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简单判断公司好坏的方法----三段论判厂法
三段论, 英文syllogism, 意思是从两个已知的前提出发, 得到第三个结论, 这是一种古典哲学里的逻辑推论法, 对处理一些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有效,
对作出某些结论往往带有肯定的,不容争辩的语气. 似乎有些武断, 但实践证明, 这些结论往往都是正确的, 因为三段论是一种逻辑法,因而是科学的. 三段论是一种形而上学.
简单说, 1. 声学工程师会做喇叭
2. 我是一个声学工程师.
3. 所以我会做喇叭.
这就是从已知的第1,第2点出发,推出第三个结论. 很简单吧, 很容易掌握的, 例外的情况也有, 比如虽然已知: 1. 声学工程师会做喇叭, 2,我是一个声学工程师.
但是也有可能"我却不懂做喇叭",但这种可能性发生的机率, 是比较低的.
好, 实例分析:
例一. 请比较成谦与欧科(皆为广东的两个外资电声企业)的好坏, 并给出证明.
1. 魏世雄在成谦做过.
2. 魏世雄从成谦跳到欧科.
3. 欧科比成谦强.
三段论, 论题得证.
当然你得知道魏世雄的这段经历才行,并且还要知道魏世雄是电声前辈,才能做出以上证明.
但是怎么知道魏世雄在这里就可以作为判别基准呢? 请看以下证明.
1. 魏世雄年龄比我大.
2. 年龄大的人一般经验比较多.
3. 所以魏世雄经验比我多.
三段论, 问题得证.
现在可以初步知道,欧科比成谦强了,但究竟强在哪? 不知道,这没有关系, 因为这是黑箱问题, 人们通常只关心结论.如果想追根究底, 需要其它论据的支持来证明.
例二:水仙在前一贴里复到:
我去应该合适,既有兴趣和专长,也符合条件和要求。
可惜是北京,很不习惯北京的气候和房价。
问: 水仙说了实话吗? 试证明之
解: 1. 王富裕在迪芬尼做了比较长的时间
2. 王富裕从迪芬尼跳到北京NXP只做了几个月时间就走了
3. 虽然不知迪芬尼咋样,但NXP肯定不如迪芬尼.
水仙肯定知道王的经历, 所以他所说的只是"不习惯北京的气候和房价",90%的可能是委婉之辞, 实际上他不看好这家公司.
所以水仙没有说实话, 他不说实话的原因是不好意思直接说. 本题得证.
三段论对于职业选择,公司判别往往简单有效, 能让你从纷乱复杂的各种信息里结果出来, 直接切入主线.
什么时候用三段论?
比如说, 一家公司的提供的待遇呀, 职位呀, 公司的名气呀, 老板呀,地理位置呀, 前途发展呀, 往往都是有的因素好, 有的不好, 没有十全十美, 求职者碰到这些情况时, 往往左右为难, 无法判断,
这时候, 就用我教给你的三段论, 走三步解决问题.
三段论看似简单, 含义深刻, 上手容易, 威力巨大.
但用好三段论,需要多留意一些职界公司的动向,比如上面的两例里, 你就需要了解两个电声前辈/知名人士的人事动态.
这里也顺便提醒大家一点, 要想说什么就大胆地说出来.
嗯, 今天的课程---Syllogism,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