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泊尔在2014-03-17 20:41:13的发言:说的是相干波叠加问题吧,不用看书,相干波叠加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必须相同的相位情况。
尽管两个球源在某一点上(原帖所指下降50%的点)看似相位相同,在分频器的作用下也只是电压的相位的相同,实际情况下,两个球源与观众之间不可能什么时候都保持等腰三角形,会出现声程差,其相位也就发生了变化,这时的叠加就不再是相干波了,也就不是你所说的4倍功率了。在无法保证同相位的情况下,通常用2倍功率的近似计算方法。
例如两只音箱播放相同的信号,只要这两只音箱的单元不能严格的保证在一条平线,并且与听众成为等腰三角形,那么,就通常估算为3dB声压级增量。实际上,这种增量在低频段误差很大,往往能取得接近6dB的增量(忽略微小声程差,较高频率因波长短则不能忽略),于是,两只音箱并用以后的直接效果往往是低频段比高频段的增量更多。
只有在很低的频率情况下,很小的声程差对相位差影响不大,可以忽略,才能近似用4倍功率的结论。
看来你自己的基础知识只是学了一点皮毛,就来教训人了。
“例如两只音箱播放相同的信号,只要这两只音箱的单元不能严格的保证在一条平线,并且与听众成为等腰三角形,那么,就通常估算为3dB声压级增量。实际上,这种增量在低频段误差很大,往往能取得接近6dB的增量(忽略微小声程差,较高频率因波长短则不能忽略),于是,两只音箱并用以后的直接效果往往是低频段比高频段的增量更多。”
不是说分频么,怎么又改两只音箱了,概念偷换的够快的啊,自己打自己脸特别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