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相对论在2009-07-17 12:37:07的发言:
1、实效频宽论应建立在相对论的基础上,不是目前那些喇叭理论书籍能说得明白的,如航天器要克服地球引力傲游太空。
2、实效频宽的频带范围应同时考虑到基音与泛音的灵敏度,否则测试指标上是线性的,但实际听感的音色干冷发涩。
(阿兄的12”全频高频达20000HZ,是否测试过10KHZ~20KHZ的多次谐波的线性灵敏度呢?不要告诉我是用数码式的测试仪,那都是给工厂用来控制产品的品质的产物,未能如实的反映单元和音箱的真实技术参数)
3、从声学的角度来看,声音的传播是三维的,模拟设备可以几乎如实地将声音的三维信号保留和再生,但不同的音响系统还原就有不同的音色,单元也一样,为什么呢?各频段的泛音不同,其实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那如何测试泛音呢?问题来啦,古老的模拟示波器可以准确地再现泛音的频谱,可惜无量化的参数,专家会说,有谐波测试仪呢,哈哈,用过就知道啦。目前的数字声频测试仪,从采样原理来看,只能反映二维空间的参数,除非有象CT的断层扫描技术,那问题又来啦,要扫描声音=扫描空气,用什么来做取样的参照物呢?是激光,还传统的话筒,难......!
阿兄的探讨和实践精神非常可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是目前我国和我辈人缺少的理念。如何巧妙地站在前人的肩上去创新,是我辈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07-31 17:25:19编辑过]
现实是怎样在前辈理论实践的基础上做一些创新(任意发挥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而不是按部就班
争论真的没有意思,道不同不相为谋,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