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不知各位是否很有感触,东莞地区的工程师工资超低,普遍2800-3500元。相信很多人才都有转行的打算。。欢迎大家讨论:
1.东莞是不是电声人才太多了,还是企业刻意压低开发成本?
2.真正的工程师不仅懂得电声技能,还要具备材料特性,变化规律,以及Pre绘图,英文交流,文件程序等各种技能;
3.江浙一带的工程师一般都是独立工程师,技术参数要求不是很严格,但待遇相对较高,处理事情要全面,人才充分利用;
4.东莞地区工程师因部门人员细化,上有经理课长,下有技术员,各司其职,但工资相对缩水很多,虽然工作悠闲,可到口袋的钞票却很寒碜,一年的总收益相信谁都说不出口,除非你有猫腻。。但工厂有开采控制的情况下,你不可能有猫腻外水。。
5.目前国内工程师,跟中国的其他行业一样,大多比猫画虎,力求创新的不多,客户往往要求大致一样,价格更低。。互相压价,自相残杀;企业独创思想不足,而有些企业而是尽量的增加其附加值,利用电声技术提高音乐欣赏水平极其听觉享受,也是我们电声行业的追求。。所谓贵之有道;
6.低廉价的恶性竞争导致的是员工的疲惫,老板的极力压榨,我们电声队伍的暗自伤神。。随之材料的低劣,质量的隐患,客户的抱怨,再加上汇率的变化及价格的各种上涨,就是目前的普遍现实。
7.笔者的意思是作为我们这个行业,多做一些材料及设计研究,提升材料工艺属性,结构设计水平,固然成本些许上涨,但总比低端复制有出路,不会因劳动力和汇率变化影响收益,也能体现我们电声工程师的素质和水平。。
如果不努力加速提升或转型,我们电声人才也只能越来越作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