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声学楼论坛 (http://nju520.com/bbs/index.asp) -- 测量、试验及标准室 (http://nju520.com/bbs/list.asp?boardid=9) ---- 请教各位音箱量产的问题 (http://nju520.com/bbs/dispbbs.asp?boardid=9&id=1756) |
-- 作者:小田 -- 发布时间:2006-7-23 21:17:53 -- 请教各位音箱量产的问题 请教各位音箱量产的问题,量产过程中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检测音箱是否状态良好,以控制产品的良品率. |
-- 作者:黄文辑 -- 发布时间:2006-7-23 23:10:12 -- CLIO |
-- 作者:小田 -- 发布时间:2006-7-24 8:46:47 -- 这个可能不对,因为量产的检测是每台都测,而且是由岗位上的一个小工人测的,用专业软件肯定太麻烦了. |
-- 作者:寒山 -- 发布时间:2006-7-24 9:36:28 -- 兄弟,这些测试软件都有QC版,工人操作也就是一两个键的事! 好象DAAS速度快点! |
-- 作者:潜水艇 -- 发布时间:2006-7-24 15:06:15 -- CLIODAAS都快,CLIO好像用的多一点 |
-- 作者:lybjim -- 发布时间:2006-7-24 19:49:15 -- CLIO QC版非常适合线上测量用,只需一个标准样,设置适当的参数,测量时只要按一个键,平均3~5秒 |
-- 作者:bergkamp-8 -- 发布时间:2006-7-25 12:47:21 -- 的确/ CLIO足够速度了/ |
-- 作者:spk888 -- 发布时间:2006-7-26 17:14:46 -- 最好是用耳朵听! ![]() ![]() ![]() |
-- 作者:音响初哥 -- 发布时间:2006-7-26 19:52:28 -- 耳机设计流程 以下是引用spk888在2006-07-26 17:14:46的发言:
最好是用耳朵听! ![]() ![]() ![]()
这是瞎扯!! 照这方法,企业3个月就关门了!! |
-- 作者:XS -- 发布时间:2006-7-26 21:14:19 -- 纯音检听-极性检测-阻抗曲线-频响曲线-外观检查-包装 来料检验严格的话可以不测频响.一般厂都这几样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7-26 21:19:12编辑过]
|
-- 作者:darry -- 发布时间:2006-7-26 21:21:19 -- 同上... |
-- 作者:DAAS -- 发布时间:2006-7-26 23:08:17 -- [转帖] 以下是引用音响初哥在2006-07-26 19:52:28的发言:
这是瞎扯!! 照这方法,企业3个月就关门了!! 或许真的不是瞎扯,可能就是现阶段某些企业的现状。也难怪的,boss不买,工程师干着急啊。 说不定888DX就是处于这种水深火热当中。深表同情.. 这里并没有贬低纯音检听的意思,毕竟,最后还是要耳朵收货。呵呵,无奈。 |
-- 作者:spk888 -- 发布时间:2006-7-27 10:06:00 -- 以下是引用音响初哥在2006-07-26 19:52:28的发言:
这是瞎扯!! 照这方法,企业3个月就关门了!! 呵呵... |
-- 作者:spk888 -- 发布时间:2006-7-27 10:18:48 -- 我们这边确实没有那么麻烦!在生产线上我们也确实是用耳朵听,我们做的是便携式的嘛! 检测肯定是要的,但是我们放在品管那边,没有上线! 补充一点:我们现在的听音员都有几年的经验,算是不错的! ![]() ![]() ![]() |
-- 作者:haley -- 发布时间:2006-7-27 22:39:06 -- 以下是引用spk888在2006-07-27 10:18:48的发言:
我们这边确实没有那么麻烦!在生产线上我们也确实是用耳朵听,我们做的是便携式的嘛! 检测肯定是要的,但是我们放在品管那边,没有上线! 补充一点:我们现在的听音员都有几年的经验,算是不错的! ![]() ![]() ![]()
听音员心情不好时,不良品特多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7-27 22:39:35编辑过]
|
-- 作者:寒山 -- 发布时间:2006-7-27 22:54:41 -- 以下是引用spk888在2006-07-27 10:18:48的发言:
我们这边确实没有那么麻烦!在生产线上我们也确实是用耳朵听,我们做的是便携式的嘛! 检测肯定是要的,但是我们放在品管那边,没有上线! 补充一点:我们现在的听音员都有几年的经验,算是不错的! ![]() ![]() ![]()
什么时候落后也成为炫耀的资本了!! 知道作为主观评价人员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吗? 你们公司采用的是很多年前发烧刚流行时的做法! |
-- 作者:寒山 -- 发布时间:2006-7-27 23:02:41 -- 讲个故事,很多年前,家庭影院刚起来的时候,有个名牌(现在已经不在了)所出的所有音箱就是由一个号称“金耳朵”的小伙子听音后才能包装,结果每次到用户手里总有投诉,老板们分析投诉的原因是,运输过程中螺丝振松了,只到有一天,因为扬声器单元供货的问题和供应商发生争执,供应商把扫频仪带来,老板在知道,原来世上还有扫频仪这个东东,从此,“金耳朵”下岗了,客户投诉也少了!! |
-- 作者:spk888 -- 发布时间:2006-7-28 9:28:12 -- 以下是引用寒山在2006-07-27 23:02:41的发言:
讲个故事,很多年前,家庭影院刚起来的时候,有个名牌(现在已经不在了)所出的所有音箱就是由一个号称“金耳朵”的小伙子听音后才能包装,结果每次到用户手里总有投诉,老板们分析投诉的原因是,运输过程中螺丝振松了,只到有一天,因为扬声器单元供货的问题和供应商发生争执,供应商把扫频仪带来,老板在知道,原来世上还有扫频仪这个东东,从此,“金耳朵”下岗了,客户投诉也少了!! 那是不是按照这样的程序就不会有问题了!? 纯音检听-极性检测-阻抗曲线-频响曲线-外观检查-包装
来料检验严格的话可以不测频响.一般厂都这几样吧? ![]() ![]() |
-- 作者:spk888 -- 发布时间:2006-7-28 9:30:01 -- 我们做的是便携式的呀!都是拿在手上听的很小的那种呀! ![]() |
-- 作者:中山门 -- 发布时间:2006-7-28 12:02:40 -- 来料检验可靠的话,生产线上只要纯音检听 极性检测 外观检查就可以了,因为这些可以检查出装配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