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技术交流区电声器件与系统设计音箱及分频器设计室 → 做好我们的音箱


  共有10655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做好我们的音箱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iushuicunren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修水 村人
等级:青蜂侠 帖子:1597 积分:1022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2 23:03:00
做好我们的音箱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22 11:42:05 [显示全部帖子]

 

                    从向B&W学起,做好我们的音箱     

B&W公司设计扬声器系统时有一句座右铭:“听如目睹”,意思是通过家中的音响系统聆听音乐,应该和亲临现场一样。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B&W率先开发及采用了三项重要技术,包括:

    1)高科技材料,如Kevlar等;

    2)高刚性音箱,如Matrix等;

    3)线性相位响应高音驱动单元。

作为音箱箱体的制造这个部分,B&W这些理念,还可以进一步作更专业的描述:

选用高科技材料和工艺技术,使设计出来的音箱箱体具有:

1.良好的声学外型和结构;

2.比普通材料做的音箱更高的刚性;

3.有比普通材料做的音箱更好的阻尼特性。

这就是我们学习和要努力的目标,也是对音箱的改善工作的基本方向。

要做到这些,是有很多问题要去解决的,特别是在材料学上,目前还没有一种材料同时具有高刚性又有好的阻尼系数,而且两者往往还是互相矛盾的,顾此失彼。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iushuicunren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修水 村人
等级:青蜂侠 帖子:1597 积分:1022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2 23: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22 11:44:03 [显示全部帖子]

     (接上)

 

但是,“高刚性”是所有问题的主要点,是主要矛盾。所有的研究要按照这个理念去开展,抓住了主要矛盾,问题就好办了。这是方向性的大问题。

按照这个思路,我们就可以选择比普通MDF板等更广泛的箱体材料了,而选择的标准只是有更好的刚性。按照这个标准,混凝土和改性混凝土、高分子有机材料(如有机聚合物)、无机玻璃钢等材料就可能成为被选择的对象了。

而所有这些材料阻尼特性不好的缺点,可以通过使用另一类阻尼大的材料进行复合来解决。这在材料学上并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难度。

所以,我们的方向就进一步明确了:使用外层高刚性、内层高阻尼的复合材料来做我们的箱体材料,并有良好的声学结构。

作为一个专业音响企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很重要的。我们总不能够十年一贯制,老是拿那些和大家一样的没有什么特色的音箱去参加竞争吧?更不要说什么“核心竞争力”和“不可复制性”了。

音箱的扬声器单元是个技术很高的大难题,我们有技术去解决当然很好,如果条件许可,可以投入更大的力量。但是,很多音箱厂,包括世界名厂,也是可以向专业的扬声器生产厂定购的。

但是音箱的箱体就不是这样了,都要自己做,才有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了。

所以,作为一个在音响界要大力发展的专业公司,我们的其中一个(!)使命就是做好有自己特色的音箱。

而要做到真正有核心竞争力,有其它公司无法复制的优势,音箱厂当然就是要在音箱的研究、开发方面下大气力了。

也许,这样做了,公司在音箱方面竞争力就会得到大大的提高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02-22 11:54:28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iushuicunren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修水 村人
等级:青蜂侠 帖子:1597 积分:1022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2 23: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22 11:52:52 [显示全部帖子]

各位行业高人:

    上面的文字是在看了一些关于B&W的鹦鹉螺音箱的文章后,一些自己的感想。

    当然,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甚至会是不那么重要的一方面的。有做扬声器单元的老兄就对我说,单元最重要,其它的只是小儿科的。

    我就问他:去买几个Seas呀,也没见你做出几个高档的音箱来。

    问题确实是一个系统问题。但是,不能就因为这是个系统问题就没辙了吧?天底下不是系统问题的问题还真的没有的。

    不是说“饭要一口口吃”吗?

    请各位DX们发表高见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iushuicunren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修水 村人
等级:青蜂侠 帖子:1597 积分:1022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2 23: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23 20:04:00 [显示全部帖子]

                          再说一下一个我们也吃惊的事情。

   《高保真音响》的潘主编,在一篇“让人吃惊的廉价音箱”一文中,提到一套加拿大的Paradign Aton

音箱,只是1980元低价格,却有很好的声音  ,他是这样说的:

“为了排除是MeridianMark Levinson的功劳,我又用NAD C352、八达的PH-32迷你放大器等便宜的功放、音源去搭配它,居然也有相当不错的效果!虽然分析力会下降一些,音场轮廓不那么鲜明锐利,但依然保持了以下特点:声音甜美顺滑,高频细腻不带一点火气,声音自然开扬,音场和定位都达到了Hi-Fi音箱的要求,对于Atom的售价表现,我非常吃惊。”

    看来,这个价位的国产音箱可能也做不到吧?至少这个价位的国产音箱是潘主编不会吃惊的。

    所以,看来廉价也可以好声。

    但是,现在却到处是天价的音响......

   问题在哪???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iushuicunren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修水 村人
等级:青蜂侠 帖子:1597 积分:1022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2 23: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23 20:18:06 [显示全部帖子]

(接上)

我的意思是这样的:

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常常有一个叫“做减法”的方法可以在很多方面对我们处理繁复的问题有帮助。

“好音箱”,题目是很大的了。那就减小一点点,把问题降低到更具体的HIFI音箱吧,HIEND就先一边凉快去。

再降低一点,就一般老百姓可以接受的HIFI如何?发烧级的不在讨论范畴。

就像这样的1980元进口货,我们该怎样做?

人家加拿大的,我们做的话就应该便宜很多吧?

如果那一家音箱厂,长了本事,也做出这样和比这更好的音箱,而且又更廉价,是不是就可以在我们音响店里见到更多中国制造的好产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iushuicunren
  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修水 村人
等级:青蜂侠 帖子:1597 积分:1022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2 23: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23 20:23:48 [显示全部帖子]

4楼说的好,只有好材料是不够的。

要有好技术,有能够物尽其用.....

那么,什么是做好音箱的好技术?具体的说有那几个方面?

这可是一个好题目呀!

各位在音箱厂的DX们,露一手?

请教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iushuicunren
  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修水 村人
等级:青蜂侠 帖子:1597 积分:1022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2 23:03:00
[转帖]让人吃惊的廉价音箱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24 9:43:18 [显示全部帖子]

这是一篇让人吃惊的文章,大家看看如何?
 下载信息  [文件大小:   下载次数: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点击浏览该文件:让人吃惊的廉价音箱.do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02-24 10:00:43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iushuicunren
  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修水 村人
等级:青蜂侠 帖子:1597 积分:1022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2 23: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24 10:55:54 [显示全部帖子]

 

              从扬声器单元和音箱的关系所想到的

《高保真音响》20096期,主编潘志强的一篇“5000元以内的高性价比组合”试听评测文章中说:

“有个网友做了一个让大家都吃惊的事情:把天价的某瑞士两件式音箱拆开来看,原来这个总价要20万人民币的音箱采用的不过是普通的Seas喇叭单元,内部用料也不见得有什么特殊的,不过是加工精美的箱体据说是为Rolex手表加工外壳的工厂做的。”

“其实有好些便宜的产品素质并不差。如果厂家在在这些产品上下些功夫,那么,就算便宜的原料也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好声音。”

“如Vifa的子弹头XT25XT19系列高音,价格非常便宜,素质麻麻。稍微挑剔的DIY用户也不会用它的。但是,国外从便宜的AE入门音箱到昂贵的Souns Faber音箱都有采用。甚至像YG Acoustics这样的天价产品也在用,声音表现也是各有不同。”

“可见,音响元件的开发潜力是很大的。”

这当然是潘主编的一家之言,但至少不会是胡编的吧?

从技术角度来说,要做到真正的物尽其用也是不容易的。就是有了好的材料(如好的单元),也要会用而且用到极致的。

现在的商品化社会,好的扬声器单元可以说比比皆是。世界上很多音箱厂也是外购或定制扬声器单元来生产一些的,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为什么国外有那么多好的音箱,而我们却相对少得可怜?

很多人都说扬声器单元是音箱的最重要的部件,它对音箱的贡献要占7成(不知道是怎么算出来的,大概也是估计的吧)。那么,既然是这样,你也可以去买扬声器单元呀!如果你有本事也可以去定制的。

那么,有了这7成的把握了,剩下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但是,为什么我们的音箱厂就是没有把音箱市场的份额抢回来?大的音箱专业公司,我们也是够多和够大的呀!

面对音响市场上“洋鬼子”和“假洋鬼子”的产品充斥,国货只是在当一个小小的配角,有何感想?

当然,对于真正的“洋鬼子”,我们是心存敬意的。他们是敬业的,专业的,而且它的音箱确实是做到比我们好。

但是,为什么我们就做不出这么多好音箱呢?

和其它的行业比,例如航天、生物,我们的音箱也谈不上有太多的高技术含量的吧?有些人把音响业也只是说成“小行业”的,这个看法不无道理。

但是有的人却认为,音响业是一个特别复杂的行业,技术难度很大。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看法,其中一个原因是对其它行业的复杂性了解太少了。很多搞音响的人,对于其它行业的了解是很不到位的,甚至是有很多误解的。

回过头来,我们的问题是:怎样做好我们的音箱?

就是说,假如你有了好的扬声器单元,做好音箱还有那些技术瓶颈或难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02-24 10:56:47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iushuicunren
  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修水 村人
等级:青蜂侠 帖子:1597 积分:1022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2 23: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24 15:17:18 [显示全部帖子]

路人甲,你说:以2000的零售价来说,如果是量大的话,确实能做令普罗大众觉察不出明显差异的东西来了


什么意思?是不是2000元的货一般人就不知道好坏了?不至于吧!!!

或者说,那些高贵的很多的产品,只是在音质上有一点点改善?

请再展开。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iushuicunren
  1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修水 村人
等级:青蜂侠 帖子:1597 积分:1022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2 23: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24 22:43:16 [显示全部帖子]

是呀,没有人会说是“木工”的。

何况我们的木工活是干的很漂亮的啦!

在于电声设计,再展开说说?电声设计里又具体的有那些难点?

例如,那些是一般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人的人工设计还做不到的?

另外,音箱的箱体的结构设计,不算是“木工”的。恐怕没有人敢说鹦鹉螺音箱的结构是“木工”的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iushuicunren
  1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修水 村人
等级:青蜂侠 帖子:1597 积分:1022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2 23: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25 20:23:25 [显示全部帖子]

谢水仙版主了。

不愧是专业而且“正牌”的,图文并茂,而且还是English!好在那个年代还多少算用功的,不然就两眼一抹黑了。

 

又:请问“路人甲”,是不是真的400元的成本的音箱要卖到2000元?是个别现象还是通例?

 

不是说现在是微利时代吗?钱都到那里去了?好像听说生产厂也没有赚到什么钱的。

 

也许这是音箱没有做好的非技术方面的原因了。

 

回过来:如果我们不要这么“黑”(假如行得通的话),800~1000元成本,可以把音箱做到什么水平?是不是也可能做出有相当水平的音箱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iushuicunren
  1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修水 村人
等级:青蜂侠 帖子:1597 积分:1022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2 23:03: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2-28 16:15:01 [显示全部帖子]

路人兄所言极是。

到也是知道一点点,有那么一点我们在为“他人做嫁衣”的感觉。

好像也听到过,进GM卖场,就要贡献大约40%......

这样的事情也可能不只是音响器材吧?

 

这就怪不得2000元的音箱,也就是这个水平了......

 

不过,很多生产线上的人,是不知道具体的成本构成的,几乎都是商业秘密。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