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声学楼论坛 (http://nju520.com/bbs/index.asp) -- 音乐鉴赏和器材评价室 (http://nju520.com/bbs/list.asp?boardid=4) ---- [转帖]音频文件格式完全介绍《下》 (http://nju520.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613) |
||||||||||||||||||||||||||||||||||||||||||||||||||||||||||||||||||||||||||||||||||||||||||
-- 作者:紫金山天文台 -- 发布时间:2006-2-19 14:04:00 -- [转帖]音频文件格式完全介绍《下》 <!--StartFragment --> [转帖]音频文件格式完全介绍《下》 <!--StartFragment --> 刊登于《新电脑》杂志2003年7月号 一个也不能少 - Monkey\'s audio Monkey\'s Audio(http://www.monkeysaudio.com)是一种无损压缩技术。他并不是由什么大公司发明的,完全是一个个人业余兴趣作品。为了使Monkey\'s Audio能有更好的发展,现在这个软件已经公开了源代码。 这种压缩格式的特点是无损压缩,也就是说对压缩数据进行还原之后得到的数据与原来的数据是完全相同的。该格式的特点尤其适合那些拥有一对“金耳朵”并且一直对mp3的音质耿耿于怀的音乐发烧友。后者有人会问,要无损压缩,我随便找个压缩软件比如WINRAR都可以达到不错的效果了,还要这种格式干嘛?所以这里要澄清一个误解:使用普通的压缩软件进行压缩无疑是可以得到不错的压缩效果,有时候甚至更优于使用Monkey\'s Audio,但是压缩软件生成的压缩包必须要先解压还原之后才能播放里面的内容,而Monkey\'s Audio这种无损压缩编码得到的文件可以直接使用播放器(比如WinAMP)进行播放。Monkey\'s Audio的压缩效果大约在2:1左右,也就是说压缩结果是原来的二分之一大小。一张CD大约需要330MB左右的空间存放,相比之下还是比较占空间的。由于这个原因,所以对音质要求不是太高的人通常都选择VBR方式的mp3而不是选择它。 与Monkey\'s Audio类似的编码格式还包括WavPack、RKAU、Shorten等等。由于相对不是那么出名,又或者在某些方面不够Monkey\'s Audio做得好,因此获得的关注程度就逊色很多。
图表 - Monkey\'s Audio的压缩/解压器界面。那个猴子图案挺有趣的。 苹果专用 - aiff 刚才我们在介绍WAV格式的时候已经提到过AIFF了。它是Apple苹果电脑(http://www.apple.com)上面的标准音频格式,属于QuickTime技术(http://www.apple.com/quicktime)的一部分。这一格式的特点就是格式本身与数据的意义无关,因此受到了Microsoft的青睐,并据此搞出来WAV格式。AIFF虽然是一种很优秀的文件格式,但由于它是苹果电脑上的格式,因此在PC平台上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流行。不过由于Apple电脑多用于多媒体制作出版行业,因此几乎所有的音频编辑软件和播放软件都或多或少地支持AIFF格式。只要苹果电脑还在,AIFF就始终还占有一席之地。 由于AIFF的包容特性,所以它支持许多压缩技术。这里顺带说说的是在苹果平台上原生的流媒体压缩技术是 QDesign公司(http://www.qdesign.com)的QDMC,QDesign Music Codec。据官方资料介绍,QDesign Music Codec 2能在全带宽立体声的设置下将音频压缩为原来的百分之一大小。与其他纯粹基于知觉音频编码技术(mp3等)不同的是,QDesign Music Codec 2 使用了新的专利的算法技术,因此,可以在modem的速度上达到相当的音频质量。该技术最大支持128kbps。不过在笔者的实验结果看来,该技术的唯一过人之处就是在任何比特率下都能提供44khz立体声的输出。不过脱离了音质的输出又有什么意思呢?
图表 - Quick Time 6 的播放器,正在播放aiff格式的文件。 聊胜于无 – au au 是unix下一种常用的音频格式,起源于Sun 公司(http://www.sun.com)的 Solaris系统。这种格式本身也支持多种压缩方式,但文件结构的灵活性就比不上aiff和WAV。这种格式的最大问题是由于它本身所依附的平台不是面向广大消费者的,所以知道这东西的人并不多。但这种格式毕竟出现了很多年,所以许多播放器和音频编辑软件都提供了读/写支持。不过时至今日,在本人看来实在意义不大,因为这个文件格式对目前许多新出现的音频技术都无法提供支持,起不到类似于WAV和aiff那种通用性音频存储平台的作用。目前可能唯一必须使用au格式来保存音频文件的就是java平台。 曾经辉煌 – VOC 当年创新公司(Creative, http://www.creative.com)的声音卡成了PC平台上的多媒体声音卡事实标准的时候,VOC格式也跟同着成为了DOS系统下面的音频文件格式标准。因为它是创新公司发明的音频文件格式。当然,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由于该格式属于硬件公司的产品,因此不可避免地带有浓厚的硬件相关色彩。这一点随着Windows平台本身提供了标准的文件格式WAV之后就变成了明显的缺点。加上Windows平台不提供对VOC格式的直接支持,所以VOC格式很快便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不过现在的很多播放器和音频编辑器都还是支持该格式的,道理就跟au一样:出来的早嘛! 记住你的声音 - vox 这个格式比较特殊。Vox引申是voice的意思,表明了该格式专门面向语音音频。它是由Dialogic公司(现已被Intel公司收购)发明的,使用ADPCM压缩技术进行压缩,主要应用于语音通信方面。由于面向语音压缩,因此该技术专门针对低采样律进行优化。该格式仅支持单声道16位音频,并达到了4:1的压缩比(它将每个音频有损压缩为4个比特)。该格式最大的失败在于没有文件头,无法在音频文件中储存相关的信息。如果你忘记了当初是以什么采样频率录的音,那就是一场恶梦。这个文件格式最常见于一些利用互联网进行语音通信的软件,比如PC2Phone。主流音频编辑器一般都支持这个格式。 在介绍了这么多音频媒体格式之后,我们来看看下面的特点概括列表:
当然,无论一种音频格式目前是否主流,在未来都有可能被新出现的更先进的技术取代。不过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音频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优胜劣汰的阶段。那些没有技术优势的音频格式将很快就会被市场淘汰掉,而存活下来的音频技术由于技术性能方面已经非常接近且基本上不存在继续发展的空间,将会努力从网络功能和应用功能两方面去吸引用户并打倒竞争对手。因此,实力强大的商业公司在这方面有着充分的优势。可喜的是由于开放源代码运动的发展,我们在商业技术之外还可以有另外一个选择。所以,音频技术的发展可以肯定的是只会剩下一个商业公司的技术和一个开放源码的技术并存。就像现在的操作系统之争那样。 作为一个音频技术的用户,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音频格式是一个比较头疼的事情。有些人趋向音质要求高;有些则需要丰富的附加功能。要做出自己的选择,则必须首先搞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随着中国电子政务的铺开以及Linux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我们必须重视开放源代码这一不可忽视的要素,否则由于选择错了音频格式而导致随后工作的推倒重来那可是严重的经济损失。 希望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能对目前繁多的各种音频格式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并能正确地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