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技术交流区室内声学与噪声控制室 → 我来完成房间声学的第二贴!


  共有12369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我来完成房间声学的第二贴!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欧阳风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874 积分:948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7-23 15:49:31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6 16:35:52 [显示全部帖子]

田汉大剧院位于湖南长沙劳动西路,建筑总面积28151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1层,外观新颖独特,仪态万方是矗立在贺龙体育场东南角。
    大剧院是一座多功能的文化建筑,人们在此不仅能欣赏到世界著名的歌剧、芭蕾、交响乐等高雅艺术,也能召开高标准的国际会义,或享受餐饮、购物等休闲乐趣。
    大剧院的主体部分大剧场,观众厅座位数约为1210个,其中池座800座。二楼和包厢410座。座位设计合理,分布均匀,全场观众均能在不同的角度舒适的欣赏表演。大剧院的舞台设备也是目前国际上较为先进的。舞台容纳面积大,动作变换性多。主舞台有700平方米,圆形旋转直径16米、四块升降台,两台可升降的魔术旋转台,两侧舞台各256平方米。
    为了完美的展现世界一流艺术家的魅力,大剧场的音响和灯光设备更具有独特的要求,早在建筑设计初期,田汉大剧院工程指挥部就邀请了著名指挥家座谈,确定了"自然声为主,点电声为辅"的声学方针。国内外的声学专家经过近两年的研究,进行了一系列实物模拟试验。最后选用了美国EV 公司的专业音响。在市科委组织的田汉大剧院声学模拟试验研究成果技术评审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大剧院音响设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得到广大演艺人员得认可。大剧院得工艺要求特殊,尤其为保证声学的真实完臻,对噪声的处理特别严密,在建筑施工上采用弹性隔音缝的新工艺,所有墙体、门,都是在施工中有隔离的工艺解决,大剧院采取高科技现代灯光手段,渲染出纷繁的舞台气氛效果。
    除主剧场外,大剧院还有约800座的音乐厅,适合演出室内乐、交响乐等。四层有2000平方米的艺术陈列廊展览厅,在六层有2500平方米的艺术培训中心、咖啡厅。地下二层有泊位约为100余辆小气车和库层,地下一层有大小不同的排演厅、练声房、练功房和各类制景室、化装室,能容纳国际上人熟最多、档次最高的歌剧团、交响乐团等进行排练演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欧阳风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874 积分:948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7-23 15:49:31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6 16:37:09 [显示全部帖子]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便逐步在消费音频市场占据重要地位。数字信号处理器最初主要用于处理数字化的模拟音频信号,即PCM数据的处理。在当前的系统设计时代,基于具有灵活软件设计特性的DSP系统设计方案是传统设计的理想替代方法。
    在音频系统的设计中,通常在信号源进行压缩编码时采用心理-声学模型去除信号中的冗余数据,通过选择合适位数的DSP可以保证系统的性能。实际应用中DSP的选择需要涉及到很多因素,包括精度(24位/32位)、主频、成本和内存容量等。本文就音频解码应用中,基于心理-声学模型对DSP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1)DSP分贝与声压分贝的关系
    本文在后面所述的数据都是在dBFS下的测量值,即满刻度分贝值。从可闻度来分析,需要将这些数值与dB SPL关联起来,即转换为声压强度的分贝数。在DSP之后的模拟信号链上包括DAC、前置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和扬声器,尽管对于不同的系统,每个元件的增益和性能可能会有显著的差异,但单纯从系统配置的角度而言,仍可能把dBFS与dB SPL以足够的准确性关联起来。
    通常,数字音轨以-20dBFS电平进行录音,完全满足信号峰值所要达到的幅值,同时也拥有足够的动态范围以展现音频文件的静音部分,在CD、Dolby Digital和DTS等不同格式下也不会失真。众所周知, THX推荐的听觉配置是在85dB声压强度下再现-20dBFS声音信号,这时音量通常会很大,而正常的收听时会比该强度低很多。
    从上面是的事实得出dBFS与dB SPL之间是线性映射的,具有以下关系:0dBFS的信号可在105dB SPL再现,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声音非常高,不适合长时间收听; 0dB SPL对应与-105dBFS。
(2)听觉与听觉阈值
    人类的听觉是有极限的,通常在声压强度的设计上会把0dB设定为最低可听范围水平。声音频谱中的大部分(300Hz以下和10KHz以上)只有在10dB的声压强度之上才可以听到,正弦波的最高敏感度在3~4KHz,而且这样的声音在-3~-4的dB SPL就可以被听力极好的人感知。
    从生理学上看,要达到声音听觉阈值,其能量需要大到能在人的耳鼓产生一个驻波,从而使那儿的细小毛发产生波动。没有这种波动,连接听觉皮层的神经元就不能被触发,因而声音不能被感知。从上面的讨论我们得到的关于音频系统设计的启发,即当噪音的水平低于人们的听觉阈值时,一味追求高精度的DSP实现方案并没有实际意义。
    利用先前得到的听力配置关系,最低的可听声压为-4dB SPL,即-109dBFS。假设在信号链所有其它部分(DAC、前置放大器等)均为零失真,这就意味着任何能够产生好于109dB信噪比的DSP都不会成为系统性能的瓶颈,这是采用DSP实现系统设计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实际应用中,模拟信号链是系统中噪音的最主要来源,而DSP对噪音的贡献远远低于这些模拟器件。
(3)带有"透明"音频质量的有损压缩
    心理-声学压缩设计是针对给定信号的有损压缩,进而了解在什么程度下不同的频域/时域信号是可听见或听不见,以便相应调整编码过程,使引入的噪音降到听觉阈值之下。基本的现象为信号中强音部分会掩蔽临近弱音部分,理想的情况下,这样的数据减少不会导致感觉到音质的损失,这样就引出"透明"音频编码或压缩的概念。
    这与简单的SNR测量有根本的不同,同时更为复杂,因为它需要精确再现特殊信号中相关的可听部分。换句话说,虽然SNR是不错的确定编/解码质量的准则,但它却不合适用这个标准去判定能够产生-140dB THD+N的DSP就一定比-130dB THD+N的好。因为心理-声学压缩设计是建立在人类听觉阈值曲线基础之上,上面的结论也就变得非常明显,在这个阈值之下的信号不能被听见。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