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信息发布区自由交流室 → 浙江大学为什么那么有名?


  共有1311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浙江大学为什么那么有名?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新绿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241 积分:88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7-18 8:59:2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6-16 9:23:26 [显示全部帖子]

USnews:2011最新全球大学排名
1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100.0 
2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99.6 
3 Yal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99.1 
4 UCL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99.0 
5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97.8 
5 University of Oxford United Kingdom  97.8 
7 University of Chicago United States  96.8 
8 Prince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96.6 
9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United States  96.1 
10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United States  95.9 
11 Columbia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95.6 
12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nited States  94.2 
13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94.1 
14 Duk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92.9 
15 Cornell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92.5 
16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92.2 
17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Australia  90.5 
18 McGill University Canada  90.4 
19 University of Michigan United States  89.9 
20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nited Kingdom  89.3 
20 ETH Zurich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witzerland  89.3 
22 University of Tokyo Japan  88.9 
23 King's College London United Kingdom  88.4 
24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87.5 
25 Kyoto University Japan  87.1 
26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United Kingdom  85.7 
27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85.6 
28 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Paris France  85.4 
29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85.3 
30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NUS) Singapore  84.3 
31 Brow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83.9 
3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 United States  83.5 
32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83.5 
34 University of Bristol United Kingdom  83.4 
35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ng Kong  83.3 
36 école Polytechnique France  83.1 
36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Australia  83.1 
36 University of Sydney Australia  83.1 
3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United States  82.7 
40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81.2 
41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  80.7 
42 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Switzerland  80.6 
43 Osaka University Japan  80.1 
43 Trinity College Dublin Ireland  80.1 
45 Monash University Australia  80.0 
46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79.6 
47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Australia  79.0 
47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Korea, South  79.0 
49 University of Amsterdam Netherlands  78.9 
49 Tsinghua University China  78.9 
51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Denmark 78.8 
52 New York University (NYU) United States  78.4 
52 Peking University China  78.4 
54 Bosto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77.8 
55 Technische Universit?t München Germany  76.3 
55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apan  76.3 
57 Heidelberg University Germany  76.2 
58 University of Warwick United Kingdom  75.7 
59 University of Alberta Canada  75.4 
60 Leiden University Netherlands  75.3 
61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New Zealand  74.7 
61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United States  74.7 
63 Aarhus University Denmark  74.5 
63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United States  74.5 
65 Katholieke Universiteit Leuven Belgium  74.2 
66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United Kingdom  73.9 
67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LSE) United Kingdom  73.7 
67 Lund UniversitySweden  73.7 
69 KAIST - 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Korea, South  72.6 
70 Utrecht University Netherlands  72.4 
70 University of York United Kingdom  72.4 
72 University of Geneva Switzerland  72.3 
73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 Singapore  72.0 
73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United States  72.0 
75 Uppsala University Sweden  71.9 
7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71.5 
76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nited States  71.5 
78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United States  71.3 
79 University of Glasgow United Kingdom  71.2 
80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nited States  71.1 
81 University of Adelaide Australia  70.8 
82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United Kingdom  70.6 
83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etherlands  70.4 
84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Australia  70.2 
85 Dartmouth College United States  70.1 
86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ted States  70.0 
87 Purdu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69.8 
87 University of St Andrews United Kingdom  69.8 
89 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 Ireland  69.7 
90 Emory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69.6 
91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United Kingdom  69.4 
92 Nagoya University Japan  69.2 
92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69.2 
94 Freie Universit?t Berlin Germany  69.0 
95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United Kingdom  68.9 
95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wan  68.9 
97 Tohoku University Japan  68.6 
98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t München Germany  68.4 
99 University of Leeds United Kingdom  68.3 
100 Ric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68.1 
101 University of Oslo Norway 67.7 
102 Hebrew University of Jerusalem Israel  67.3 
103 Durham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  67.2 
103 Fudan University China  67.2 
105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United States  67.1 
10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nited States  66.6 
107 Université de Montréal Canada  66.2 
108 University of Basel Switzerland  66.1 
10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United States  66.1 
108 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 Netherlands  66.1 
108 University of Helsinki Finland  66.1 
112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nited States  66.0 
113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65.8 
114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United States  65.6 
114 Tel Aviv University Israel  65.6 
116 Maastricht University Netherlands  65.3 
117 Université Pierre-et-Marie-Curie Paris VI France  65.0 
118 Queen's University Canada  64.7 
119 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64.6 
120 Eindhov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etherlands  64.4 
120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64.4 
122 Universit?t Freiburg Germany  64.0 
122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United States  64.0 
124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63.9 
125 University of Otago New Zealand  63.8 
126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UCL) Belgium  63.7 
126 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Lyon France  63.7 
128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nited States  63.5 
129 University of Aberdeen United Kingdom  63.4 
129 Georgetown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63.4 
129 Ohio Stat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63.4 
132 Technion -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srael  63.0 
132 University of Vienna Austria  63.0 
134 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STECH) Korea, South  62.9 
135 Cardiff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  62.8 
136 University of Ghent Belgium  62.6 
137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United Kingdom  62.4 
138 Chulalongkorn University Thailand  62.3 
138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Netherlands  62.3 
140 Vanderbilt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62.2 
141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United States  61.8 
142 Keio University Japan  61.6 
143 McMaster University Canada  60.9 
144 University of Bath United Kingdom  60.7 
144 University of Bergen Norway  60.7 
146 University of Cape Town South Africa  60.6 
146 Humboldt-Universit?t zu Berlin Germany  60.6 
148 Waseda University Japan  60.5 
149 University of Calgary Canada  60.4 
149 Eberhard Karls University Tübingen Germany  60.4 
151 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Ontario Canada 60.3 
151 Yonsei University Korea, South  60.3 
153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China  60.2 
154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ina  60.1 
155 Kyushu University Japan  60.0 
155 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Russia  60.0 
155 Wageningen University Netherlands  60.0 
158 Newcastle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  59.6 
159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Denmark Denmark  59.5 
160 Tufts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59.4 
161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United States  59.0 
162 Lancaster University United Kingdom  58.9 
163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Bombay (IITB) India  58.6 
164 Queen Mary, University of London United Kingdom  58.5 
165 VU University Amsterdam Netherlands  58.3 
166 University of Arizona United States  58.0 
166 University of Sussex United Kingdom  58.0 
168 University of Lausanne Switzerland  57.4 
168 Nanjing University China  57.4 
168 Saint-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 Russia  57.4 
171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Spain  57.2 
171 Hokkaido University Japan  57.2 
173 Stony Brook Universit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United States  57.1 
174 University of Bologna Italy  56.9 
174 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weden  56.9 
174 University of Tsukuba Japan  56.9 
177 University of Antwerp Belgium  56.7 
177 University of Athens Greece  56.7 
179 Texas A&M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56.6 
180 Universiti Malaya (UM) Malaysia  56.5 
181 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Delhi (IITD) India  56.4 
182 Rheinisch-Westf?l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Aachen Germany  56.3 
183 Rutgers,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New Brunswick United States  56.2 
184 Universit?t Karlsruhe Germany  56.1 
185 University of Gothenburg Sweden  55.8 
186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United States  55.6 
186 Universit?t G?ttingen Germany  55.6 
188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New Zealand  55.2 
189 Macquarie University Australia  54.9 
190 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México (UNAM) Mexico  54.8 
191 Universite Libre de Bruxelles (ULB) Belgium  54.7 
191 University of Reading United Kingdom  54.7 
193 University of Bern Switzerland  54.5 
193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United States  54.5 
195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ong Kong  54.4 
196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United Kingdom  53.9 
196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Canada  53.9 
198 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weden  53.8 
199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United States  53.6 
200 University of Twente Netherlands  53.5 



赠人玫瑰,留手余香!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新绿
  2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241 积分:88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7-18 8:59:2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6-16 9:32:10 [显示全部帖子]

浙江大学合并其他3校前就是很好的学校,排名也是前10,合并了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后学科更完整,实力更雄厚,经过几年的发展,从论文、学术成果、科研经费等硬性指标来看稳居国内综合排名第3名。 更重要的,中国大学的合并浪潮始于1998年的浙大四校合并,浙大算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对中国高校的发展有重要里程碑的意义。 浙江大学源于1897年的求是书院,民国时期在竺可桢老校长的带领下是当时全国四大名校之一,其余三所为西南联大、中央大学、交通大学。由于当时学术水平之高,在英国的Nature杂志上被称为“东方的剑桥”。 当然,建国后浙大遭到了一些分拆,这些都是后话了。



赠人玫瑰,留手余香!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新绿
  3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241 积分:88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7-18 8:59:2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6-16 9:32:59 [显示全部帖子]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是中国抗戰時期在雲南昆明,由当时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及私立南开大学共同組成的一所大學,前身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赠人玫瑰,留手余香!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新绿
  4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241 积分:88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7-18 8:59:2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6-16 9:34:53 [显示全部帖子]

国立中央大学



赠人玫瑰,留手余香!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新绿
  5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241 积分:88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7-18 8:59:2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6-16 9:36:15 [显示全部帖子]

交通大学,成立于1896年,是一所历史悠久,以工科,管理科见长的综合性高等学府。前身是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交通管理传习所。“交通”一词,来源于1921年学校划归“交通部”主管,改名为“交通部专门工业学校”这一历史事件。作为沿用名称,存在于1921年至1959年。此后演变成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台湾新竹交通大学等高校。




赠人玫瑰,留手余香!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新绿
  6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241 积分:88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7-18 8:59:2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6-16 9:46:57 [显示全部帖子]

浙江大学的前身求是书院创建于1897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效法西方学制最早创办的几所新式高等学校之一。1901年起曾几度易名并一度停办;1927年在原校址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由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改组为第三中山大学工学院和劳农学院);1928年4月1日改名为浙江大学,1928年7月 1日起,冠以“国立”二字,称国立浙江大学,下设工、农、文理三个学院。
  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后,浙江大学被迫辗转西迁贵州遵义。在中国著名气象、地理学家、校长竺可桢先生领导下,浙江大学历经艰辛,筚路蓝缕, 崛起为当时国内有影响的几所著名大学之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1946年秋学校迁返杭州。至1948年3月底,浙江大学已发展为拥有文、理、工、农、师范、法、医7个学院、25个系、9个研究所、1个研究室的综合性大学。
  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进行调整,浙江大学的学科和院系设置发生了很大变动。其部分系科调整到省外兄弟院校,部分院系或独立成校,或与之江大学、浙江省立医学院等院校组合重新建校。之江大学前身为建于1897年的育英书院;浙江省立医学院前身为建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浙江大学文学院、理学院的一部分、之江大学的文理学院和浙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建立浙江师范学院,1958年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大学;浙江大学的农学院单独分出成立浙江农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大学的医学院与浙江省立医学院合并,成立浙江医学院,1960年更名为浙江医科大学。调整后的浙江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
  经国务院批准,1998年9月15日,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的浙江大学,这是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的一项重大举措,对于面向21世纪在我国组建若干所规模大、层次高、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具有重要示范意义,必将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新的浙江大学仍定名“浙江大学”,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实行教育部与浙江省共建共管。

国内主要排名:
  1. 依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的大学排名,浙江大学连续十年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三名。
  2. 依据2011年中国校友会版排名,浙江大学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三名。
  3. 依据2011年网大版排名,浙江大学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三名。
  4. 依据2011年武大版排名,浙江大学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三名。
  5. 依据2011年武书连版排名,浙江大学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一名。
  国际主要排名:
  1. 在上海交大学术排行榜中,浙江大学位于国际200-300名,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2~3名。
  2. 在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对文献的评价报告中,浙江大学位居国际281名,位居大陆高校第三名。
  3. 在武大2011年世界一流大学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中,浙江大学位居国际110名,位居大陆高校第三名。
  4. 在土耳其2011年公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中,浙江大学位居全球66位,位居中国第一名。
  5. 在欧盟2010年公布的世界大学排行榜中,浙江大学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三名。
  6. 在西班牙教育部2011年公布的全球大学排行榜中,浙江大学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三名。
  7. 在荷兰2010年公布的世界高校排行榜中,浙江大学位居全球127名,位居中国大陆高校第三名。
  8. 在台湾高教2010年公布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浙江大学位居全球145名,位居大陆高校第三名。



赠人玫瑰,留手余香!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新绿
  7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241 积分:88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7-18 8:59:2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6-16 9:59:23 [显示全部帖子]

南京中央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家族与亲缘学校

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 东南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医科大学(现并入复旦大学重庆医科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大学 江南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上海海洋大学 集美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体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校和南京大学也有不同程度的密切渊源关系。

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中国文化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体育学院台湾大学成功大学联合大学中华科技大学等和南京大学同样存在密切渊源联系。

其他学校

南京大学附属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金陵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鼓楼幼儿园


历史

国立南京大学是中华民国在大陆时期被称为最高学府的国立中央大学易名而来,古代历史可以追溯到到西元258年兴办的南京太学[1],近代新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02年南京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因受政治时局等影响,迭经变更。

[编辑] 三江师范学堂(清光绪28年-32年,西元1902-1906)

1902年三江师范学堂合影
  • 清光绪28年(西元1902年)5月,两江总督刘坤一上奏《筹办学堂折》,呈请在江宁开办师范学堂。
  • 1903年2月,张之洞上奏《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折》,拟“先办一大师范学堂,以为学务全局之纲领”。缪荃孙出任首任总稽查(筹备校长)。
  • 1903年9月,三江师范学堂正式成立。1904年10月正式开学。学制分为一年最速成科、二年速成科、三年本科和四年高等师范本科。学科设有理化科(后改称理化数学部)、博物科(后改称博物农学部)、历史舆地科(后改称国文史地部),讲授史地、文学、算学、物理、化学、博物、生理、农学、教育学等课程。

[编辑] 两江师范学堂(清光绪28年-清末辛亥年,西元1906-1911)

两江师范学堂全景
  • 光绪32年(1906年),三江师范学堂易名为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李瑞清出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校长)。增设图画手工科。停办初级师范,专办优级师范,增设分类科。
  •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战乱中,两江师范学堂陷于停办。

[编辑]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民国4年-12年,西元1914-1923)

  • 民国3年(西元1914年)8月,江谦任校长,开始在两江师范学堂的基础上筹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
  • 1915年9月,南京高师正式开学。
  • 1916年春,设体育专修科,后来成为上海体育学院
  • 1917年,设农业专修科,后来成为南京农业大学
  • 1917年,设立商业专修科,后来成为上海财经大学
  • 1918年,设立工艺专修科,后来成为东南大学
  • 1918年,设立教育专修科,后来成为南京师范大学
  • 1920年,南京高师“拟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址及南洋劝业会旧址,建设南京大学,以宏造就”;此后高师改大,定名“国立东南大学”,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之教育、农、工、商四个专修科改归东大,其他各本科仍由南高继续办理。郭秉文同时担任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国立东南大学校长,刘伯明任文理科主任兼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内务副校长)。

民国9年(1920年)时的系科设置:

  • 文理科:设国文、哲学、历史、英语、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等系;
  • 专修科:教育专修科,体育专修科,农业专修科,工艺专修科,商业专修科。

[编辑] 国立东南大学(民国10年-16年,西元1921-1927)

  • 民国10年1921年国立东南大学成立后,以东大名义招生,南高不再招生,俟其学生全部毕业后即并入东大。
  • 1921年,南京高师商业专修科改为东南大学商科,迁至上海扩充为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
  • 1923年7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牌撤去,南高正式并入东大。
  • 1924年4月,停办工科,以工科机械、土木、电机三系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改组成立国立河海工科大学

民国12年(1923年)时国立东南大学的系科设置(此时全校共有教职员200余人,学生1600人。共设5科28系,学科齐全,居全国之首):

  • 文理科:设国文、历史、哲学、外文、政治、经济、数学、物理、化学、地学等系(外文系由原西洋文学系、英语系及德、法、日各学程合组而成;政治系、经济系由原政法经济系分设);
  • 教育科:设教育、体育、心理等系(心理学系兼属文理科);
  • 农科:设生物、农艺、园艺、畜牧、蚕桑、病虫害等系(生物学系兼属文理科,曾分设植物系、动物系);
  • 工科:设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土木工程等系;
  • 商科:设普通商业、工商管理、会计、银行理财、国际运输等系。

[编辑] 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民国16年-17年,西元1927-1928)

  • 民国16年1927年)3月,北伐军攻占南京,6月,以国立东南大学为基础,并入原由该校衍生的河海工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江苏境内南京工业专门学校、南京农业学校、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商业专门学校四所公立专门学校,在首都南京改组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因当时一时的政治气氛而南京是北伐军攻克的第四座历史文化名城并为纪念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而得名。初设九个学院:文学院、哲学院、社会科学院、自然科学院、教育学院、农学院、工学院、商学院和医学院;不久哲学院改为哲学系隶属文学院,社会科学院改为法学院,自然科学院改为理学院,即设文、法、理、农、工、商、医、教育八个学院。一些学者认为此次整改东大最初有当时国民党当局当权者希望消灭东大的因素[2],旋即有在新的首都建立最高学府的需要[3]。经过此次组建首都国立大学,与前国立东大全盛时期相比,从学院即以前所称之科上看,新增了医科,即在上海吴淞创立的医学院,是中国国立大学创办的第一所医学院;此外独立设置了法学院,涵盖学科大致相当于东大一度设立的政法经济系。

[编辑] 国立江苏大学(民国17年,西元1928-1928)

  • 民国17年1928年2月,因“第四中山大学”校名易致混淆且不合常规改为国立江苏大学,但不加“国立”,直接称“江苏大学”。学校改名引发了“易名风潮”,师生要求改名“国立南京大学”[4],提议改名“国立首都大学”的声音也颇具份量[5],最终以更名“国立中央大学”结束了“易名风潮”[6]

[编辑] 国立中央大学(民国17年-38年,西元1928-1949)

国立中央大学正门及大礼堂(位于今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立中央大学旧址
东南大学大礼堂
原国立中央大学大礼堂
所在
江苏省南京市
(今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
分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时代民国
编号6-932
登录2006年

抗战时期,在国民政府“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下,中央大学和重庆大学等校投笔从戎参加青年军的学生占在校生的三分之一。[8]当时,“韩国临时政府”便设在中大校内,松林坡民主墙右侧。[9]

国立中央大学是当时名符其实的全国最高学府。中央大学规模之宏大,学科之齐全,教授阵容之强,均居全国各大学之首。[10][11]民国30年和32年教育部两次遴选出“声誉卓著,具有特殊贡献”的“部聘教授”45人,中央大学入选12人,超过其总数的四分之一。[12][13] 中央大学一校的经费,相当于北京、清华、交通、浙江四校的总和。抗战初期开始的全国大学名校“联考”统一招生中,全部考生总数的三分之二将中央大学作为第一志愿来填报。[14]民国30年,中央大学设有七个学院(文、理、法、工、农、医、师范),一个研究院,五十六个系科,九个研究部,一个专科学校,一个附属中学,以及医院、农场、工厂等一系列下属单位;有专职正、副教授183人,讲师39人,助教179人;在校大学生3153人,全校开设课程共829种。民国36年,中大拥有7院41系及科组、23个研究机构。

民国17年(西元1928年)时国立中央大学的院系设置:

  • 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史学系、哲学系、外国语文系、社会学系;
  • 法学院:政治学系、法律学系、经济学系;
  • 理学院:数学系、物理学系、化学系、生物学系、心理学系、地学系;
  • 教育学院:教育学系、师资专修科、艺术专修科、体育专修科;
  • 农学院:农艺系、圆艺系、农产制造科;
  • 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电机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系、化学工程系;
  • 商学院:工商管理系、银行理财系、会计学系、国际贸易系;
  • 医学院:基本医学系、临床医学系。

民国36年(西元1947年)时国立中央大学的系科设置:

  • 文学院: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外文系、俄文专修科;
  • 法学院:政治学系、法律学系、经济学系、社会学系、边政系、司法组;
  • 理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心理系、地理系、地质系、气象系;
  • 师范学院:教育系、艺术系、体育系、体育专修科;
  • 农学院:农艺系、农业经济系、园艺系、农业化学系、森林系、畜牧兽医系、畜牧兽医专修科;
  • 工学院:机械工程系、航空工程系、电机工程系、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水利工程系、化学工程系;
  • 医学院:医科、牙科、牙医专修科、护士师资专修科、高级医事检验职业科。

同时,研究院下设中国文学、外国语文学、历史、哲学、数学、物理、生物、地理、生理、化学、心理、法律、政治经济、教育、农艺、森林、农业经济、畜牧兽医、土木工程、电机工程、生理、公共卫生和生物化学等学部。此外,设有附属幼儿园、小学、中学。

[编辑] 国立南京大学(西元1949-1952)

  • 1949年8月,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10月去“国立”二字径称“南京大学”。或者可以称院系调整前的南京大学为老南京大学。
  • 南京大学文理学院划出,与金陵大学的主体文理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南京大学,设在金陵大学原址,即现南京大学鼓楼校区。
  • 南京大学工学院划出,与金陵大学电机、化工系合并,组建南京工学院,设在原南京大学校址,1988年改名为东南大学
  • 南京大学师范学院划出,与金陵大学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部分和金陵大学师范、教育相关系科合并,组建南京师范学院,设在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旧址,1984年改名为南京师范大学
  • 南京大学农学院划出,与金陵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南京农学院,先设在原南京大学丁家桥部,后迁往东郊卫岗。1988年改名为南京农业大学
  • 南京大学农学院林学系划出,与金陵大学森林科合并,组建南京林学院,先设在原南京大学丁家桥部,后迁往龙蟠路新庄。1985年改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 南京大学工学院水利系划出(即1915年并入中央大学的河海工程专门学院),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的水利系科共同组建华东水利学院,先设在原南京大学旧址(今东南大学河海院),后迁往西康路。1985年改名为河海大学
  • 南京大学工学院航空系划出,与交通大学航空工程系、浙江大学航空工程系在南京共同组建华东航空学院,后迁至西安改名西安航空学院,1957年与西北工学院合并,组建西北工业大学
  • 南京大学体育系划出,与金陵大学体育系、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合并,在上海组建华东体育学院(1956年改名上海体育学院)。
  • 南京大学医学院独立,在南京组建华东军区医学院,以后先后更名为第三军医学院、第五军医大学,1954年迁至西安与原第四军医大学合组为新的第四军医大学


此外,

[编辑] 后续变迁

上海医学院
南京大学

更多内容请参见:南京大学的历史

华东军医学院
  • 1951年,南京大学医学院划归军队系统,1952年1月正式独立改名为华东军区医学院,1952年3月改名为第三军医学院,1952年3月改名为第五军医大学,1954年迁至西安,成为今日第四军医大学的主要前身。
南京工学院

1956年至1960年,南京工学院的一些系科又被划分出来成为独立的院校。

更多内容请参见南京工学院的历史东南大学的历史

南京化工学院

1978年,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成立;1981年,正式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92年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更名为常州大学

国立中央大学(中华民国,台湾)




赠人玫瑰,留手余香!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新绿
  8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241 积分:88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7-18 8:59:2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6-17 9:49:58 [显示全部帖子]

武书连2011中国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100

毕业生质量排名

毕业生 质量等级

校名

教师平均学术水平排名

新生入学质量排名

备注

分省排名

1

A++

清华大学

1

1

9所重点建设大学

1

2

A++

北京大学

3

2

9所重点建设大学

2

3

A++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

3

9所重点建设大学

1

4

A++

浙江大学

4

6

9所重点建设大学

1

5

A++

上海交通大学

7

4

9所重点建设大学

1

5

A++

复旦大学

6

5

9所重点建设大学

2

5

A++

南京大学

2

9

9所重点建设大学

1

8

A++

南开大学

8

12

985工程大学

1

8

A++

中国人民大学

13

7

985工程大学

3

10

A++

北京师范大学

10

16

985工程大学

4

11

A++

中山大学

9

25

985工程大学

1

12

A++

西安交通大学

22

22

9所重点建设大学

1

13

A++

东南大学(招生办)

17

28

985工程大学

2

14

A++

大连理工大学(招生办)

15

31

985工程大学

1

14

A++

厦门大学

27

19

985工程大学

1

16

A+

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办)

21

27

9所重点建设大学

1

17

A+

天津大学

25

24

985工程大学

2

18

A+

华东理工大学(招生办)

16

41

211工程大学

3

18

A+

北京理工大学

28

29

985工程大学

5

20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43

15

985工程大学

6

21

A+

武汉大学(招生办)

38

23

985工程大学

1

22

A+

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

12

51

985工程大学

7

23

A+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6

40

211工程大学

3

24

A+

华东师范大学

31

37

985工程大学

4

24

A+

华南理工大学

20

48

985工程大学

2

26

A+

山东大学(微博 招生办)

32

38

985工程大学

1

27

A+

华中科技大学(微博)

49

26

985工程大学

2

28

A+

上海财经大学

63

14

211工程大学

5

29

A

首都医科大学(招生办)

45

33

8

30

A

四川大学

34

45

985工程大学

1

31

A

华中师范大学(招生办)

19

62

211工程大学

3

31

A

同济大学

71

10

985工程大学

6

33

A

北京化工大学(招生办)

11

72

211工程大学

9

34

A

外交学院(招生办)

79

8

10

35

A

西北工业大学(招生办)

33

55

985工程大学

2

36

A

东华大学

24

67

211工程大学

7

37

A

中央财经大学(招生办)

80

13

211工程大学

11

38

A

湖南大学(招生办)

35

60

985工程大学

1

39

A

中国政法大学(招生办)

76

20

211工程大学

12

40

A

南京理工大学

41

57

211工程大学

4

41

A

兰州大学

14

85

985工程大学

1

41

A

中国药科大学

29

70

211工程大学

5

43

A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30

73

211工程大学

13

44

A

电子科技大学(招生办)

55

50

985工程大学

2

45

A

北京外国语大学(招生办)

88

18

211工程大学

14

45

A

重庆大学(微博 招生办)

57

49

985工程大学

1

47

A

北京科技大学

72

35

211工程大学

15

48

A

中国海洋大学

48

61

985工程大学

2

49

A

上海外国语大学

95

17

211工程大学

8

49

A

中南大学(招生办)

58

54

985工程大学

2

51

A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招生办)

62

56

211工程大学

3




赠人玫瑰,留手余香!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新绿
  9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241 积分:88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7-18 8:59:2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6-17 9:52:40 [显示全部帖子]

51

A

苏州大学

53

65

211工程大学

6

51

A

暨南大学

54

64

211工程大学

3

54

A

吉林大学

67

52

985工程大学

1

55

A

北京交通大学

89

36

211工程大学

16

56

A

东北师范大学

36

92

211工程大学

2

57

A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招生办)

98

32

17

58

A

国际关系学院(招生办)

108

30

18

59

A

北京邮电大学

118

21

211工程大学

19

59

A

江南大学(招生办)

39

100

211工程大学

7

61

A

上海大学

64

77

211工程大学

9

62

A

北京工业大学

60

82

211工程大学

20

63

A

西北大学

46

97

211工程大学

4

64

A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92

53

4

65

A

华中农业大学(招生办)

23

125

211工程大学

4

66

A

南京师范大学

50

99

211工程大学

8

67

A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39

11

211工程大学

21

68

A

汕头大学

42

111

5

69

A

南京农业大学

18

136

211工程大学

9

69

A

华南师范大学

56

98

211工程大学

6

71

A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81

74

211工程大学

3

72

B+

陕西师范大学

51

105

211工程大学

5

73

B+

中国地质大学(招生办)(北京)

66

95

211工程大学

22

74

B+

首都师范大学(招生办)

74

90

23

75

B+

深圳大学

84

87

7

76

B+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微博)

133

39

211工程大学

5

76

B+

华北电力大学(招生办)

103

69

211工程大学

24

76

B+

沈阳药科大学

40

132

2

76

B+

西南大学

86

86

211工程大学

2

80

B+

中国传媒大学(微博 招生办)

141

34

211工程大学

25

81

B+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招生办)

47

130

985工程大学

6

82

B+

北京中医药大学

100

80

211工程大学

26

83

B+

中国医科大学

140

42

3

84

B+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招生办)

91

96

211工程大学

6

85

B+

南京医科大学

37

153

10

86

B+

华东政法大学

132

59

10

86

B+

西南政法大学

112

79

3

88

B+

湖南师范大学

65

127

211工程大学

3

89

B+

浙江工业大学

52

141

2

90

B+

燕山大学

85

110

1

90

B+

东北大学

117

78

985工程大学

4

92

B+

北京林业大学

113

83

211工程大学

27

93

B+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90

107

11

94

B+

宁波大学

70

129

3

95

B+

福州大学

94

106

211工程大学

2

96

B+

西南财经大学

156

46

211工程大学

3

97

B+

云南大学

82

122

211工程大学

1

98

B+

东北财经大学(招生办)

158

47

5

99

B+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招生办)

163

44

28

99

B+

浙江工商大学

68

139

4

本科毕业生质量等级说明:将各大学此项排名升序排列,前2%为A++,2~4%(含4%,以下同) 为A+,4%~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C+,40%~50%为C;50%~60%为D+,60%~70%为D;70%~82%为E+,82%~100%为E。




赠人玫瑰,留手余香!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新绿
  10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241 积分:880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7-18 8:59:2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6-27 16:37:27 [显示全部帖子]

名不副实的太多!



赠人玫瑰,留手余香!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