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声学楼论坛 (http://nju520.com/bbs/index.asp) -- 各类扬声器设计室 (http://nju520.com/bbs/list.asp?boardid=30) ---- 中低音单元,高频段滚降很难吗? (http://nju520.com/bbs/dispbbs.asp?boardid=30&id=19524) |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0-11-28 9:52:58 -- 中低音单元,高频段滚降很难吗? 有一些中低音单元,它有一般的中低音单元没有的特性:在高频段的滚降很陡。 所以,有的音箱采用这种中单元单元后,这个单元就不用分频器,而是直通了。
这样的扬声器单元在生产上,有什么难度? 声音的表现又有什么特点?
请指教! |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0-11-28 10:31:36 -- 注:好像只是在哪里看到过有一种振膜,是在和音圈的结合部分,有一个所谓“机械滤波器”的。 这个问题和做单元的人说,他们说很难做....... |
-- 作者:玛田音箱 -- 发布时间:2010-11-28 20:48:05 -- 好单元都不是滚降, |
-- 作者:国明 -- 发布时间:2010-11-28 21:11:25 -- 以下是引用xiushuicunren在2010-11-28 10:31:36的发言:
注:好像只是在哪里看到过有一种振膜,是在和音圈的结合部分,有一个所谓“机械滤波器”的。 这个问题和做单元的人说,他们说很难做.......
不难做, 只是想不想做的问题, 这种传说中的喇叭是有的, 高频部的降落可达48dB/oct! |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0-11-29 9:24:37 -- 以下是引用玛田音箱在2010-11-28 20:48:05的发言:
好单元都不是滚降, 老兄,有点武断了吧?
什么东西加了一个“都”,就往往出问题的...... |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0-11-29 9:28:40 -- 以下是引用国明在2010-11-28 21:11:25的发言:
不难做, 只是想不想做的问题, 这种传说中的喇叭是有的, 高频部的降落可达48dB/oct! 接GM兄的话: 于是,有一种高端的音箱,就采用这个方法,它的中低音单元就有这样的特性,所以:不要分频器,直通了! 当然高音单元还是要一个简单的分频器的。
这不很好吗?为什么不想做??? |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0-11-30 8:43:39 -- 补充一点点素材:
美国名厂Eggleston works的HI-END音箱Isabel,这个一流的HI-END厂家,采用的是"高端有陡峭的自然滚降的著名的 Morel 6英寸中低音单元,是无分频直接连接的。
所以,信号的再现最直接、自然,毫无分频器元件的渲染和损失,动态无压缩.....
以上,是《高保真音响精品赏析》,p.3.的内容。
所以,至少这个滚降的单元,好。
那位对单元制作有研究的,再发表点意见如何?为什么难或不难做? 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30 08:44:25编辑过]
|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0-12-1 9:27:11 -- 再具体补充: 还是俞锦元先生的书在“锥顶滤波器”一节说的。大意是在纸盆的毛坯和音圈连接附件,压出一个凹环,有点像折环的样子。 这就是机械滤波器了。
我们要提高单元的高频端的声压的时候,一般会采用更坚固的材料来做音圈;而这个设计,反其道了,是采用对高频来说是很大的衰减的结构了。 可能高频的振动还来不及传递到振膜的上部吧?瞎说的。
有一个“糊单元”的人,也按照这个方法试验,就是难控制具体的环的参数。 可能也是一个工艺的诀窍吧? |
-- 作者:路人甲 -- 发布时间:2010-12-1 12:32:31 -- 到底是分频元件的渲染大,还是喇叭本身的渲染大? 两害权衡还取害处更大的?
|
-- 作者:xiushuicunren -- 发布时间:2010-12-1 15:58:50 -- 以下是引用路人甲在2010-12-01 12:32:31的发言:
到底是分频元件的渲染大,还是喇叭本身的渲染大? 两害权衡还取害处更大的?
如果是单元的渲染大(当然是指这种高频陡峭滚降的单元),为什么还要有这种单元? 而且,高端的HI-ENG音箱厂也不会去要MOREL“特制”这样的单元了吧? 一个疑问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