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技术交流区电声器件与系统设计各类扬声器设计室 → 10。28继续讨论话题


  共有2330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10。28继续讨论话题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nj136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SE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10 积分:134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7-2-8 20:44:3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0-30 19:51:53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我不是我在2007-10-30 15:07:43的发言:

哈哈,我先来试试第一题目的回答和讨论:

1、小单元做低Q低FO是否合理,为什么?反之,高Q值如何设计箱体?

答:个人认为不合理。为什么不合理呢?

小口径单元做低谐振频率,只有增加CMS和增加MMS的方法。

1.用增加CMS的方法降低FO,CMS的非线性增加和振幅增大等的弊端。

2.用用增加MMS的方法降低FO,SPL降低,Q值升高等的弊端。

3.一般的是采用增加MMS(或适量的MMS和CMS的分配)的方法配合强有力的磁路来达到升高SPL和降低Q的方法。这也许是小口径扬声器成本增加的主要原因。

4.但是小口径低谐振频率的低频效果并不能表现的很好。例如,(相同谐振频率)一只2寸的单元和一只2.5寸的单元对比低频效果,要达到相同的低频效果2寸的单元的振幅要比2.5寸的大很多。

5.对于高Q值如何设计箱体。呵呵,要卖下关子!

不周到(或错误)的地方,欢迎拍砖!


这位兄弟提出来的几点不能说毫无道理,但是请不要忘记:存在即是合理,想当年有IBM超级机器的时候还不是说PC根本没有存在的理由,但是看看今天,没有PC,这世界都不知道要倒退多少年!

小单元做低Q低FO是合理的,我做过太多这样要求的配套Ipod的SPK了,虽然不容易,但是还得朝这个目标去做!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nj136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SE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10 积分:134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7-2-8 20:44:3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11-18 19:26:52 [显示全部帖子]

对于7楼的兄弟所说不具可比性,在下虽愚昧,但不敢苟同,

对于一个2寸的SPK,利用铁氧体磁,将参数Qts做到0.65以下,F0做到100Hz以下,SPL85dB以上,曲线平坦,成本低于2.5rmb,功率额定15W,这个不知是否符合第一条“低Q低F0”,这样的SPK已经做出来而且用在NB配套的箱体上(我做SPK,鬼佬那边提供功放),虽然是2.0,但低中高频各项表现得相当好!不知道这样的单元的存在是否合理呢?其实我还遇到更BT的客户要求,明知不可以还是要提出这样的要求,或许可以换个说法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吧。

我有个同事更厉害,34口径的单元F0能做到100,其它参数也不差,不过研发了近一年。。。但是成功之后N多项目用到它,你能说这个是不合理的吗?

至于这句“扬声器现在还有那么革命性的创新吗?”,我只能说,虽然很多东西我们现在看来很难实现,但这并不代表没有可能!我不拿PC做比较,但是,你不能不承认,连古代只能想象或根本想不到的东东,比如“千里眼、顺风耳”,嫦娥奔月,都一一实现了。

人类在不断的进步,我相信现代人做不到的事情以后肯定会有人会做到的!即使连“扬声器的效率利用率达到50%”我也坚信肯定会实现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