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技术交流区电声器件与系统设计微型电声器件设计室 → [原创]做大喇叭的能转行做微型喇叭吗,难吗


  共有4460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做大喇叭的能转行做微型喇叭吗,难吗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4 积分:10278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12 23:06:54 [显示全部帖子]

一个原来做汽车的厂家,现在让他生产玩具汽车,你觉得难吗, 应该说一点也不难.

微型喇叭由于尺寸细小,它的音质很难去介定衡量, 而且,要高音没高音,要低音没低音, 严格地说,微型喇叭根本不能算喇叭,搞这种东西厂家滥竽充数的多,(其实就是正二八经做微型喇叭的名厂,音质也不能说多好).大多数搞微型喇叭研发的业者都是混子,做做样子而已. 相反,做大喇叭的, 对材料设计的要求均比较严格, 声音有一点问题很容易被发现,很容易分辨出不同的音色,所以搞大喇叭研发的是做实实在在的功夫,算是做正宗的电声.反观微型喇叭,越来越像是精细机械工业,与声学背道而驰,越来越远, 所以这种东西没有也不大要紧,对微型喇叭来说,能响就行了,(注: 耳机不属于微型喇叭行业) 但是微型喇叭因为市场需求,有存在的需要,所以只能纵容这些微型电声厂家继续滥竽充数下去.  

 

这么一看, 原来是开发大喇叭的,转去做微型喇叭: 很好.

原来做微型喇叭的,转去做大喇叭: 从头学起.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4 积分:10278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13 4:49:54 [显示全部帖子]

多说两句,微型喇叭本来就是没有前途的电声行业,现在生产的微型喇叭大多数都是为手机和笔记本配套的,

这些都是娱乐产品, 所以说微型喇叭是玩具没错. 这种喇叭音质很差,离真实完美再现声音的理念相差很远,

谁会用手机去鉴赏音乐? 所以严格地说微型喇叭根本就不能算合格的喇叭,

 

但是要注意了,微型喇叭不是麦克风, 麦克风是拾音设备, 原理同喇叭不同, 等于是个传感器,所以它可以做得很小,里面有很多东西可以研究, 比如可以做MEMS集成化. 微型喇叭有这么多领域可以开发吗? 比如开发一个直径1mm的微型喇叭,但功率要求输出100W, 那再过一千年也开发不出来啊.微型喇叭应用范围狭隘, 注定了这是一个没有前途的领域.

 

楼上的SPK888,搞出了个振动器, 他那个东西我在华强北柜台见到过, 音质可以说要多烂有多烂, 根本不能算是喇叭,只是个哗众取宠的小玩意而已, 你买个小型喇叭, 不要往音箱上装, 直接用胶水粘在桌上, 桌面就能响,就能发出声音, 你往不同的材料上贴, 声音还不一样, 比如你可以贴在饼干铁桶上,那声音也可以比较大,这就是振动扬声器了.  但是他还竟然搞出专利了.  搞出专利了, 就更能哄人了, 专利是什么东西? 你以为专利局那些人一个个都是专家吗? 这一套体系,不过是一个骗一个,一个哄一个罢了, 有的人被骗了,不甘心,所以他索性也说假话,再去骗别人. 像这种振动器, 华强北至少有四五个厂家在做, 原理也不复杂, 他那个东西,就算有专利, 别人想仿他的照做不误, 苹果的手机是不是专利? 山寨苹果手机多不多? 呵呵,什么专利都是哄人的. 以前声学楼还有个氧气扬声器也是专利呢, 同样是骗子,我都没时间去拆穿他,呵呵.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4 积分:10278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14 6:44:14 [显示全部帖子]

不是打击谁, 专业搞电声的, 应该对自己的领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不要因为自己是做微型喇叭的一看到批评就不高兴,这些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正宗的电声,实质就是做电声能量转换, 转换过的声能还要为人耳感知, 对不起人的耳朵灵敏度不太高, 你喇叭做得太小听不见, 这就决定了微型喇叭不能登大雅之堂. 所以大喇叭才是电声学需要重点研究的对象, 而且因为大喇叭功率到了,产生出的研究领域千奇百怪,比如说大喇叭要研究它的热损失, 一个例子是居里点,磁铁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 磁性会突然消失,这个临界温度叫居里点, 但是小喇叭的设计会碰到居里点这种问题吗,根本不会!所以小喇叭等于是电声设计的简化版, 它少研究了很多内容, 丢失了很多有意思的电声技术.

 

前面提到了微型喇叭和麦克风的比较, 同样是微型的电声器件, 结果和重要性却大相径庭. 一个1mm的小喇叭难以承受100W的功率, 但是一个1mm的麦克风却能轻易拾取100W扬声器放出的音乐信号, 所以正向不成立,反向却成立, 这是为什么呢? 这里要提及能量转换的问题. 能量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类能量和第二类能量, 我们常见的一些能量,比如电能,电磁能,机械能,动能,化学能等,都属于第1类能量, 而第2类能量,指热能. 电声器件的能量转换机制是很复杂的, 有从电能转为机械能, 有从机械能再转为热能. 包括了1-1之间的转换和1-2之间的转换,第一类能量之间的互相转换一般来讲是可逆的,效率比较高, 向第2类能量的转换属于降阶转换,是不可逆的.电声转换的效率很低,主要是1-2之间的能量转换造成的. 越小的电声器件,这方面的转换效率越低,因为1到2是个很消耗的过程, 你一点点能量补充进来,它马上就给你吃掉了.这种吃掉是纯粹的浪费,没有任何有益功的获得. 具体地说, 比如我们放音响, 你把插头一拔,声音立刻消失, 所以听音乐,必须不停地供电,这丢失的声音哪去了? 被传播媒质里分子摩擦吸收掉了,传换成了热能. 所以,越小口径的喇叭, 电声转换效率越低, 也就是纸盆的口径大小影响到喇叭的效率, 这是电声工程师早已熟知的一个设计基本事实.

 

所以,小口径喇叭,也就是微型喇叭,电声效率如此难以令人容忍,而且它大量浪费能量,不能为一个优秀的电声工程师所能接手. 但是麦克风不同, 它巧妙避开了电声转换效率这一棘手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B&K做麦克风很出名,这是因为它选择了正确的方向与领域, 想一想如果B&K当初没有重点做麦克风,而是做笔记本小喇叭,手机小喇叭了,能否有今天的成就,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耳机这种电声器件虽然也属于微型电声器件,但是它的工作范围与微型喇叭不同,它是近场聆听,所以能避免一些能量损失,耳机还是有一定的发展前途的,日本的大厂一般都会做耳机业务,比如索尼,但是你没听说过做笔记本小喇叭的,这些没什么科技含量的微型喇叭,一般都是放在国内的厂去OEM. 但是耳机也不能达到很高的高度,这是因为耳机营造的声场不够真实, 一付最顶级的森海塞尔监听耳机,你戴上后敢说它的效果与现场完全等同吗,恐怕谁都不敢这么说.耳机只是去模拟两只耳朵听到的效果,但是它与真实的声场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从电声领域的重要性来看, 大喇叭无疑是第一位的, 另外就是放大器,这属于更偏向电子线路的领域,所以一般都被电声工程师忽略了,实际上放大器同大喇叭一样重要, 电声就是要电与声并重, 一般的喇叭工程师,光懂声不懂电,这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再往前,有小信号放大器,也就是一般说的前级放大,这也是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的领域,再往前,到了CD机,信号源部分, AD/DA 模数/数模转换, 到Bit,音乐文件的格式,编码,就越来越接近信息科学了,这些离电声偏离的就远了.

 

重要性在电声领域所占的比例

大喇叭, 放大器, 80%>麦克风, 音箱, 60%> 耳机, CD机, 40% > 微型喇叭 20%> 蜂鸣器 5%

 

比如说,某人是设计音箱的, 他的领域占电声业60%的重要性, 基本上这是可以代表做电声的, 但是如果重要性少于50%,可以说他搞的不属于电声领域.可以做这样的认识

 

另外一种比较纯粹的分法是:

乐器-信号拾取-录制-放大-重放

也就是乐器-> 麦克风-> 录音-> 放大器-> 喇叭->音箱

这是最传统的电声研究领域, 可以看到, 什么微型喇叭,耳机之类的,早已被扫地出门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4 积分:10278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15 18:38:35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Eagle在2011-10-14 15:23:32的发言:

有些人总是习惯以自己为中心,自以为是!还处处对其他人的反对意见不以为是。

人只有两只耳朵,人听到的声音,出了皮肤等其它感官感觉到的声音(但这非常微弱)外,其它的声音全部是靠两只耳朵感受到的。理论上说,用两只耳机重放声音是最完美的(再次声明是出其它感官感觉到的微弱信号以为的),因为它可以完全再现两只耳朵接收到的声音,而这一点音箱永远做不到。别自以为是的认为一定只有音箱才能完美的再现声音。如果耳机都不能完美的再现声场,音箱更加不行!

 

另外,奉劝说话别太死,一切皆有可能。曾经被人诟病的衔铁式喇叭,经过改良现在是高端耳机的代名词(虽然我一点不喜欢衔铁式喇叭做的耳机),你能想得到吗?你当然想不到,你要是想到了,你早发大财了,还做什么工程师。总是自以为是的妄下定论,会自打嘴巴的。也许不久,一个你看不起的东西会再次改变世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4 17:17:48编辑过]

 

看你的回复估计你就是个做耳机的,但从的回复来看你水平很有限, 当然声学楼里低水平的人多也不奇怪. 因为你连耳机最主要的功能是什么都没搞清楚, 耳机最主要的功能是"免打搅", 防止自己干扰周围的人. 你听的音乐对你来说是音乐,对周围的人可能就是噪音,所以要使用耳机这种设备. 在这种基础上, 才去考虑它重放的音乐质量. 当然耳机也有防止外界噪音进入耳朵的功能, 但这是个伴生功能, 不是耳机的重点.

 

要比较耳机与音箱还原声音的差别, 假设一个初始音乐小信号i, 经过放大器以后变成A(i), 耳机放大器和音箱放大器, 在这一阶段它们基本上没有查别, A(i)通过音箱,和耳机

得到的声音输出分别是S(A(i))和H(A(i)), 再经过各自的媒质传播, 最后音箱放出的,人耳收到的声音是S',耳机的是H', 其中S'=S'(p(x,y,z),S(A),ω,t), H'=H'(d(x,y,z),H(A),ω,t), p,d分别是音箱与耳机声音传播的空间位置, S和H已经大不相同了, H是小振幅函数,不是100%的原状态还原, 对原有的声音信号还原力肯定不足, 这个道理很简单, 就像我们设计航空母舰, 我们设计大型水面舰艇的时候, 要涉及到力学,结构等一系列问题, 一开始设计人员肯定不能1:1的造真船,造出来万一结构不好失败了那损失就太大了,所以一开始要设计模型, 造一艘很小的船比如1:500的,然后把它放到水中,模拟各种风浪环境,测试模型体的稳定度,摇摆,速度,流体力学等特性,一切都OK了,才敢拍板造真船. 但是你能说小模型各方面性能就等于真船吗? 只能在很大程度上的近似和仿真, 但实际情况绝对不是一艘小模型就能模拟的, 这个耳机放大的原理也在于此, 耳机出来的声音本来就小, 大多数耳机的功率不超过1000mW, 这样的量级是什么声音啊? 我看它就被蚊子唱歌强一些而已, 你离它远一点,就什么也停不到了.这就是耳机的第一个问题: 还原功率太小,导致细节损失.

将实际声学情况处理得过于理想化,丢失真实音乐信息. 但是因为它有蒙蔽取巧的一面, 不明就里的人一听, 好听,高保真,发烧,耳机真不错, 就像Eagle这种. 实际上都是心理作用, 我们知道航模小模型,它也可以处理得很漂亮,而且容易处理,构造简单,这就是耳机的情况.

 

耳机的第二个大问题, 空间响应函数,与真实声场相差太远, 这个空间响应函数,就是上面提到的S'和H'. 一方面音箱是远场,耳机是近场,两种电声设备工作在完全不同的声场环境下,近场属于压力场,声音衰减小,但会造成很多不均匀的特性,耳朵是被动的,被强迫接受声音,而远场呢,它的声音重放会比较自然. 如果你坐在良好的听音空间里听音乐,你走到房间的不同位置,听到的声音就不同, 这非常符合真实物理, 本来各点的声音就应该不同的, 这才叫欣赏音乐, 就像我们去花园赏花一样, 从不同的角度去看花, 感觉会不一样, 所以视觉要有立体感, 声场也是如此, 良好的声场, 它必须是一个立体环境,而这个立体环境, 是自然赋予的. 但是戴上耳机以后会怎么样呢, 这一选择性消失了, 你不管怎么摇头晃脑, 听到的都是一种声音, 一种感觉. 呵呵,是不是这样? 单调,乏味, 无趣, 这就是耳机带给我们的.

 

空间响应函数是一个很复杂的复变函数,受到多个自变量的影响,音箱构造的声场也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毕竟从物理机制上来说,它最接近真实声音的重放过程.简单说就是原来有个乐器在你前面演奏, 现在把乐器去掉,还上一只音箱来演奏, 这就是让音箱取代了乐器,这种模拟比较真实,如果把乐器去掉,然后给你耳朵上套上个耳机重放, 你觉得这种模拟会怎么样, 相差太大了! 所以从空间响应上来说, 耳机与音箱差得不是一点点. 那么耳机有没有可能做到与音箱一样的响应? 这极为困难, 可以说涉及到太多的信号处理方面的问题, 这要从电路一端去入手, 而且声信号的处理方面问题很多, 经常是这边弄好了,那边有问题了, 经常会制造原本不存在的问题, 经常会得不偿失.所以想改善耳机的声场说是不现实的.

 

但是有的人会说耳机没有声音损失, 进到耳朵里是全部的声信息啊, 就像楼上的傻子Eagle一样,所以理论上"耳机重放声音最完美", 看上去似乎有理,但是大家想一想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了? 有的人很快就明白过来了: 这不是一锅端,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声音全往耳朵里灌吗. 就像吸烟一样, 你们是喜欢在空旷的地方抽眼,还是喜欢闷在一个小房间里抽烟? 以前没有禁烟的时候, 大家都是在空旷处抽烟的,感觉自在. 后来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了,比如你去商场那是禁止在场内吸烟的, 那想吸烟的人怎么办,商场里给他们专门划出了一间小房间叫吸烟室, 瘾君子们都去那小房间里抽,烟雾不要弥漫出来影响到其它人. 这种设置的原理就同耳机差不多,把声音全部关起来, 不要让它跑出去了,所以自己的烟喷出来自己再吸进去,吸得全是二手烟,当然也有益于其他人,就是不吸烟的人,不会吸到二手烟了,这就是前面分析过得, 耳机不会影响到他人.

但是这样对瘾君子们好不好呢? 很多人马上就能意识到,这是很不好的, 因为小环境内烟雾浓度, 尼古丁浓度加大了, 对自身的危害也更大了. 这也是耳机潜在的问题.所以吸烟者你观察到他们有趣的现象, 他们会不自觉地去空气清新的地方抽烟.

 

这样一看就很有意思了, 如果想改善耳机的声场,很困难, 不改善听之任之呢, 声音一古脑地都进来了, 怎么办, 厂家们现行的做法就是, 丢车保帅, 选择后者. 反正大多数听众也不是金耳朵,让他们听那些大杂烩声音,也没有太大关系,反正分辩不出来.

 

另外有些稍微明智的厂家, 抓住了耳机的基本功能, 从这一功能入手去改善耳机, 因此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比如耳机的功能就是防止影响他人, 那么厂家就尽量把密封性作得好一些,比如设计出入耳式耳机,用硅胶密封耳道,这样声音听起来就更加"震撼"一些. 硅胶耳机能成功的原因就在于此, 如果我没说错的话, 入耳式耳机是日本人发明的, 他们擅长扬长避短, 所以可说是掌握了耳机设计的精髓.  硅胶耳机出来以后, 后面的其他厂家, 什么飞利脯啦, 森海塞尔啦, 都开始模仿了(森记以前是做HIFI的头戴式大耳机为主的, 但苦于市场原因, 后来模仿日本,开始做小耳塞了, 可谓见风使舵). 但是一些死灰复燃的东西, 比如衔铁式耳机, 就是比较可笑的发明了, 这种东西市场宣传占成分较多, 实际效果较差. 可以预言衔铁式耳机不会成为主流, 也不可能流行起来. 就像黑胶唱片和针式留声机一样, 那些老的东西, 肯定有人说好的, 有些发烧友还说电唱机比CD音色好呢, 他就是喜欢黑胶唱片. 但你敢说电唱机,黑胶唱片能返古重新占领市场吗? 如果它行,那么衔铁耳机也行, 道理是相同的.如果过个两年,你看到占据主流市场的产品仍然没什么衔铁耳机的概念,你就知道我讲的话是对的,时间能证明一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15 18:54:58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4 积分:10278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18 5:09:50 [显示全部帖子]

这个贴子本来就是技术泛性讨论贴, 不是专门讨论耳机开发技术的, 你干什么非要人来开发一款耳机才有资格来发言讨论问题? 我已经做得很清楚了, 耳机这种电声器件, 并不是我推崇和赞赏的, 既然不是自己喜欢的东西, 为什么我要去开发? 这就像有的工程师一样, 明明是自己不喜欢的产品, 还要逆着情绪强迫自己去

研发它, 这样子勉强的工作能有好成果吗? 希望Eagle不是这种类型的工程师啊.

 

不过要论耳机技术, 我只能保证假如我和Eagle进同一家公司, 使用同样的设备, 我保证我能比Eagle开发的耳机音质更好,这就够了. 你不服也没办法, 除非你是SONY或森海塞尔里的顶尖耳机工程师, 那我才能暂时服你一下, (注意只是暂时).  耳机这东西, 还是要属日本人做得最好, 电声器件越小, 声学方面的设计的理论越少, 而材料科技方面的比重增大, 所以耳机就是归结到一材料科学. 中国以前为什么山寨耳机不行? 它材料跟不上, 样子仿到了, 材料没吃透,不行. 都知道钕铁硼磁铁的专利大部分都在日本啊, 还别说日本人专在耳机里使用昂贵的钐钴磁体, 不要说那是早很多年的事了, 你Eagle如果现在还在搞耳机开发的话, 我敢说你开发的耳机都没有用过钐钴磁体的,你知道这种磁铁多贵吗. 所以说到技术, Eagle还要多努力啊,你谦虚点是应该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4 积分:10278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18 22:52:29 [显示全部帖子]

呵呵, 说得那位画耳机电路图的人应该不是我, 因为我面试时从不会给任何人画什么图. 但是, 说得是谁, 应该指出来, 搞技术的就应该精确, 不能含含糊糊的. 不过据我所知, 那个电声排行榜上任何一个人,水平应该都在Eagle君之上.  Eagle此人, 早年可能是开发耳机的, 不知在那里混, 但早年是上声学楼论坛的, 后来过了几年, 靠排行榜上的某南大电声硕士提携, 将他招到自己麾下. 这Eagle啊, 可能头一回进入大厂, 拿的薪水不错, 就立刻销声匿迹了, 很少在声学楼论坛出现. 你知为何? 呵呵, 这一类型的人我很了解, 他们只顾自己, 比较自私自利型的, 一旦某天走运立即想如何保护好自己, 所以只管自己发财. 他是做耳机的, 但是在声学楼的耳机论坛里, 没看到发过什么有价值的技术讨论贴子, 相反的, 一些普通的声学楼网友技术讨论方面都比他强得多, 所以论到耳机, Eagle的水平在声学楼里高也高不到哪里去, 能否进入前十名, 我表示怀疑. 你们看他前面讨论耳机辩论, 他很少谈到具体的技术, 讲了很多话, 但大多都是在贬低别人, 空空而谈, 全是水.(如果论骂人水平的话那非声学行内人士骂人水平比他高得多, 不懂技术与懂技术的对骂, 不用开口说技术, 只管骂就行了,是不是), 也许他懂点技术, 但是就算他懂得话, 他也不会分享出来给你们, 因为这就是靠技术吃饭的人, 别人如果技术懂了, 水平高了, 就要同他竞争了. 所以这样类型的工程师, 要引以为戒, 否则的话, 他境界不高, 就算一时会点什么, 当然也可能有点文凭, 从某某大学毕业, 但是以后发展空间也极为有限.

 

言归正传, 说到耳机的音质, 我怕出偏差还特意查了多种关于耳机的资料, 就算我说得有出入, AKG的工程师写的东西总不至于误差太大吧, 另外还有些耳机骨灰级电声作者, 如Ian Sinclair.  他们对耳机的观点大致相同, 明确指出, 耳机某些方面有优势, 如在跟随放大输入信号, 在监听音质方面, 这是因为振膜质量轻. 但某些方面存在不足, 如不能完美再现声场,或者说声场畸变比较严重. 因耳机是两点式放音, 且因功率小不能产生大扬声器箱的震撼感. 而说到动铁式耳机呢, 专家们的观点相同的, 即动铁式耳机先天性不足(振动质量大), 带宽不够, 使得它难以应用在高保真放音领域, 但是它效率高,灵敏, 所以可以应用在专业场合. 比如医疗领域的助听器什么的.

 

看看耳机专家们的观点, 再比较一下我前面的发言, 可以看出专家们的意见与我是不约而同的, 只是我说得非常得明确, 而专家们略显含糊(因为不想打击耳机行业而已)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4 积分:10278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19 0:20:01 [显示全部帖子]

还你教我? 笑话! 叫你谈谈技术, 是让你自我展示一下你的技术水平, 你耳机行业你觉得还有什么高深的技术需要遮遮掩掩吗? 你以为你是在搞苹果iPhone5,iPhone6的开发啊? 

我看书怎么了? 你天生是神童你不看书不学习你就会做耳机吗?

 

自己去扒一扒自己发过的贴子吧, 印象深的就两个, 一个是你问别人"设计耳机时用不用T-S参数的?" 是个投票帖,

发这帖子的原因, 只能是自己不懂, 搞不太清楚究竟设计小东西要不要用T-S参数,又碍于面子不好意思直接问, 所以就开投票帖让人来投票看大多数的意见获取答案. 另外一个是讨论国内与国外耳机技术差别的, 你发帖说拆解了飞利浦的耳机,觉得奥地利设计的音质一般, 又拆了Grado,Audio-Tech,SONY的耳机,觉得它们都不怎么样, 只有森海塞尔最好. OK,名厂的耳机都不入你眼,原来就你设计的耳机最好是不是? 森海塞尔耳机整个就一烂滩子还去追,最崇拜. 看得出你就是个到处山寨别人耳机,做仿工, 抄版,抄别人设计的工程师.

 

另外我提到的AKG工程师实际上是AKG里面的资深工程师, 是一本耳机设计权威参考书的作者之一, 是个老外. 岂是你一句"AKG的小工程师"就能诋毁的.

 

基本上我看人都没有错, 因为你本身就是排行榜里其中之一(排名还很靠后)的小弟, 你是后来被他招进公司的, 你老大都没你那么狂, 敢情你做耳机还国内第一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4 积分:10278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19 0:32:53 [显示全部帖子]

另外你提到的你让排行榜内的某人画耳机等效电路图的事, 我估计是你的一面之辞, 因为耳机电路图这种东西是基础知识,

随便南大声学基础, 管善群电声基础里都有, 抄一下就行了, 排行榜里面的人,你说他们没这两本书吗? 看着书,照葫芦画个瓢,小学生就能画出耳机等效电路图, 还由得你去质疑? 我估计是对方看你不懂, 不想教你, 所以回答你"现在不和你讲,改天告诉你", 呵呵. 

 

竟然拿类比电路图这种小儿科去考排行榜里的专业人士, 好笑. 拜托, 那是去蒙外行的.  一般从经验上看, 对电声一知半解的人最喜欢考别人类比电路图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4 积分:10278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20 16:30:28 [显示全部帖子]

耳机这种电声器件, 是非常人为的设计, 不符合人耳的天然听音习惯. 这是带有强迫性的放音器件.

因为人的耳朵,是被设计成自然采集周围环境的声音, 不适合离音源很近的地方听音, 耳机是短距离强声压对人耳进行作用, 那样的话势必引发一系列问题.

耳机的发展趋向是全封闭式放音, 可以想一想在空间封闭的情况下, 声音都到哪去了, 声音不会自己消失, 是被人耳吸收了, 这时人的耳腔的作用就类似一个消声室,将耳机放出的能量全部吸收, 这些被吸收的能量, 会对人耳内部听觉器官进行作用, 就像一个电磁炉在不断地加热一个锅一样. 注意这些能量是不能被人体直接利用的, 所以等于是有害的能量. 这样久了以后,人会感觉头晕脑涨, 丧失身体平衡感, 听觉伤害, 听觉器官损伤以及其它一系列疾病. 另外长期使用耳机还会引起身体其它部位的慢性病. 耳机的危害,比手机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更甚. (人耳的另一个重要重要是籍对声音方位的判别保持身体平衡, 但耳机的使用, 会使人丧失方位感,如在走路时听耳机, 很容易出车祸,被障碍物绊到摔倒等等.) 

 

这些原因使人类不由自主地远离耳机, 所以耳机到今天也不是主流电声产品, 以后也不可能会是. 关于耳机开发方面的技术书籍,参考书非常少.这都是受耳机的使用范围所限制的.另一方面, 真正的耳机高手,权威人士,对耳机理解达到了这样的一个高度以后, 就会凭良心做事, 不会去写一些鼓励耳机开发, 倡导耳机开发技术的书籍.所以耳机的参考书非常少.

 

总之, 人的听觉机制非常复杂, 到目前为止人类对自身的了解仍然非常少. 耳机的发明就是在未彻底了解生物学的前提下, 人类盲目自大,自以为是的一种发明. 耳机的使用一般更适合用在特殊场合, 如听力受损后为弥补听力使用的助听器, 短时间强化刺激提高清晰辩识度的应用, 如在周围环境强噪音情况下获取声音信息, 考试时的听力播放, 导航时飞行员使用耳机进行通讯等等.

 

这么一看, 那些研究耳机,开发耳机的人,实际上是在自己一知半解的情况下, 不自觉地做着祸害人类的事.

苏州PLANTRONICS的关闭,虽然表面上有各种各样的外因, 但实际上暗合此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0-20 16:43:20编辑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