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信息发布区自由交流室 → 中国音响没有重量级的品牌吗?为什么?


  共有1087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中国音响没有重量级的品牌吗?为什么?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阿龙-翟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615 积分:401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3 13:21:2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1 10:13:07 [显示全部帖子]

 在经销商捧洋贬土,从而达到获取超高额洋货利润的大背景下,国产器材的任何一点偏好取向都会被无限夸大,比如温暖的叫混浊无解析力、推力好的叫冷硬,因此国产厂家战战兢兢避免被抓住把柄,到成就了均衡这一大特色。
只要用心,就能做得更好。
这话不错,但这个“更好”只是用心者本人的最高水平,并不代表是业界的某个水平。
我好用心的写字,写出我最高水平的字,但这仅仅是我的最高水平。当我把字拿出去跟人家一比,人家闭着一只眼随便写的都比我好。
这就是国产音响的现状。

音响做得不好,人家不买账就怒羞成怒,动辄什么洋啊狗啊的叫骂,这种境界永远也做不出好东西。摘选在http://www.jd-bbs.com/thread-3038444-2-1.html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阿龙-翟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615 积分:401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3 13:21:2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1 10:36:24 [显示全部帖子]

另外举一个发生在番禺的实际的例子:
工厂方要求一个技术人员的工作内容:
1.精通驱动器、PA喇叭单元,卡包喇叭单元,箱体设计,分频设计和调试;(备注卡包以bmb,宝迪奥,马兰士等一线品牌做参考;PA以力素,麦芽桑,EV等做参考要求效果至少持平,含室内室外线阵)
2.精通CAD、pro/E,lms、CLIO等国外国内行业的测试绘图软件;
3.精通调音台、前后级、麦克风(耳麦胸麦有线麦无线麦等),室外扩声系统工程安装、调试和扩声系统软件,体育场用线阵;
4.精通卡包音箱音响工程(含点歌机系统,布线,音箱,麦克风等)安装调试
5.精通相关器材搭配和应用和维护,兼顾各地工程场地的售后服务。。。
。。。 。。。
达到要求的待遇是:月薪三千RMB次月发,住房:工厂宿舍六人间或是四人间自选,伙食:员工大众餐,体现平等精神,假期:每月4天,其他法定假日依据劳动法要求。。。
。。。 。。。


试想结果会是。。。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09-21 10:40:33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阿龙-翟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615 积分:401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3 13:21:2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1 15:15:58 [显示全部帖子]

曾经和一朋友一起见到的,我看达不到要求,就没有去凑那热闹了。也算是亲身经历的真实事情
那个要求每一条都要求精通(不是原文,意思一样工厂特意强调一定要精通),估计目前国内没有一个人可以说上边的都精通,国外的同行也一样
一般情况做好单元已经叫一个人头大了,别说音箱了,更别说音响系统周边了,更加不用提扩声系统工程了。。。那是一个人的工作吗,从一个喇叭单元的原始设计、采样、。。。到整个音响系统工程的全部工作,一个团队都会头大的,呵呵

那家H先生给出的待遇RMB依然坚挺,哈哈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阿龙-翟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615 积分:401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3 13:21:2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1 15:30:37 [显示全部帖子]

1.出不起高的待遇,要求却高到不行
2.出得起高的待遇,现有人员和空降人员却做不到
3.。。。 。。。
4.。。。 。。。
.
.
.
要求面面俱到,结果面面不到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请各自对应实际情况用5W2H和石川图(鱼骨图)找原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阿龙-翟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615 积分:401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13 13:21:2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9-25 14:23:38 [显示全部帖子]

班门弄斧而已,呵呵
这里喜欢用术语吗,所以找了个品质管理和生产管制的术语,那已经是10多年前熟悉的东西了,只是现在很不习惯用那些术语

至于待遇方面,付出和收获差距太离谱的话,基本是没人做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