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技术交流区基础理论室 → [原创]扬声器的半电感理论


  共有1481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原创]扬声器的半电感理论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音响初哥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东厂仅一位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753 积分:21824 威望:10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1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9-24 0:41:41 [显示全部帖子]

半电感理论?

第一次听说,愿闻其详!



设计及承建消声室/试听室;提供专业隔声门/吸声尖劈
mobile:13632682797
qq:93514358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音响初哥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东厂仅一位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2753 积分:21824 威望:10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19:0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6-9-24 0:54:37 [显示全部帖子]

原来是当年"火神"的帖子里的,全文转述如下(但不代表本人认可这种说法):

1992年, 扬声器世界级理论大师J.R.Wright在AES发表了论文,"扬声器音圈阻抗一个经验模型",
说到这个Wright,此人来头不小,他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教授,对机械,电路非常熟悉,发表过几十篇不同领域的论文.Wright说这个音圈阻抗Z,它等于什么呢,这个阻抗Z啊,他把它表示为随频率f变化的函数.

Z(f)=Re+ Krm*(2*pi*f)^Erm+i*Kxm*(2*pi*f)^Exm

这就是你们问到的这个模型的来由,其他文献里也有称之为"扬声器音圈扩展模型"的.

这是个复阻抗,你们看除了音圈直流阻Re,还多了个复数,这复数的前面那部分是个额外电阻,
当音圈中有交流信号通过时,由音圈产生的交变磁场会令T贴芯柱内产生涡电流,这个涡电流引起的磁场会反过来对音圈电流起削弱作用, 等效于音圈有了额外的负荷电阻,这就是Krm的来由.另外,当音圈相对铁芯上下运动时,音圈本身的电感会发生变化,这就是Kxm.这两个额外的涡流阻Krm和变化电感Kxm
本身都是随频率变化的,所以又多了Erm和Exm这两个无量纲的指数. Wright的这个公式是通过他做了大量的测试后拟合出来的, 所以他自己将它称为"经验模型".

要确定这四个常数, 可以通过测量扬声器两个不同高频频点的复阻抗而列方程计算出来.

Wright的这个模型啊,在目前来说是最精确的阻抗模型之一, 但也有不服的, 比如Thiele宗师的一个得意门生就发表过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更复杂的模型. 关于扬声器阻抗模型是高手见仁见智,比较好的一共有四五种,但Wright的这个可算是最佳之一.它比当今的扬声器理论大王范德酷Vanderkooy(此人是AES扬声器专家委员会委员之一)提出的阻抗模型还好一些.

但Wright的这个模型也不是完美的,他这个模型很适合做与分频器放在一起做模拟,但不适合单独提出来去研究T-S参数,为什么?大家可以看到他的这个模型里取消了音圈单电感这一基本量,而把它们通通表达成频率的函数,这就不利于运用T-S参数去进行计算和箱体设计.

另外, Wright的这个模型测量时对阻抗测量精度要求比较高,如果测量的阻抗值有小小误差,最后算出来电感虚部就会引起较大的误差.

最后,Wright的这个模型对扬声器阻抗峰部(低频)的模拟也不是很好,精度要比其他的高级模型差.Wright模型的精华是在对阻抗高频部分的模拟.所以扬声器天王范德酷才会得意地说:"因为他(Wright)不懂我的半电感理论",范德酷的话是对的,因为扬声器的电感在低频部分不是一个纯电感, 而是介于电阻与电感之间,范德酷称之为"半电感",并有专门论文发表讨论.当然这是题外话.半电感理论是范德酷的独门功夫之一.任何模型都是有误差的,不论如何,范德酷对Wright还是评价甚高,他称赞Wright的模型是现今最好的音圈阻抗模型之一.

火神是喇叭设计高手中的高手,对喇叭有任何问题都可以问我.

  



设计及承建消声室/试听室;提供专业隔声门/吸声尖劈
mobile:13632682797
qq:93514358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