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信息发布区行业动态室 → 声学人物介绍


  共有7027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声学人物介绍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电声技师培训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21 积分:145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6-10-18 11:41:5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8-3-20 23:38:40 [显示全部帖子]

介绍几位华南地区的声学专家权威和学者
1、华南地区建筑声学权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吴硕贤,男,汉族,福建诏安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建筑技术科学专家,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47年5月出生。1970年清华大学土 木建筑系建筑学专业毕业,1981年、1984年先后获清华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现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技术科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 副理事长,建筑声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全国建筑技术科学领域首位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建筑与环境声学研究。系统提出城市交通噪声预报、仿真及防噪规划的理论与方法;阐明声学虚边界原理,推导出混响场车流噪声简洁公式,较好地解决 国际上20多年未解决的问题。完成首例将建筑辅助设计软件与声学软件链接以分析室内音质的工作。提出厅堂响度评价新指标和计算公式,用模糊集理论进行厅堂 音质评价,指导并与合作者提出扩散声场仿真新计算模型和界面声能扩散系数的改进测量方法和计算公式;开展建筑环境评价方法体系、人的行为模式和使用后评价 研究,初步建立了建成环境主观评价理论体系。承担55座观演与体育等建筑的音质设计。
       吴硕贤院士勤奋好学,曾是清华大学因材施教的重点培养对象之一,是我国建筑学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他所从事的学科为建筑学的交叉学科。他学风严谨,已培养出8位博士,13位硕士。

      1965年以高考理工科最高总分考入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
      1978—1984年在清华大学获硕士与博士学位,是我国建筑界与声学界培养的第一位博士;
      1984—1998与浙江大学任教,其间,1987—1988年任悉尼大学博士后研究助理,1991—1992年任因斯布鲁克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8年至今于华南理工大学任教;
     1990年晋升为教授,1994年被评为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声学学会理事、会士。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物理分会副理事长,建筑声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 员,全国高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美国声学学会会员,美国科学促进协会会员,南京大学近代声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七、九届 评审委员,香港演艺学院特邀主讲教授,曾任浙江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部副主任,是多家国际刊物编委和审稿人。
      主要从事建筑环境声学的教学与研究。系统提出城市交通噪声预报、仿真及防噪规划的理论与方法,在我国这一领域作了开拓性工作;首次阐明声学虚边界原理, 推导出混响场车流噪声简洁公式;建立居住区环境质量评价科学架构;提出扩散声场仿真新方法和评价厅堂音质的新方法。新指标及计算公式,
     承担了包括东坡大剧院、人民大会堂音质改建工程声场方针等50多项工程声学设计。项目“声学虚边界原理及交通噪声预报理论”获1996年国家教委科 技进步(甲类)三等奖(独立获奖),“扩散声场仿真计算及声扩散现象研究”获200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承担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目的研究,在包括《美国声学学会志》,德国《声学》学刊,英国《声与振动学报》、《应用声学》学刊等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50篇,被SCI、EI、 ISTP等收录20篇.曾先后到17个国家和地区讲学,作研究或应邀在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并担任国际会议主席及分会主席。主要著作有《偶吟集》;《音 乐与建筑》;《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最新发展》;《室内环境与设备》;《建筑声学设计原理》;《全国一级注册建筑师辅导教材——建筑物理分册》。专著《室内 声学与环境声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成果专著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2、华南理工大学声学学术带头人

  • 谢菠荪教授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人,1960年11月生,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电声学与听觉;电声系统与信号处理)。1982年1月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大学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业。1982年2月起在应用物理系任教至今。 1987年7月和1998年11月分别在华南理工大学和同济大学声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在职)研究生毕业。
    谢教授作为声学专业的学术负责人,主要从 事声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研究领域包括电声学、心理声学、室内声学、声信号处理等。所带领的课题组在有关立体声重发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主持完成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新型环绕立体声系统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通用环绕声系统及其重发声场的研究》,广州市科技项目《HDTV声系统及通 用环绕声系统的研究》、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虚拟声重发及其信号处理的研究》等纵向科研项目。目前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本项目《双耳空间听觉模型 与虚拟环绕声系统的研究》。还与国内的大型企业和作,主持横向科技开发项目多项。近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六十篇。
    在国内学术团体中担任重要职务,现为中国声学学会理事,中国声学学会,中国电子学会声频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