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到现代工商业社会的改变,是从身份社会到契约社会的改变
身份社会的特点,是看你父母做什么的,你哪里人,是谁的学生,哪个学校的,是不是什么什么会员委员专家教授
(是不是在新闻上,甚至声学楼都听着耳熟?)
说白了就是封建意识,一人一个山头。很多人名片的头衔都印到反面去了,就是这个身份意识的代表
契约社会的特点,是你出钱,我出力,咱们两清。我不管你是什么人
美国是工程师的天堂,收入高。中级工程师,一个月的收入可以买小车
高出来的部分,一个是人的能力,另一个部分是haggle出来的
美国人面试,就是谈合同,从来没有简单接受厂家出价的道理,都是积极议价
拿到工作后,则积极把活按照老板说的做好,不磨叽
最简单的例子,美国一个小明星叫邓波儿,演戏的时候,人问她好玩不好玩
她回答说:“这个是工作,不是玩。”
这个,就是契约意识
中国工程师价格低廉,是有目共睹的。而且部分人的价格严重虚低,后面谈例子
虚低的原因,就是没有契约意识。抹不开面子和老板谈钱,该涨薪水的时候,不去为自己争利益
反而是故意不把事情做好,或者在网上骂娘;上班的时候,觉得待遇低,消极怠工
即使是不错的有潜力的员工里,部分人太纠结与自己的喜好和发展
居然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给老板做事,天天说的较多的,是“学习”
其实作为工程师,你不能考虑个人喜好和发展,至少上班不能考虑
你发展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做的项目客观上促进了你发展,但是老板给钱不是为了你发展的
企业,尤其是民企缺乏契约精神,体现在什么方面?
一个是:企业不是学校
有些员工不明白,有些企业也不明白,或者装不明白。总试图教书育人
于是家天下——你进来了,咱们是一家人
我们公司叫某某公司,我发给你一个巨丑的T恤,你从此就是“某某人”了
当然裁员的时候不商量
唱歌,喊口号的企业,要求员工认同价值观的,都不成熟
我来你这里,就是拿钱干活的,你有什么价值观,和我没关系
你管理上,只管我怎么做就好了。想法上,我愿意想什么想什么
另一个是画饼,说我们要怎么怎么发展。领导天天挂在嘴边上,一个一个大油饼,嘿,喷香~
但是企业发展和员工在微观上的生活没有关系
我就是在你这个干几年(其实你也是干几年,钱多了,寿命又不延长)
你前面是什么来路,后面怎么辉煌怎么倒掉,都和我员工没什么关系,我就是拿这份钱的
最严重的,是契约不清楚。招人的时候,岗位定义不明晰(这方面容易看出来中国企业和外企差很多)
人来了就分配额外的任务,怕人闲着,要求人装模作样弄点事情做
-------------------------------------------------附件----------------
工资虚低的,比方某同志(我揉合好几个人的经历)
名校硕士毕业,英语极好,最重要的,人机灵的很,完全有能力成为一流工程师
民企招人进来,给5000块。先是闲置。员工要求培训,要求上项目,企业说没有义务培养
然后民企经济状况不好,想裁人。该员工也在名单上,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没走
经济好了,员工跳槽,企业缺人,希望提薪,希望员工“照顾”
这个人现在在外企,月薪早就过万,而且还在增长,说明她能力足够,一到合适的地方就能发光发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09-18 13:16:54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