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技术交流区电声器件与系统设计传声器设计与应用室 → [讨论]背极式MIC,膜片的膜厚越薄是否可以提高灵敏度??


  共有881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讨论]背极式MIC,膜片的膜厚越薄是否可以提高灵敏度??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huyangfeixian
  1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38 积分:32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7-7-2 17:16:02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12-4 15:55:34 [只看该作者]

不用未来,现在就有1u的薄膜;只可惜价格贵得很。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zhengguo555
  1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33 积分:24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20 15:31:4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2-1 15:57:16 [只看该作者]

ding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ufoemail
  1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11 积分:23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10-28 16:04:1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2-1 16:30:24 [只看该作者]

     基本上来讲,振膜越薄,灵敏度越高,但提高灵敏度绝不是话筒唯一的目的。
     当薄膜太薄以至于强度不够或弹性消失而不能满足要求时候,这时候就要从其他方面着手研究了,例如:1、在薄膜与金属环的粘接用胶水方面的研究;2、镀层(金属层)的种类;3、镀层(金属层)的厚度;4、镀层(金属层)与薄膜结合的工艺;5、“振膜本身结构”的改良----滚花、压痕等等;等等等等......。
     ......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zhangmy
  1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00 积分:6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3 8:21: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2-2 14:42:39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dele在2009-02-01 18:42:54的发言:
越薄灵敏度越高,似乎不能这样无限推断。在厚度接近的情况下,灵敏度的高低就膜片来说,并不取决于振膜的厚度,而是极化电荷的高低。背极式样的传声器膜片比驻极体振膜要薄,灵敏度高吗?不高。
     薄的膜片振动质量轻,在一定的范围内,轻的更易于振动,灵敏度会高一些,但不是越薄越高。薄的膜片更重要的优点是瞬性比较好,振幅均匀,声音指标要比厚的好,背极传声器比驻极体振膜传声器音质好就是最好的说明。有利就有弊,薄的膜片在高声压下易失真,过荷失真。而失真的灵敏度,再高都是没有意义的。

同意wdele兄的观点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zhangmy
  1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00 积分:6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3 8:21:2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2-2 14:43:17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ufoemail在2009-02-01 16:30:24的发言:
     基本上来讲,振膜越薄,灵敏度越高,但提高灵敏度绝不是话筒唯一的目的。
     当薄膜太薄以至于强度不够或弹性消失而不能满足要求时候,这时候就要从其他方面着手研究了,例如:1、在薄膜与金属环的粘接用胶水方面的研究;2、镀层(金属层)的种类;3、镀层(金属层)的厚度;4、镀层(金属层)与薄膜结合的工艺;5、“振膜本身结构”的改良----滚花、压痕等等;等等等等......。
     ......
    

有些道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北国之春
  1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03 积分:76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0-27 13:28:3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2-5 11:26:35 [只看该作者]

不完全是。灵敏度的高低与电荷高低、电容量大小有关,跟厚薄无太多关联,别抬杠啊:把膜片换成铁板,肯定没灵敏度啦!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moonkisate
  1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34 积分:42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7-3-17 10:5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2-5 18:10:45 [只看该作者]

薄有两个作用:
1:提升灵敏度,越薄越容易振动,很简单的道理
2:抬高高频频响,如果直接采用减少膜片和极板间距方法提高灵敏度,一般比较危险,容易吸膜不说,高频频响相对中频要损失,而换个更薄的膜片,这个矛盾可以解决。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frog03
  1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29 积分:33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15 14:26:58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14 10:36:09 [只看该作者]

原则上是膜片越薄,灵敏度越高,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视产品的型号及垫片的厚度而定,也就是说在不出现凹膜或者说吸膜的情况下,此项是成立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尘封
  19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83 积分:105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2-17 10:03:11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18 9:23:32 [只看该作者]

看各位朋友讨论挺多,我也说说自己的体会,供大家批评指正。
      电容传声器的灵敏度和许多参数有关:和膜片的面密度成反比,和共振频率的平方成反比,和膜片与极板间距成反比,和极化电压(驻极体则为驻极体厚度和表面电荷密度)成正比。     
      如要单纯的讨论“膜片的厚度厚薄对灵敏度的影响”,虽说灵敏度与膜片的面密度成反比,减小膜片厚度,能提高灵敏度。但是在共振频率参数中也有膜片的面密度项,是与膜片面密度的均方根成反比。并且在精确计算灵敏度的时候还要考虑膜片两边的空气附加质量。所以适当减薄膜片可以提高灵敏度。但一味的减薄膜片,也不是灵敏度就会越来越高。并且膜片薄了也会对强度等带来影响,如果是金属膜片还会有针孔等问题。这些上面这么多朋友已经说的很多了。
      传声器的灵敏度应该是各参数的一个最佳组合,参数之间既相互影响,也相互制约。对灵敏度影响最关键的,我觉得是对共振频率的控制。因为灵敏度和共振频率的“平方”成反比。而极板间距为膜片提供阻尼,调节共振峰的高低,也就是决定传声器的高频的频响好坏。另外极板间距又和极化电压(或是驻极体表面电荷面密度)是相互制约的。极板间距太近或是极化电压太高,会造成吸膜,所以有一个最佳关系。
      各参数的优化设计和有效控制,才能有效提高和保证传声器的灵敏度。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尘封
  20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83 积分:1050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2-17 10:03:11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3-18 9:40:15 [只看该作者]

刚才看了朋友们的帖子,又想到一点。膜片薄了“有利于振动”,是因为共振频率与膜片质量(或是膜片面密度)的平方根成反比,所以膜片薄了(质量轻了)有利于提高共振频率。但是如果太薄,将膜片撑平的力,以及“质量小膜片”就有可能使得共振频率超过了我们设计需要的共振频率,这样反而会使灵敏度下降。
对于咪头,使用的是聚合物膜片,共振频率主要受后腔的劲度控制。所以在后腔确定的情况下,膜片的劲度小一点,膜片的共振频率低一点,对传声器灵敏度的控制是有好处的。

 回到顶部
总数 20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