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抛砖引玉了:
音箱的振动(1)
一般我们说音箱的振动是指构成音箱的各个障板发生的振动。
对于大多数长方体的音箱来说,音箱由前、后障板、测障板和音箱的顶板、底板组成。
由于这些障板的大小不同,在音箱的位置不同,而且所受的的力的状态也不同,所以,各个障板的固有频率就不一样,发生振动或共振的情况也会不同。
音箱发生振动的原因是扬声器单元在工作的时候,电磁力驱动了音圈,使音圈发生振动。同时,一个反作用力也作用在扬声器单元的磁体,并通过扬声器单元的盆架传递到和它相连的障板上。
所以,这个反作用力是障板发生受迫振动的驱动力。
一个关于振动问题的影响的非常明确的论述可供参考:
国光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总工程师、资深的电声行业专家俞锦元先生在他的《扬声器设计与制作》一书中指出:“扬声器会在扬声器安装点上通过磁体的反作用产生振动加速度。振动的能量会耦合到箱体,引起扬声器盆架的共振。在几只扬声器共用一块障板(音箱面板)时,振动必然从一个扬声器耦合到另一个扬声器。这种持续就是一个频率范围对另一个频率范围潜在的调制。从主观听音来看,这种振动会影响放音的清晰度,使瞬态响应模糊,重放的动态范围也受到影响。当高音单元受到中、低音单元影响时,高音听起来会非常粗糙。”
这就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综合论述,可能也是关于振动对音箱的影响的权威论断,可作为振动研究工作的指导方向和根据。
在一般情况下,音箱是一个动刚度很大的整体。在这个驱动力的作用下是会发生振动的,但是振动的幅度并不大。
用测振仪去测试箱体板的振动,会发现在多数频率处的振动幅度很小,基本是在0.005mm这样的数量级内。
但是,当我们用一个音箱测试的标准信号输入音箱,而且频率从20Hz到1000Hz慢慢的升高的时候,会发现在一些频率点,音箱的箱体板会有很大的振动幅度,甚至达到0.1mm的数量级。
这样大振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箱振”了。
其原因是:当我们测试的信号频率接近某一个障板的固有频率的时候,会激发这块障板发生共振。按照振动的基本原理,一旦共振发生,振动的幅度就会有很大的增加的。
所以,我们平常说的音箱的振动,基本上是在说音箱发生的共振的。
由于音箱在工作的时候所接受的信号的频率是非常丰富的,也有足够的周期和强度,而且各个障板的固有频率又有很多,所以音箱发生共振的机会是很多的,共振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我们在用手去触摸箱体板的时候,也会发现箱体板的振动在很多时候是很小的,只是在一些频率点的时候才会变得特别大。
而且,由于箱体板的阻尼的原因,这个共振的发生主要是在低频端的。在高频段也会发生共振,但是,其振动的幅度会有很大的减少,和没有发生共振时候的幅度差别不大。
所以,我们所说的音箱的振动,主要是音箱的共振,而且是在低频端的共振。
这个问题如果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音箱的振动或共振所带来的影响可以得到大部分的消除。
这是解决音箱振动问题的一个思路。
我们现在说的音箱的振动,基本上大家都是指音箱的各个障板的振动的。然而,还有一个音箱的整体振动问题没有考虑到。
因为音箱作为一个整体,在驱动力的专作用下,整个音箱也是会发生振动或共振的。
这个音箱整体的共振的情况,对音箱的音质会有什么影响,这也是一个我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待续)
(砖是抛出来了,剩下的就是敬请各位高手拍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