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技术交流区基础理论室 → 请教老兵,我高中生,想学习声学理论知识,先要学习哪些必要的课程?模拟电路中哪些课程,高等数学的哪些课程?


  共有7701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请教老兵,我高中生,想学习声学理论知识,先要学习哪些必要的课程?模拟电路中哪些课程,高等数学的哪些课程?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13 0:15:41 [显示全部帖子]

很好的问题.

我想水仙版主会比我回答的更好些的吧.

当然,我也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

在回答前,要问楼主一个问题:

你说的"我高中生"是讲的你的学历吧,我的理解是你现在是在电声器件厂工作.

如果你现在是一个高中生,我的回答会不大一样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13 0:42:16 [显示全部帖子]

"我高中生,想学习声学理论知识,看书看不懂,问一下,先要学习哪些必要的课程?模拟电路中哪些课程,高等数学的哪些课程?还有力学的?"

基于你已参加工作了,已在电声器材厂工作了的条件下,我的一些看法:

1.把中学里的物理课本和数学课本放在宿舍,要经常看看.

物理重点:电学,磁学和电路方面的所有相关部分,声学的相关部分.

数学重点:对数,幂,最基本的几何知识等,..

2.就声学专业而言,南大的三本教材:声学基础,扬声器系统,声学测量是好书,

但是没有基础的话,读起来是困难的,但是应该买下这些书,几十年内都会有用.

3.找到工科院校无线电专业的一二年级的教本:

无线电技术基础,高等数学.

自学会有困难,能进个成人大专是比较好一些.

上面是讲在系统上需要有那么一个基础为好.

那么,有没有捷径?

没有,但是可以有参考书或专业训练,那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作用.

我是主张根据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来选参考书的,这话题要慢慢讲.

说到专业训练,那就要看机会了.

比如说声学楼网站上讨论过的职业培训,

南大声学培训班等.

有时也会因所在公司的工作关系交好运,比如,

引进了一套设备或软件,要人来用,找到你了,

这种机会可遇而不可求.

但是,我往往看到一种现象,就是真的有这个机会了,就不大珍惜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13 0:46:41 [显示全部帖子]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

如何在工作中提高水平,如何学习?

这是因人而异的.

按极端情况讲,如果我是一个生产线上的工人,我怎样提高?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13 0:55:07 [显示全部帖子]

对上面这个问题,我想还是回忆些实例比较好.

我当年见到的生产线工人可算不少,

要是研究他们的成长道路是非常有意思的.

其中不少中学文化的是在工作中不忘学习的人,

几十年下来,有的成为技术骨干,有的成了管理干部,

更有的,成了老板,有的是比我年轻,学历要比我低的多,

但是现在是比我有钱呐,哈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03-13 01:11:55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13 1:04:27 [显示全部帖子]

合适于中学文化的声学参考书,不算多.

我印象中:

李宝善先生的几本书还是雅俗共赏的,

王以真先生的一些书也可看,

其它可以翻翻的书也不少,书名可在本楼资料室找到.

参考书,毕竟比不得教科书,

有时发现讲得不够严密,也正常.

有本教科书,就是管善群教授的

电声技术基础,

很好的一本书,恐怕高中生也难看懂,但是放在身边,

如不离开电声这个专业,早晚是有用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13 1:10:49 [显示全部帖子]

关于声学和电声学的读物,

我欣赏一些外国公司的一些出版物,

比如丹麦B&K公司的一些小册子,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在理论上也比较严密,

可惜是英文,也许中学生还是读不下来,

好像有了中文本,但不知翻译得如何?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14 0:34: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cameleers在2007-03-13 17:16:17的发言:

非常谢谢老兵的回复,为我指明方向!

我在确实在喇叭厂做。刚开始感觉很容易,后来感觉很高深,再后来感觉就那么回事,现在又感觉到失去了方向,有点迷糊!高等数学,模拟电路有好几册,感觉学那些课程周期要很长的啊,可不学这些吧,看南大的三本教材一开始还能看看,到了那些公式理论,全是ABCXY,搞不懂,看样子,只能和楼上的兄弟说的一样:记公式了!

请教水仙板主,还有别的高招走捷径吗?谢谢了!

看来我猜的不错.

因为你这个问题有普遍性,我还是要多讲一些看法.

我想没有捷径,但可能有因人而异的自学和提高之路.

为了说明我对基础的重视,讲一个我的事例.

在我身边,一直有一套高中物理课本,你能相信吗?

我现在的这套是1983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版本,我以为还是够深的了,

某些方面是大学一年级教本的素材.

带这套书,我有时也会翻翻的,比如单位制,...

左手定则,右手定则,....

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我个人更怀念我当年的教本,那时简化为电动机定律和发电机定律.

这两个定律是理解电动式扬声器电机变换的基础.

........

我这儿仅仅是举例说明中学教本的重要.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14 0:52:10 [显示全部帖子]

在南大教材和高中课程之间其实是有个间隔的,

这就是我讲的大学电子专业或物理专业一二年级物理,数学和电子技术所购成的大学基础课.

大学的学习还有哪些要素呢?

老师的教课以及可能的和老师的互动是第一位,图书馆,实验室构成其它两个要素,

同学之间的交流是第四个要素,

第五个要素就是班组集体和各种社团活动,

第六个要素就是参加讲座,参观展览会,博物馆等.

第七就是参加生产或科研的实践等.

我想想,以上要素,在我那个大学期间,都有了.

当然有不大满意的地方.

现在想想,这些要素的设置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在这些要素上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14 1:03:48 [显示全部帖子]

回到南大教材上来.

其实,即便是我们这些学了三年半基础的本科生,

当年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掌握,更不用说能去解决什么问题了.

坦白地说,我的高中物理学的很好,声学基础学的怎样呢?

老师似乎对我还满意,但我则对自已不大满意,...

有的章节感觉还不错,有的就是挨过去,..

我感到不少同学似乎也不是很乐观.

......

多少年过去了,不少同学也一直在声学专业,特别是和产品有关的同学,

对于那三本书的"感情"就实在不一般了,

因为掌握这些知识和养家糊口有关哪.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1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14 1:16:14 [显示全部帖子]

然而工程师和教授是要区别的,

我把我自己定位在工程师,

原因是对这些教本,在全面理解上,我大概要比我的当教授的同学差许多吧,

我可能是在用那些结论和公式上更花了些功夫.

另外,围绕着我进行的工作,几十年来看的文章的面恐怕是要更广一些吧.

......

那么,以中学文化程度想一下读通那些教本就不是很现实了.

那么能读多少就读多少,一知半解也没关系,

学多少就用多少,....

这样一个心态,我想是更合情理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1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14 1:39:23 [显示全部帖子]

自学的关键还是如何结合实践的问题.

我认为这其中有个思想方法的问题.

有的生产工人会在劳作中得到体会,有的就不大容易,...

要善于动脑,再化到手的动作上,这就是钻研技术的起点.

.......

主帖讲到在扬声器厂学习电路理论,我以为很难,

因为一般来讲,扬声器厂的大部分工位上用不着电路理论,

有高中物理那些知识就够用的了.

电工和仪器仪表维修的工位另当别论.

我们在当年的扬声器厂是如何提高电子技术的实践能力的呢?

是自装收音机,电视机再加上为别人维修那样动起手来的,

大学里学了无线电基础,脉冲技术和无线电实验等课程,再加上上述的动手,

再加上工作中要接触仪器乃至监听设备,又比较能从各处学习,

再加上看书等,

这样才算跟上了形势,这也就是我在1984年离开电声器件厂

走到电视技术研究所去工作的基本点.

没有动手能力怎么能去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1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14 2:04:22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WAMM在2007-03-13 09:20:27的发言:

楼主的问题很有代表性,说实话我的高数大部分也都还给老师了,所以我只好只记住那些结论,公式,而推导过程是管不上了,不过相信这些结论已经能够应付我大部分的日常工作了,毕竟我不是搞研究的,而是搞产品的.其实还是很想完全了解来龙去脉,不过那只能等有空时慢慢来了.

说得很现实.

我的高等数学当年学的不错,多少年来,微积分感到还是很有用,特别是它们的应用.

富立叶级数和分析则不够了,多少年来,用到时还必须看一些参考书,快速富立叶分析是七十年代末看的,

现在有人要问我问题,我也必须查书或从网上下载了/

微分方程求解,本来是当年的一个强项,这一优点一直延续到数学物理方程学习期间,

但是,因为在工作中无须用到,七十年代就基本忘却.

数学物理方程中讲到的偏微分方程求解在声学基础中是有应用的,

板振动和膜振动中为了求得本振频率都要用上.

我后来在工作中倒也无须再去验证,

真要用到的话,就抄书好了.

前几年,有次有需要,就抄了几页书,足以满足要求了.

是这样的原因吧,这方面就是差功夫了,不过我不怕,真的需要深入,

我找同学,查资料,请人协助,也没什么搞不定的吧.

就工厂和产品研发所来说,这一套应该是解决了大多数问题.

关键是得有个科学的思想来指导.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1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14 2:15:20 [显示全部帖子]

我是讲了自己的一些体会,

仅供参考.

其实几十年下来,是有很多想法的,

也许哪天在好好总结一下?

突然想到一个画家的画,

是一个光头的老先生.

画家的提字是:

经验就是老人头上的落发,是再也长不起来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1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14 2:21:21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reqius在2007-03-13 15:55:27的发言:
那么,哪里可以买到啊?

资料室水仙有讲.

南大教材应该在南京大学书店有得买的吧.

我手上的一套是一个老同事在那个短训班期间买到

再送给我的.

在这套之前,当然有用的,后来是转给别的老同事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1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15 0:26:59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littleball在2007-03-14 19:21:37的发言:

讲的真不错。我搞声学计量。感觉自己差距很大。

慢慢来,学习是一步步渐进的终身大事.

KEEP GOING ALWAYS.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1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15 1:00:00 [显示全部帖子]

以下是引用一个老兵在2007-03-14 00:52:10的发言:

在南大教材和高中课程之间其实是有个间隔的,

这就是我讲的大学电子专业或物理专业一二年级物理,数学和电子技术所购成的大学基础课.

大学的学习还有哪些要素呢?

老师的教课以及可能的和老师的互动是第一位,图书馆,实验室构成其它两个要素,

同学之间的交流是第四个要素,

第五个要素就是班组集体和各种社团活动,

第六个要素就是参加讲座,参观展览会,博物馆等.

第七就是参加生产或科研的实践等.

我想想,以上要素,在我那个大学期间,都有了.

当然有不大满意的地方.

现在想想,这些要素的设置有其必要性和合理性.

中国,美国和加拿大的大学在这些要素上有共性,也有不同之处.

那么在工作岗位上,自学的时候能不能包含那些大学学习的要素呢?

我以为在不同程度上是可行的.

想学习的人,还是能找到一些时间的,这是肯定的,信心和毅力是第一位.

我小结一下当年比较成功的老同事(中专或中学文化)的情况的话,

他们的总的特点就是不忘学习.

我要说明的是这个学习是广义的,而不是单纯的读书一项内容.

说他们比较成功的意思倒也不一定就是说他们都成了有钱人了,

而是说他们都比较主动,即便是社会有了大的变化,

仍然有一技之长,仍然能为社会所需要.

确实有些人是比较富裕了.

比如,前几年在商场偶然遇上一个四五十岁的一个老同事Z先生.

他爸爸是年龄比我大一些的老工人,机修工,他当年是家在农村的到城里学徒的,...

我印象中是个正直的人.

他退休后,儿子Z先生来顶替,当年恐怕就是初高中文化吧(文革期间啊),

Z当年在我们眼里就是一个小孩.

他和别的同年龄相比的话,不大一样,就是爱读书,爱钻研技术问题,

比较听老师傅的话.其实,他对年青人的活动也是积极参加的,是个好动的小伙子.

我当是的印像是:

家教不错啊,Z老师傅是有福之人哪.

因为和Z先生不是一个专业的关系,我离厂后就没什么来往了.

商场中偶遇再一聊,知道二十年来,他的变化可就不小了,

Z先生有个不是很大的模具厂了.

当然已不是小伙子了,精明中透露出一种沉着和稳重.

.......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1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15 1:08:49 [显示全部帖子]

现在的条件要比过去好,

比如有了互联网.

有的也不如过去,比如很多人在外打工,各项开支大,

能不能省点钱订份杂志看看呢?

比如<无线电>,<电子世界>等,...

对于年青的工程师来说,我是力主大家要订份<电声技术>的,

然而,考虑到许多工程技术人员都处于流动的大状态中,

过重的书刊怎么搬运?是放在何处?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1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16 0:53:51 [显示全部帖子]

再讲几句就有老王卖瓜之嫌,但是还是要说.

就是可以多上本坛,下资料和问问题,参于讨论.

问问题,参于讨论,最好是分清应在哪个板块,

确实是分别的.

本坛的资料,客观地讲是相当多的了,

在很大程度上,我以为是足以对付常规工作的了.

老实说,我个人都感到惊讶,哪儿搞来这么多的东东呐!

其次,本坛中关于扬声器的设计和软件的使用确实是到了很高的水平,

其它的板块的版主和资深网友们都在某些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能和他们交流将会给自己的成长带来积极的影响.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1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16 1:26:35 [显示全部帖子]

我以为关键还是本人在本单位的实践.

当然我们都希望有好运交到,

然而真有好运到了,有的人又不大珍惜,类似的例子,我也是见到过的.

那就说个例子,老同事的S先生和L先生的比较,

他们二人起初都是中专文凭,就是高中生改成中专生的快速班.

进厂后都有较好的运气,S先生是工作在测试室,L先生是产品开发,

S先生是一个勤恳而认认真真的人,从测试工做起,当了负责人,

在七十年代中期进了产品设计组,任务的完成情况是好的,

这样一路上升,副总工程师,再就是总工程师,

最后是在合资厂当中方总经理,

他在业务上是渐进式积累的方式,那怕是做了管理了,

见面时一谈起有关情况,就我个人来说,总是感到有收获.

可以说,他为人是谦虚谨慎的,然而讨论问题是有见解有实验数据.

更重要的是:他是一个有良心的人.

L先生呢,倒也不是多么不成功,在退休前是一个标准化的负责人吧.

他也一直是努力的,但是,现在回想起来,他在学习上是有缺陷的,

年青时,有些爱抬杠,另外,我总感到他不如S先生那样私下读了很多书,

是真用功,而不是随大流式地学习....

对他们两人的评价,如果按不同的体系有不同吧.

当然要是就扬声器事业而言,S先生取得了更高的成功,这一点不会有争论吧,

要是以经济收入和待遇而言,当然也是S先生高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03-16 11:46:40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2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7-3-16 1:30:51 [显示全部帖子]

S先生自年青时给我的印象就是个

知之为知之,不懂就说自己不懂的人.

要想在技术上真进步,就应该这样.

然而,我怕这一个态度在当今是过时的作风了吧,呵呵.


 回到顶部
总数 35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