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工学中,相位是反映交流电在任意时刻的状态的物理量。交流电的大小和方向是随时间变化的。比如正弦交流电流,它的公式是i=Isin2πft。i是交流电流的瞬时值,I是交流电流的最大值,f是交流电的频率,t是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交流电流可以从零变到最大值,从最大值变到零,又从零变到负的最大值,从负的最大值变到零;交流电的电压也具有同样的特性。同是我们知道,在我们使用电器时,主要是使用电能,换句话说也就是功率。根据欧姆定律P=UI,将上述的公式代入欧姆定律我们会发现功率是随时间变化的一个变量,也就是说:功率并不是一个恒定值。这就产生了效率问题……功率因数;我们总希望提高效率,即在同一个周期内,电压与电流的积达到最大。
在电子学中,由于电子元件的结构特性和传输特性,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由于电子元件的非线性,致使电压电流经过电子元件后其最大值分别发生不同的变化: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电路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最明显的变化是电容和电感及三极管元件。交流信号在经过电容后电压的最大值会滞后电流的最大值。在经过NPN型三极管后输入与输出的相位则发生了180°变化。在反馈电路中变化更加复杂。
在电声中,由于振膜的刚性问题,振膜的根部与边缘在不同的频率下振动不同步,造成振膜所产生的声波与驱动振膜的音频信号出现差异,此种差异是否就是所说的相位问题???
因为刚刚接触电声行业,对此不甚了解,还请楼主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