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声学楼论坛  (http://nju520.com/bbs/index.asp)
--  行业动态室  (http://nju520.com/bbs/list.asp?boardid=3)
----  [原创] 呼唤民族品牌, 更呼唤核心技术  (http://nju520.com/bbs/dispbbs.asp?boardid=3&id=620)

--  作者:KGB-Oliver
--  发布时间:2006-2-20 12:02:42
--  [原创] 呼唤民族品牌, 更呼唤核心技术

曾几何时, 世界电声看中国, 中国电声看珠三角, 这些话语让我这个刚入行毛头小子着实激动了一阵子, 现在想来, 或许对我说这话的前辈忘记加上"制造"二字吧.而当时我们激动的也无非是:我做了JBL, 我做了JAMO,我做了XXX...... 而"工程师"之间吹嘘的也无非是:我COPY了一个XXX品牌的产品云云....... (我加了引号, 请在座真正的工程师就不要拍砖了). 入行近十年, 看着多少企业从无到有, 由小变大, 却不成想这么快我就看到了从大到小, 甚至于由小变无, 人说十年河东, 十年河西, 难道真是有个"十年之痒"不成. 为什么? 究其根本, 就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基本没有附加值, 我们的利润其实只是我们农民工兄弟们的剩余价值!!!!!!当然,也包括在座各位的剩余价值.

曾经有一个台资厂的销售经理如是说:没有100%毛利的订单我是不会接的, 前一段时间我再碰到他时, 他正在为差5%达不到客户目标要不要接订单发愁, 不可否认, 还是也有一些公司境况不错, 正处在发展上升阶段, 但目前AUDIO企业在大幅下滑是不争的事实, 至少OEM为主的企业如此, 听说在浙江这样的企业更比比皆是,其中一些已然濒临绝境, 其中也包括曾经非常风光的企业. 记得当年有一些企业为了做OEM, 对自己的品牌遮遮掩掩, 甚至于后来干脆放弃, 一心一意做OEM, 其中也包括一些业界大腕. 可喜的是, 已经有不少企业意识到了这一点, 正在转型, 尤其是在近两年, OEM的价格压力已经使一些人清醒过来, 转向自有品牌, 自主开发.

当然, 培育一个品牌其难度可想而知, 目前应该说还没有一家做成功的(HIVI不知道算不算呢?), 而为什么不成功, 因为我们没有自已的核心技术. TANNOY的号角, KEF的点声源, B&W的KEVLAR, 可以说每一家都是依靠独门绝活扬名立万的(这里不谈这些卖点的实际意义). 但核心技术则需要更多的基础研究, 材料, 基础理论, 我们在很多方面并不落后, 只是没有很好的商业应用而已. 反观国内, 静下心来做这些研究的人有多少? 没有这些基本的技术作为基础, 商业推广又拿什么来炒作??? 坛子里的应该聚集了当今电声业界, 学界的许多精英, 请问在你们这个圈子里有多少人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呢? 俺认识一位南大校友(刚入行时给过我很指点), 现在自己创业, 圈内却反映这位仁兄的工厂的开发水准并不怎么样, 不是这位仁兄应该的水准, 后来偶遇才知道, 太多的其他杂务, 反而技术方面却给忽略了. 如果我们的大工程师都这们去创业, 怎么可能做出好的企业.(听说现在他已经意识到这一点, 情况大有改观) 加之最近听说的几件事情, 我们是不是要反思一下, 这个圈子是不是有点太功利了一点呢??!!!!!!

小弟是做销售的, 工科出身, 糊过几天喇叭, 却发现在做推销的时候只能把镀铬等外观, 至多也是什么功率可以到XXX什么的作为买点. I have a dream, 我有一个梦, 俺们一帮哥们可以用一堆复杂的公式加上令人信服的测试图表作为卖点, 把那些所谓的国际知名品牌唬得心悦诚服, 想来收购, 俺们却不买账, 决心做自己的品牌.......(KAO, 这不是BAIDU吗?)

中国电声需要自己的核心技术, 中国工厂想要真正参与市场也需要核心技术, 中国民族品牌要想成功也必须依靠核心技术. 借邓爷爷的一句话结尾: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PS.: 小弟不是学电声的, 不做技术也有好多年, 也许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先在这里给各位有礼了, 最近在装修房子, 是要点砖, 但不要拍得太狠了.


--  作者:音响初哥
--  发布时间:2006-2-20 12:35:51
--  
好文章,为KGB兄弟喝彩!!!!!!!!!!!!!
--  作者:yiwen
--  发布时间:2006-2-20 14:22:16
--  
心底里的话!!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  作者:珍桢
--  发布时间:2006-2-20 15:56:35
--  
好!!!!!试问该谁来承担这样的重任?人人有责呀!谁有这样的水平?大家一起出点子!!
--  作者:db
--  发布时间:2006-2-20 20:16:10
--  
真是好兄弟!痛快!
--  作者:潜水艇
--  发布时间:2006-2-21 10:01:14
--  

总的来说,以下领域,国人的研究到了哪个地步了?不足之处请指出

1、喇叭

1.1软件

软件包括鼓纸,边,弹波,帽子。这里我们可以在现有基础上开展的研究,重点放在新材料的开发上面。有个朋友说得好,为什么一定要用什么喇叭专用胶水,他自己做的高音,自己买的化工胶水,性能还要好,价格是专用的N分之一。(这位朋友也是本坛的,就不点名了)

1.2硬件

包括盆架(各种材料,工艺,对盆架引起的共振模态的分析,利用,消除等等),华司T铁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冷锻,表面处理,等等),VC的工艺,材料,散热研究,涡流消除等等,新的磁性材料的应用,新的驱动方式和新磁路的设计,新的散热模式和技术,胶水的边界行为分析,无胶水的设计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2-21 10:34:17编辑过]

--  作者:spl
--  发布时间:2006-2-21 15:30:27
--  

革命尚未成功,DX们仍需努力......


--  作者:db
--  发布时间:2006-2-22 20:07:23
--  
一流做标准,二流卖产品,三流做产品
--  作者:YANG
--  发布时间:2006-2-22 20:32:19
--  

我很希望国人都能站起来...


--  作者:齐迦社
--  发布时间:2006-2-28 9:53:17
--  

真做起来谈何容易,

不过要是人人都如KGB兄这般希望还是有地


--  作者:dlb
--  发布时间:2006-2-28 11:23:32
--  

呼唤民族品牌, 更呼唤核心技术

其实责任还是落在大家身上,呼唤唤不出来什么

要得是

开拓民族品牌,潜修核心技术

做技术的还是多做点实际,口号喊了也不止一年半载了

大家心头热热也就过去了.......

很可怕的现象


--  作者:db
--  发布时间:2006-2-28 22:43:23
--  

其实责任根本不在大家身上!在那些老总身上.他的狗眼只看一寸,你急有啥用.

要培训的是那些发迹的,国家应该来点强制办法.


--  作者:音响初哥
--  发布时间:2006-2-28 22:59:00
--  
以下是引用db在2006-02-28 22:43:23的发言:

其实责任根本不在大家身上!在那些老总身上.他的狗眼只看一寸,你急有啥用.

要培训的是那些发迹的,国家应该来点强制办法.

是那么一回事!!!!!


--  作者:whs
--  发布时间:2006-10-20 16:43:51
--  
看了各位大俠的貼子,真是熱血沸騰.只可惜本人才疏學淺,心有餘而力不足.郁悶!
--  作者:jonyue
--  发布时间:2006-10-20 17:07:28
--  
KGB-Oliver,我很支持你,能认识一下,做个朋友最好.
--  作者:Eagle
--  发布时间:2006-10-21 10:04:11
--  

我还是那句话,时势造英雄,一切顺其自然。当社会环境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必然有人会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环境没到那一步,你急也没用。当环境没到那时候,别人都在混水摸鱼,你偏要自视清高,最后谁吃亏?不用我说。前段时间在另一个贴子里我就说了,我觉得我自己快成外星人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就是因为大家都在混水摸鱼,而我不想摸。当然这是从做人方面讲的,这里谈的是企业。但道理都一样。

前几年电视机行业不也个个都在亏吗?过了几年,就有企业知道要走自主创新之路,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没赶上外国企业,但发展方向已经明确了。所以,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没走这一步,你想跳过是不可能的。你再怎么叫,怎么哭,怎么喊,甚至把国家相关部门找出来从政策上加压力,也必然有人会有对策把大家拖下水。所以,这个过程你跳不过。看开点,看远点。到今天这种情况,我相信曙光不远了。


--  作者:Eagle
--  发布时间:2006-10-21 10:17:07
--  
前几天在一份商业方面的报道看到有人在提“政策成本”,即国家政策给社会发展造成的成本和影响。那可只要国家一个政策出点偏差,整个国家受的影响可是要用千亿来计算的。但从来没有政策制定者为这些损失买单,甚至还在走马观花似的变换着各种政策——就象我们这个行业搞的那什么资格标准。这些东西给整个国家造成的损失有多少?你知道吗?相比这些东西来说,我们在这里谈的这些东西又算什么?简直微不足道。哈哈,不说了,再说我就要惹麻烦了。
--  作者:cyf
--  发布时间:2006-10-22 23:02:21
--  
以下是引用db在2006-02-28 22:43:23的发言:

其实责任根本不在大家身上!在那些老总身上.他的狗眼只看一寸,你急有啥用.

要培训的是那些发迹的,国家应该来点强制办法.

  DB老大说的好啊   顶


--  作者:cllke
--  发布时间:2006-10-23 11:22:13
--  

毕竟是做销售的,说话文章就是左右逢圆!刚批了这,立马就补上一句好话,行啊!KGB

偶是这样认为滴,有那水平你就做标准,没那水平你就做产品吧!各位DX的努力才是提升水平的捷径,至少目前还是老实做产品!君不见"世界电声看中国, 中国电声看珠三角"么?加了制造又何妨?

你老外有本事你自己制造去吧!


--  作者:一个老兵
--  发布时间:2006-10-24 0:24:16
--  

很好的讨论,

欣赏CLIKE发言中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