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技术交流区电声器件与系统设计各类扬声器设计室 → [原创]改双并线音圈的一次失败的尝试(写给内行人士)


  共有2874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改双并线音圈的一次失败的尝试(写给内行人士)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numen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低调隐士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77 积分:65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2-16 12:44:03
[原创]改双并线音圈的一次失败的尝试(写给内行人士)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2-2 16:07:34 [只看该作者]

 

以下简单地描述了一下失败的设计过程,时间有限,可能写得不清楚,不过内行人都清楚。

希望给同行们参考,防止多走弯路!

 

                                 铁盆:3"烤黑外径80全高26有效高16

                                 华司:55*22*4mmH

                                 T铁: 55*19.65*16.5*4mmH

                                       铜帽:t=0.15

                                 鼓纸:Φ75*Φ21.2*12mmH 高泡悬边纸盆

                                 弹波:55*20.8*3mmH  0.8/50g

                                 音圈:ASV 20.4*21.35*22*7.2Ω*0.15线径 2F  卷幅=9.5mm

                                 防尘盖:Φ21.5*5mmH  凸纸帽。


主要TS参数: Qts= 0.78     Vas=0.9L     Fs=110Hz   BL= 3.96  Klippel测试


上面的配置是一个成熟的全频带扬声器,整体的表现还是可以的。 

在这个基础上,就音圈部分做个讨论,其他大体上不保持不变:

 

一、针对L值,设计双线并绕,依旧保持卷幅不变。

1 双线并绕,内行人都应该有所接触。设计目的: 增加在磁间隙中的有效L值。

 线径做细,同样厚的华司下,有效的L值会增加很多。

经过测算:音圈:ASV 20.4*21.2*22*7.2Ω**0.09双线并绕线 2L  卷幅=9.5mm

其实就是两个ASV 20.4*21.2*22*14.4Ω*0.09普通线 叠在一起,并接出线。

磁间隙没有动,B值没变,从理论上讲,华司内的圈数是增加了。

但是Bl值却比较上面成熟的方案,大大降低了。

总结:双线并绕的方式,不能提升有效的L值。分析得出,并绕实际在华司的中L值只等于实际的一半。

 

二、失败后,还是改成传统四层CCAW. 线。

1要保持全频带,需要更换CCAW线,必要时还要损失些卷幅才能保持重量相等。

2华司的中孔也要变大,损失一些B值。

经过换算得到如下,卷幅保持不变,重量相差还好不多。

音圈:ASV 20.4*22.4*22*7.2Ω*0.21CCAW线 4L  卷幅=9.5mm

    测量的结果,B值虽然损失了,L值却加大了,总体的BL值加大了些许。



修心静如水,易为烦心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m120737872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初级 入门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81 积分:75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8-13 22:35:0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2-2 16:58:02 [只看该作者]

第一次看到这么细致的描述分析 ,希望以后能多看到些这样的实际分析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新人发现以下几点:
一、19.65的极芯配 20.4的音圈,内气隙是否太大了些呢?   我们公司20芯的全频扬声器  音圈内径也是20.4  极芯却全是19.95
二、按照你说的双线并绕,两个AS20.4*21.2*22*14.4*0.09并联,一个线重为0.29g左右,2个一并线重就是0.58g左右;而原音圈的线重约为1.11g, 音圈线重少了近一半啊
      如果改为0.09线径双线并绕是否相当于原来的0.15的圆线变成了两根0.09线径并排绕,岂不类似于扁线音圈了,那么磁隙是否可以适当缩小,BL值应该会上升吧?  再加上线重减少,音压应该会有所提升的吧
三、改为CCAW线四层线重约为1.47g, L增大了,依楼主测试BL值加大了些许,可是4层音圈的电感是比2层音圈大了许多的吧?  用在全频上是否对高频影响很多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yzsz298bf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21 积分:31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11-6 22:38:0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2-2 18:58:22 [只看该作者]

看了顶一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numen
  4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低调隐士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77 积分:65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2-16 12:44:0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2-3 9:06:17 [只看该作者]

 
这位同学,看得非常仔细。
1、 19.65  是T铁的中柱,加了铜帽 0.15厚的。
2、 双线并绕的时候,音圈的MAX确实缩小了。  因为太少,共用了华司。
3、双线并绕是立绕的方式,测算后得出并接时,两根相当于一根,所以有效的L值是减少了。 虽然B值可以增一点,但L值的缩小是大的。
   所以,整体的BL值是下降的。与我所要的,提升BL值相违背了。
4、CCAW线 4层的时候,确实会重那么0.4g,幸好无关大局。
5、这位同学最仔细的是提到了四层线的高频感值, 高频的灵敏度确实会略为降低。 有了铜帽的作用,还是会相对比较明显。
以下是引用m120737872在2014-12-02 16:58:02的发言:
第一次看到这么细致的描述分析 ,希望以后能多看到些这样的实际分析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新人发现以下几点:
一、19.65的极芯配 20.4的音圈,内气隙是否太大了些呢?   我们公司20芯的全频扬声器  音圈内径也是20.4  极芯却全是19.95
二、按照你说的双线并绕,两个AS20.4*21.2*22*14.4*0.09并联,一个线重为0.29g左右,2个一并线重就是0.58g左右;而原音圈的线重约为1.11g, 音圈线重少了近一半啊
      如果改为0.09线径双线并绕是否相当于原来的0.15的圆线变成了两根0.09线径并排绕,岂不类似于扁线音圈了,那么磁隙是否可以适当缩小,BL值应该会上升吧?  再加上线重减少,音压应该会有所提升的吧
三、改为CCAW线四层线重约为1.47g, L增大了,依楼主测试BL值加大了些许,可是4层音圈的电感是比2层音圈大了许多的吧?  用在全频上是否对高频影响很多呢?



修心静如水,易为烦心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m120737872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初级 入门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81 积分:75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8-13 22:35:0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2-3 11:49:38 [只看该作者]

哈哈,多谢一一回复。
忽然想到扁线音圈磁隙利用率比较高,是因为绕的时候扁线是垂直于音圈BOBIN的,而现在这样所说的双线并绕相当于是2根细线组成的扁线 平行于BOBIN绕的了,L值减少是当然的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如果把绕的方式变一下像两根线是垂直于BOBIN进行绕制的话(和扁线音圈基本一样的了),卷宽不变,相比平行于BOBIN绕制在有效磁隙内的L值是多的了,BL值会变高。。。不过,双线这样绕音圈太难了吧,不如直接采用扁线了。。
为利于计算,假设有效磁隙仅为华司厚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有效L值为 4/卷宽9.9*线长6943=2805

另一种,双线并 垂直BOBIN绕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为14.4欧姆 绕一层,再绕一层并联,阻抗也为7.2欧姆,但有效线长还是为一层的线长,卷宽8.7 
有效L值为4/卷宽8.7*线长4866=2237  
即使改为这样绕,L值还是没有提升,徒劳。。。 
还是采用扁线吧。。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m120737872
  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初级 入门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81 积分:75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2-8-13 22:35:0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2-3 11:56:53 [只看该作者]

还是不对,上面思想入岐途了。
音圈线径改为0.09以后双线,阻抗不变,卷宽不变的情况下,无论怎么样绕,在华司磁隙范围内的有效线长是不会的,所以无论是双线并后 平行于BOBIN绕也好,垂直于BOBIN绕也好,有效的L值是不会变的,均为上面计算的2237。   如果华司中孔缩小相应的线径减小的0.06*4=0.24mm所带来的B值提升没有L值缩小的比例大的话,是得不偿失的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numen
  7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低调隐士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77 积分:65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2-16 12:44:0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2-3 12:47:06 [只看该作者]

所以,改L值,除了4层绕线,还没有想到如何增加。   
我也是从专利上看到,别人有双线并绕工艺提升效率的文章。 然后这样设想的。 原来想是0.09的圈数一定会多。 谁知道只是相当于0.18的圈数相同,尽尽节省了一点点MAX。 
 
上面你说的  垂直 绕线, 卷幅又达不到了, 要达到卷幅,线径又要加粗不少,行不通。
以下是引用m120737872在2014-12-03 11:56:53的发言:
还是不对,上面思想入岐途了。
音圈线径改为0.09以后双线,阻抗不变,卷宽不变的情况下,无论怎么样绕,在华司磁隙范围内的有效线长是不会的,所以无论是双线并后 平行于BOBIN绕也好,垂直于BOBIN绕也好,有效的L值是不会变的,均为上面计算的2237。   如果华司中孔缩小相应的线径减小的0.06*4=0.24mm所带来的B值提升没有L值缩小的比例大的话,是得不偿失的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修心静如水,易为烦心事。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KING6688
  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职业侠客 帖子:125 积分:118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3-8-19 8:42:1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2-3 21:57:41 [只看该作者]

喜欢看到这样很实际的讨论,顶!!!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夏利
  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13 积分:34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3-1 11:31:27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2-10 11:03:48 [只看该作者]

看了一下上面的讨论,个人觉得双并线的L值应该会增加而不是减少,对于这种做法本人做过很多并没有像上面说的L值减少。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numen
  10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低调隐士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77 积分:65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2-16 12:44:03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12-10 11:31:51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夏利在2014-12-10 11:03:48的发言:

看了一下上面的讨论,个人觉得双并线的L值应该会增加而不是减少,对于这种做法本人做过很多并没有像上面说的L值减少。

有没有实例,我原来的设想也是想提高L值。

可是事与愿违,正在寻求办法! 请细述你的方式,供学习!



修心静如水,易为烦心事。
 回到顶部
总数 27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