520.com/bbs/index.asp)
--  微型电声器件设计室  (http://nju520.com/bbs/list.asp?boardid=27)
----  分享微型扬声器设计入门时的心得  (http://nju520.com/bbs/dispbbs.asp?boardid=27&id=19962)

--  作者:半通水
--  发布时间:2011-2-14 10:39:30
--  分享微型扬声器设计入门时的心得
 

     最近看到很多从传统型扬声器转型到微型扬声器的DX,希望我的“入门心得”对各位有所帮助。

     记得2007年左右,我刚开始转型做微型扬声器的设计时,和你们现在转型所遇到的问题疑惑应该是相同的。下面我总结了一些当时转型入门的心得以及当时所考虑的方向,声学设计看似简单却很深奥,望各位再接再厉,在新的领域创造一篇辉煌的史诗。

      往年很多人对微型扬声器(受话器、耳机喇叭)的设计以及调整传的很玄乎、很微妙。其本质原因:都是从基层做起的,理论基础薄弱,对遇到的现象问题不能从理论的方向去改善。而都是靠不断的试---碰出来的。对于改善后的结果也不能很好的理解、消化。这是认为很玄乎的原因之一。原因二:早年师傅带徒弟,都是一点点的摸索而来,再加上保守。自认为掌握点皮毛就自己是大师、是高手。很多所谓的师傅也只不过是“半瓶子”,在这样的师傅所带出的徒弟相比很难跳出“师傅模式的怪圈”吧。

      (以上分析并没有BS之意,往往经验也是这样做出来的)

其实微型扬声器的设计并没有太多的神秘之处。除膜片、阻尼材料外,只需要考虑管子与腔体的结构。


对于微型扬声器的设计入门可以从以下部件对微型扬声器特性影响入手:

一、护盖(前盖)的“腔体大小”以及“开孔数量与分布”对扬声器特性的影响:

1、  频响曲线

2、  失真曲线

3、  前孔的声阻、声质量

二、盆架(腔体大小以及后孔大小以及开孔数量与分布”对扬声器特性的影响:

1、  频响曲线

2、  失真曲线

3、  谐振频率

4、  后孔的声阻、声质量

三、阻尼材料对微型扬声器的特性的影响:

1、  低频参数

2、  频响曲线

3、  失真曲线

4、  正弦功率

5、  阻尼材料的声阻量、声质量

四、膜片对微型扬声器特性的影响:

1、  等效顺性

2、  形状系数

3、  频响曲线

4、  失真曲线

5、  选材(材质、形状)

6、  加强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02-14 10:41:52编辑过]

--  作者:simon_xie
--  发布时间:2011-2-14 11:15:06
--  
学习了,谢谢!
--  作者:liuyunfeijian
--  发布时间:2011-2-14 13:05:35
--  

NA NI?


--  作者:sunyanhaoliusu
--  发布时间:2011-2-14 13:06:05
--  
顶贴
--  作者:半通水
--  发布时间:2011-2-14 16:42:07
--  
现在看回自己,还有很多没有通,所以目前还是“半通水”。
--  作者:xysunshine
--  发布时间:2011-2-17 10:04:58
--  

以上方面能做到次次都准次次都对就是极品大师了,呵呵

不过似乎还少了音圈,磁路吧,加加看

音圈:

选材

线径

层数

磁路位置

失真

F0

灵敏度

 

磁路:

类型

高度分配优化

平面尺寸分配优化

磁间隙优化

Bl

THD

SPL


--  作者:jqr01
--  发布时间:2011-3-13 10:28:15
--  
看來是高手了
--  作者:onm2009
--  发布时间:2011-3-13 16:22:25
--  
以下是引用半通水在2011-02-14 16:42:07的发言:
现在看回自己,还有很多没有通,所以目前还是“半通水”。

我还是小水滴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wlj2009
--  发布时间:2011-5-25 16:17:52
--  
加上六楼的部分那就完整了~
--  作者:jqr01
--  发布时间:2011-6-13 10:59:49
--  

楼主写得那么好的提纲,想必有好文章了吧,


--  作者:门外汉
--  发布时间:2011-6-14 8:38:47
--  
以下是引用jqr01在2011-06-13 10:59:49的发言:

楼主写得那么好的提纲,想必有好文章了吧,

看楼主的提纲,难道是要出书?


--  作者:dai283274649
--  发布时间:2011-7-4 19:03:29
--  

学习


--  作者:Donaldming
--  发布时间:2011-7-19 21:15:29
--  

补充几点:

1. 胶黏剂(粘接强度,工艺时间,耐温性)

2. 线圈引出方式(悬浮线,爬胶线);以及引出的形状

 

除了注意基本声学性能,还应多考虑可靠性(功率冲击,湿热冲击,跌落和机械振动),装配中的顺序,关键配合尺寸(组装的基准)


--  作者:cn_vito
--  发布时间:2011-7-27 20:20:26
--  
好資料 有沒有更新的
--  作者:jqr01
--  发布时间:2011-11-9 19:44:46
--  

再回来看看


--  作者:WZWZ147
--  发布时间:2011-11-19 9:30:17
--  
好东西!大家都是需要滴!顶
--  作者:babybaoln
--  发布时间:2013-1-29 14:53:11
--  
顶起....
--  作者:草暖风熏
--  发布时间:2013-2-2 11:40:55
--  

顶起


--  作者:wtuso2009
--  发布时间:2013-2-22 17:17:31
--  
好东西顶起来
--  作者:eddychang
--  发布时间:2013-2-27 14:12:32
--  
支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