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技术交流区测试、标准与评价、鉴赏测量、试验及标准室 → 是否可以使测试时间进一步降低而不改变测试精度?


  共有753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是否可以使测试时间进一步降低而不改变测试精度?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4 积分:10278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1-10 3:24:19 [显示全部帖子]

首先,你1)和2)里说的不是一种东西, 1)是扫频,不存在采样率的问题. 比如LMS就是用这种方式测试, 从低频端扫到高频端, 扫描的点数可以自己设定, 扫描速率一个是取决于扫描频段和倍频程, 再就是设备的处理速度.

2)是快速符立叶变换FFT, 采样率Fs, 采集点数N, 则采集时间(也就是你说的测试时间) t=N/Fs,

频率分辨率=Fs/N=1/t, 两者互为倒数关系, 现在你希望减小t,  那么只有两个办法, 一是减少采集点数,

二是增大采样率, 但无论怎样都会降低分辨率, 这也是FFT的一个先天缺陷

你的频率测试范围20-20kHz, 根据纳奎思特采样定率, 采样率至少要两倍, 所以采样率至少要40kHz,

但一般40kHz都不是太够的, 习惯的做法我们设定为44.1kHz, 但这种采样率都不是我满意的, 我的话至少要96kHz,

什么叫Hi-End? 就是要96kHz,甚至192kHz. 所以你搞测试设备, 应该做出货真价实的产品, 不要还没开始做呢就在这个小节做文章那个地方敲敲打打, 想降这个降那个得点便宜, 结果就是测试参数性能的下降. 

 

你说这信号处理的问题让我忆起往事了,我以前是实验室主管HP3567a 频谱分析仪的, 每天就同采样率谱分析搅在一起. 带我的那个高工是北大物理系毕业的, 好像在中科院武汉物理所呆过, 就是FFT信号处理玩得特熟, 声学方面的什么知识他不懂好像还真找不出来, 那时我遇有什么理论问题不懂,概念不清的就去直接问他, 他就用只铅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分析得头头是道. 就好像声学信号处理万事通一样. 惠普的测试仪器是顶级的, HP3567a当时全套买的共40万美金,主机类似现在的网络交换机服务器那么厚重, 里面竟然还内置SCSI硬盘, 在那个奔腾电脑都是奢侈品的年代, SCSI硬盘啊, 13000转/分,  测试数据直接写入硬盘, 因为数据量庞大, 所以要用高速记录设备.  测试界面是HP自带的个人PC, 软件应用windows界面, 与电脑的接口好像是并口, 那时还没USB. 但实际上处理任务都由分析仪完成了, 分析仪里自带CPU, 用的不是HP自己的芯片就是IBM的芯片.电脑只是看个结果.但这个分析仪不是给电声行业用的, 据我观察, 它这个测试系统非常强悍, 可扩充性非常强,稍加改动,变成测喇叭的电声测试仪非常容易. B&K很多年后, 才推出类似的频谱分析声学测试设备(PULSE), 但价格也卖不到40万美金吧, 所以功能还是远逊. HP不愧为测试仪器业的王者, 可惜后来测试部分拆出去变成安捷伦了, 不过安捷伦也是很顶级的公司, 像这类公司出的测试仪器都是真正专业领域用的, 又是世界大公司, B&K这种比起来都算小毛毛雨了. 什么LISTEN, KLIPPEL,AP 同3567a一比起来,全部都像幼儿园的玩具一样. hp3567a这种东西如果现在还在, 哪容那些半专业的测试仪器在电声行业横行啊. 只有B&K还勉强算上对手.

 

当时我的实验室里买了B&K的水听器, 2000多美金一只, 差不多共买了十多只的样子, 功能形状还不同的, 非常精美,搞声学的看一眼那水听器就会爱上它, 绝对是精品, 同hp3567a是绝配,3567a可以一次最多连接16只水听器, 同时采集处理16个信道的数据, 测试频率范围上限102.4kHz. 水听器32000美元, 测试仪40万美元, 大马拉小车, 绝配!就算在今天, 也绝对是豪华阵容呀. 试问现在又多少个国内电声厂家, 拥有几十万美金一台的声学测试仪器?

 

可惜当时我不用心去研究, 也没深入研究, 高工本来想让我帮他搞声学矩阵成像的, 他的理论已经比较成熟了, 但我呆了没多久就离开了, 后来高工在他的一篇发表在国内声学刊物的水声论文上放上了我的名字, 他老婆第二作者, 我第三作者.  其实我根本没有对那论文做过任何贡献的, 连打字校对的工作都没做过, 呵呵, 实际上我知道是高工对我不错. 其实我也很惭愧的. 现在说实话了, 可能国内学术界都是这种风气吧. 然后就是人际关系复杂, 真正有水平的, 比如我的那位高工, 就当不上去, 而学术水平一般的, 活络交游广泛的,比他年纪轻得多的都提升为主任,部长了. 我离开的时候和他最后道别,高工对我叹到: "走得好,早点离开好啊". 其实对他是不好的, 因为当时我很年轻,可以帮他做很多实验工作, 课题组就我跟他两个人,本来就是要我帮他管3567a, 接他的班的, 我一走那些事等于全部又要他去做了. 不过现在他应该早已退休了吧. 旧事重提, 廉颇老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10 03:42:33编辑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