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信息发布区自由交流室 → 这个论坛还是不行


  共有19703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这个论坛还是不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3 积分:10273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这个论坛还是不行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16 1:32:53 [显示全部帖子]

 看来看去, 这个技术论坛也有好几年了, 还是感觉不行.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真正潜心搞技术的人不多. 这从论坛里的讨论可以看出来, 大部分话题还都是处于解决基本的生产工艺,技术的层面上,很多人想解决他们在实际开发工作中
    遇到的问题,想寻找一个快餐式的解决方案,却忽略了回答者并不真正了解提问者的环境,所以给出的方案也多是猜测性质的.
2. 电声基础问题很少人谈,即使谈也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导致想过来学技术的人最后的结果就是基本功不行, 学到的东西都是东一个西一个
    的胡拼乱凑, 似懂非懂. 治表不治本. 这里的原因可能一个是真正懂的人不想认真教, 要不就是教的人自己也不是真正就懂, 两个可能.
3. 在技术方面比较有优势,有经验的版主们不是很热衷于参与技术讨论. 一些专家前辈平时很少来讨论交流, 但年会上却都出现了.
4. 论坛服务器比较差, 网络硬件方面差强人意.
5. 论坛主办者的一些错误思路, 比如"办论坛不为赚钱甚至产生负收入"等等.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3 积分:10273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20 0:11:58 [显示全部帖子]

气氛不活跃, 敢说话, 敢讨论的人不多. 大部分人没有什么兴趣讨论问题,前几年似乎还好, 现在越来越不行了, 估计原因是该讨论的技术话题已经基本上讨论完了.
很多高手已经收山了.

有新思维的人少, 也有极少数标新立异的话题,但基本都是民间科学家异想天开,荒诞的"发明",或是做广告.
思想僵化的老古董太多, 空气严肃沉闷, 新加入的人很容易被这种气氛感染, 可能有人本来是想说话的, 被人教训几句就不敢作声了.来这里让人感觉一下就老了十岁.呵呵.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3 积分:10273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20 22:17:29 [显示全部帖子]

说的是张新安的"振动吸声理论"吧? 好像是同济大学声学所的, 还出书了. 这就难怪了, 那个是搞建声的, 经常需要一些提出似是而非的东西丰富一下学术界, 他那个理论大部分是自己的主观想象, 大概意思是说, 如果纤维布与墙距离近, 他的理论没什么效果, 如果纤维布离墙距离远了, 空气振幅大了,他的理论就能解释了, 这是没有搞清吸声这个问题的主次, 去追究一些细枝末节上的功夫. 实际上纤维的振动,并不是消耗声能的本质原因.也不能对吸声有什么太大的帮助.照这个讲法, 音箱的板材在受到扬声器振动的激励以后, 也会产生振动, 既然如此, 就会消耗一部分能量(这是肯定的), 所以音箱箱板的振动,对降噪有好处的, 这也算是一种"箱板振动吸声理论", 如果这讲法是对的,我们就希望音箱板材振. 但实际上呢, 都知道箱板的振动会发出有害的噪音. 所以张新安的理论实用性不大, 难以推广. 所以是不会得到广泛承认的, 但作为一篇论文交差,还是可以的.  我觉得这个理论同马大猷的"微孔吸声"有点像, 你很难说他错了, 但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没多大用处.消声室什么时候用过穿孔板了? 你什么时候看到只依靠"振动吸声理论"建起一个消声室那我就信他, 所以你信他才怪, 他们自己都不信的东西你还去追捧呵呵.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3 积分:10273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20 22:17:29 [显示全部帖子]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04-20 22:18:28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3 积分:10273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22 22:22:25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xiushuicunren在2012-04-21 17:20:02的发言:

谢谢囯明兄的回帖。

既然是说到那个张新安,就在再说些,这是学术问题就可以都来说说的了。

的确这书是《振动吸声理论及声学设计》。

作者提出:100年前Rayleigh 提出的粘滞吸声理论,并不能得出可以指导实践的实用公式。

 
张新安好大的胆子, 说谁声学理论有问题不好,非要说瑞利. 粘滞吸声理论是最正确的吸声理论,400多年前数学都发展得很完善了, 100年以前, 这么简单的物理问题瑞利没搞明白就他张新安明白? 我看张新安还不如四五百年前的人的,垃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国明
  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蜘蛛侠 帖子:1443 积分:10273 威望:0 精华:5 注册:2005-11-10 16:39:3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2-4-27 18:19:17 [显示全部帖子]

 这个张新安什么的也是你修水村人提出来的, 要不然, 我还没听说过这号人. 他研究的东西说白了就是窗帘吸声嘛, 窗帘吸声这个东西谁不懂?
我看不懂声学的都知道家里挂个窗帘能让房间感觉安静一点, 不但窗帘能吸声, 而且还能隔声, 隔绝窗户外面传进来的噪音, 而且还能遮光.
这两项,都是张没有考虑到的. 一般比较高档一点的房间里, 早就应用窗帘吸声了, 而且别人还铺地毯,这些东西,不用他研究,早已应用于实践了.
但这种东西只限于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严格一些的声学环境, 比如试听室,用窗帘来作为吸声材料都是不合适的.他研究的方向是走偏了.没有什么
实用价值,只是当作一个课题去充充样子罢了.

所以你修水村人知道找张新安这类声学理论学者的书来看, 说明你水平很高,但你提的关于音箱的问题又是比较基础的问题, 所以你问的东西是不是你自己
真的不懂? 这就是比较矛盾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