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声学楼论坛 (http://nju520.com/bbs/index.asp) -- 室内声学与噪声控制室 (http://nju520.com/bbs/list.asp?boardid=28) ---- [原创]最近做的全消声室 (http://nju520.com/bbs/dispbbs.asp?boardid=28&id=20274) |
-- 作者:声博士 -- 发布时间:2011-3-26 13:32:59 -- [原创]最近做的全消声室
全文进http://www.soundbox.hk/xb/art/47/410-28.htm |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1-3-26 15:30:13 -- 牛! 技术参数如何? 所化的费用多少? 谢谢! |
-- 作者:三人行 -- 发布时间:2011-3-28 15:22:07 -- 我最近看了和对比了几个消声室吸声尖劈的图片。其中,消声尖劈结构分两种:1、尖头吸声尖劈(如附图);2、平头吸声尖劈(如附图)。这两种尖劈对于声学测量应该有一定影响,谁能说说? ![]() ![]() ![]() ![]() |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1-3-28 16:26:00 -- 这样的问题当然要初哥来说嘛!
好像听人说,两种差别不太大的。 |
-- 作者:声博士 -- 发布时间:2011-3-29 16:57:43 -- 参数嘛还没来得及测,呵呵 |
-- 作者:samyyuan -- 发布时间:2011-3-29 19:21:50 -- 個人認為,應該還不夠消聲,圖示好象底網上面墻壁沒有裝消声尖劈。 |
-- 作者:声博士 -- 发布时间:2011-3-30 15:43:36 -- 以下是引用samyyuan在2011-03-29 19:21:50的发言:
個人認為,應該還不夠消聲,圖示好象底網上面墻壁沒有裝消声尖劈。
|
-- 作者:声学小兵 -- 发布时间:2011-3-30 17:05:55 -- 自己做的啊,技术很好! |
-- 作者:声博士 -- 发布时间:2011-3-31 8:58:25 -- 以下是引用声学小兵在2011-03-30 17:05:55的发言:
自己做的啊,技术很好! 谢谢夸奖!!! |
-- 作者:hbjwdc -- 发布时间:2011-4-2 15:53:56 -- 尖的没有平面的好 吸声面积不够大 |
-- 作者:声博士 -- 发布时间:2011-4-3 14:50:31 -- 以下是引用hbjwdc在2011-04-02 15:53:56的发言:
尖的没有平面的好 吸声面积不够大 我们的产品是平面的,但是你的这句话好像不对,这个平面再大吸声面积也不会大大哪里去,尖劈吸声靠的不是这个面积 |
-- 作者:三人行 -- 发布时间:2011-4-4 10:30:27 -- 以下是引用声博士在2011-04-03 14:50:31的发言:
我们的产品是平面的,但是你的这句话好像不对,这个平面再大吸声面积也不会大大哪里去,尖劈吸声靠的不是这个面积 如果说尖劈就是仅仅靠面积大小来吸声的话,那为什么不把两个侧面做成褶皱装(阶梯)一层层的,那面积不就更大了。楼主看来是知道的,只是还没阐明到底尖头与平头尖劈那个好?为什么? |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1-4-5 11:43:21 -- 以下是引用hbjwdc在2011-04-02 15:53:56的发言:
尖的没有平面的好 吸声面积不够大 一个理论问题: 尖劈,是一种对声波的“渐变阻抗”的结构。 声波在传递过程中,从空气到阻尼吸声材料,阻抗应该是渐变的时候,吸声系数才较大。 而且,尖劈是一种吸声结构,吸声面积是大了的。
所以,消声室一般都是尖劈结构。 只是在不十分讲究的情况下,才采用平面的吸声材料。
|
-- 作者:声博士 -- 发布时间:2011-4-6 14:51:01 -- 以下是引用xiushuicunren在2011-04-05 11:43:21的发言:
一个理论问题: 尖劈,是一种对声波的“渐变阻抗”的结构。 声波在传递过程中,从空气到阻尼吸声材料,阻抗应该是渐变的时候,吸声系数才较大。 而且,尖劈是一种吸声结构,吸声面积是大了的。
所以,消声室一般都是尖劈结构。 只是在不十分讲究的情况下,才采用平面的吸声材料。
消声室的定义是边界能有效地吸收所有入射声音,使其在一定范围内基本是自由场的房间。室内便不会有声波的反射。消声室是专门用来测试音箱、喇叭单元等。这些对声音的要求都比较高,听着更真切,如果用平面的吸声材料,而不采用尖劈的话,个人认为这个房间将不能称之为消声室。也无不讲究的说法。 无任何不敬之意,讨论而已 |
-- 作者:声博士 -- 发布时间:2011-4-6 14:55:24 -- 以下是引用三人行在2011-04-04 10:30:27的发言:
如果说尖劈就是仅仅靠面积大小来吸声的话,那为什么不把两个侧面做成褶皱装(阶梯)一层层的,那面积不就更大了。楼主看来是知道的,只是还没阐明到底尖头与平头尖劈那个好?为什么? 其实这两种结构的尖劈吸声效果都差不多 区别的话只能从外观上说,声博士采用平头尖劈主要考虑到安全性和空间大小的问题。这个应该能理解的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04-06 14:55:41编辑过]
|
-- 作者:三人行 -- 发布时间:2011-4-7 13:16:41 -- 以下是引用声博士在2011-04-06 14:55:24的发言:
其实这两种结构的尖劈吸声效果都差不多 区别的话只能从外观上说,声博士采用平头尖劈主要考虑到安全性和空间大小的问题。这个应该能理解的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04-06 14:55:41编辑过] 两种尖劈区别还是有的:平头尖劈容易产生散射,对2000Hz左右频响有一定影响。曾有资深教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以前一老板去德国参观一家电声公司,看到别人的消声室尖劈使用平头尖劈,回来之后也要求自己的消声室将尖头尖劈改为平头尖劈。但是别人采用平头尖劈,那是人家条件决定的:一、产品不需要特别严格的消声室,一般耳机,麦克风,微型SPK;二、安全性和空间大小考虑。就像南大消声室采用的尖头尖劈,却将尖劈用细网包起来,以免损坏脱落(如附图)。 ![]() ![]() |
-- 作者:声博士 -- 发布时间:2011-4-7 14:55:53 -- 楼上的有道理,确实是我考虑的不够周全,我还需要向各位多学习学习,毕竟这门课程还是蛮深的 |
-- 作者:Dragon -- 发布时间:2011-4-7 15:10:33 -- |
-- 作者:三人行 -- 发布时间:2011-4-7 15:47:23 -- 以下是引用声博士在2011-04-07 14:55:53的发言:
楼上的有道理,确实是我考虑的不够周全,我还需要向各位多学习学习,毕竟这门课程还是蛮深的 楼主不必谦虚,我觉得能够造消声室声学理论基础已经很厉害了。如果让我造,我还真不会,只是会用一点。 以前还有个故事,一老板去参观国外一家著名电声企业的消声室,发现别人的消声室是建在很多弹簧结构之上,而不是在地面上。并且老外解释说这样具有很好的隔振效果,比直接建在地面上效果好。后来这事让一资深教授知道了,他正好出国顺便看看那消声室,怎么个结构和建法。原来那家电声企业附近有地铁通过,振动确实很大。人家那样建造,自有人家的道理,只是不告诉你原因罢了。如果你也模仿,只能花大把钞票。 所以此一时彼一时,适当才是最好的。 |
-- 作者:音响初哥 -- 发布时间:2011-4-8 0:59:38 -- 看了各位的对话,个人以为说的全是表象,没说到根本! 要了解消声室建设的目的是在室内建立一定条件下的近似自由场,这里的一定条件和近似就是消声室内声场条件相对于严格意义下自由场条件的差别。 这个一定条件一般包括室内大气因素、环境因素、频率因素;近似表示在一定条件下允许有一定的偏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由场偏离度。 了解了自由场偏离度的影响因素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大部分消声室采用平头的吸声尖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