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技术交流区电声器件与系统设计音箱及分频器设计室 → 扬声器系统如何选择分频点


  共有3636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扬声器系统如何选择分频点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wwm1208
  6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42 积分:23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6-10 17:35:19
学到很多知识。LZ继续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7-27 12:20:48 [只看该作者]

学到很多知识。LZ继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wwm1208
  6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42 积分:23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6-10 17:35:1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8-12 10:39:17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选择高分频点设计时,高频分频器选择二阶分频为好,不宜采用高阶分频”。那么选择低分频点设计时,是不是采用高阶分频更好一些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allan3602
  6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8 积分:10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9-2 20:56:0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4 16:11:47 [只看该作者]

现在流行的电子分频即不同IC负责不同频段的工作,和后级分频分频点的选择是否能一样?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gswc88
  64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松松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268 积分:455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5-11-3 12:11:55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4 20:09:27 [只看该作者]

松香味,继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09-04 20:11:01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翱翔天空
  6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56 积分:658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5-3 18:13:07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9-5 12:29:12 [只看该作者]

介绍的很深入,有时间能否把分频器的设计经验也谈谈呢?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松香味
  6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611 积分:4129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6-3-23 18:06:06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9 1:10:58 [只看该作者]

谢谢大家的鼓励,近年来一直在考虑中低频分频点选择与实际听感的问题,我想还是经过“实践对比”才好说话,还是大家多多参与谈谈自己的实践经验吧,我前面谈到的观点仅供参考用的。
楼上说的“分频器的设计经验”,我想这里一定有许多高手,希望他们能上来谈谈。
我个人的体会是分频器的元器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否明显偏离理想元器件状态?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
例如:普通的电阻就常常明显偏离了理想电阻的状态而存在电感,这是引起理论设计与实际测量结果发生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无感电阻当然好,但价格贵啊,怎么办?电感并联后电感量会下降,多个金属膜电阻并联使用,就可以获得足够的功率承受能力,同时降低电阻原来“附带”的电感量,使这个(并联)电阻趋于接近理想,成本也可以得到适当控制,元器件来源也十分丰富。
电感、电容也可能存在明显偏离理想元器件状态的情况,例如电感的直流电阻太大,电容的直流内阻太高、“附带”电感太大等等,这些情况是需要注意的,简单有效的方法可以解决又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我们就不应该“偷懒”O(∩_∩)O。事实上:明显偏离理想状态元器件的使用,也是“恶声”的根源。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汇迅
  67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62 积分:49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0-10 23:33:5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0-12 11:35:51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深圳北佬在2008-09-25 10:40:51的发言:
来我家时,给你演示电子分频,频点随意调,幅度随意调,相位随意调,还可以均衡,第一贴

现在欧美各个厂的数字处理器分频频点,模式,幅度,参量均衡都可以设定。还没几家做到随意调相位。也就可以选0 和-180度也就是正和反的选择。10多年前见过英国TURBOSOUND有台模拟的就有0-(-180)的调节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松香味
  6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611 积分:4129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6-3-23 18:06:0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31 0:58:40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xiaoxueping在2009-07-08 11:48:40的发言:

好帖...
继续...

办法总是不断追求更好的人去想出来的。

例如:普通的电阻就常常明显偏离了理想电阻的状态而存在电感,这是引起理论设计与实际测量结果发生偏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无感电阻当然好,但价格贵啊,怎么办?电感并联后电感量会下降,多个金属膜电阻并联使用,就可以获得足够的功率承受能力,同时降低电阻原来“附带”的电感量,使这个(并联)电阻趋于接近理想,成本也可以得到适当控制,元器件来源也十分丰富。

如果你容易满足,“可以忽略”的概念就会不断被放宽标准。最后一定会反映并体现在你的产品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01-31 01:00:54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wwm1208
  6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42 积分:234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6-10 17:35:1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8-10 9:36:15 [只看该作者]

顶松香味,继续!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peter573
  7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19 积分:17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8-19 22:19:52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8-21 11:32:21 [只看该作者]

-好东东,学习学习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jordanlin
  7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侠之大者 帖子:215 积分:1672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3-24 10:27:4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8-21 21:12:13 [只看该作者]

参数方面没啥大差别,但听感方面差别比较大。

有一款6寸低音+带式高音,低音到了2.5K就有第一个峰了,高音FO去到了800HZ。分频点选2K和1.2K,从频响曲线来看,两款的差别都不大。两个点好像都不是最优方案。但2.5K方案的听感同1.2K方案的听感差别很大。2.5K厚实,暗一点。1.2K亮而薄一点。不知LZ这方面的体会多不多?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松香味
  7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611 积分:4129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6-3-23 18:06:0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8-24 0:16:49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jordanlin在2010-08-21 21:12:13的发言:

参数方面没啥大差别,但听感方面差别比较大。

有一款6寸低音+带式高音,低音到了2.5K就有第一个峰了,高音FO去到了800HZ。分频点选2K和1.2K,从频响曲线来看,两款的差别都不大。两个点好像都不是最优方案。但2.5K方案的听感同1.2K方案的听感差别很大。2.5K厚实,暗一点。1.2K亮而薄一点。不知LZ这方面的体会多不多?

jordanlin兄:

 

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虽然高音FO去到了800HZ,但是期望高音单元1英寸的口径去完美还原1.2K~2K这段音频,并达到一定的声压输出,想想它需要的振幅有多大?高音单元振膜那么小小的一体化折环允许这么大幅度的振幅“不受限制”的工作吗?即使正常音量或小音量下,那么小小的一体化折环仍然“不够柔软”,欲使高音单元振膜的振幅“不受限制”的工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振膜的振幅受折环限制势必引起声压听感的动态压缩和失真,一些细微信息在“折环绷紧状态”下必然无法还原再现而被丢失。这时候声音“亮而薄”就属于“正常”现象了,因为“亮”很可能就是失真刺耳的“假象”,或者说是失真刺耳的一种现象;“薄”正好反映了听感的动态压缩和细微信息无法还原再现已被丢失。

 

对于一英寸口径的高音单元来说,绝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一体化折环不是特别设计或“不够柔软”的时候,个人建议分频点不应该小于2K,否则听感上“亮而薄”的结果会等着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08-24 00:17:42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jordanlin
  73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侠之大者 帖子:215 积分:1672 威望:0 精华:1 注册:2008-3-24 10:27:4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8-24 11:56:29 [只看该作者]

谢谢松香味兄。

 

这个高音,不是球顶,是大带式,膜片有70mm左右。 这只带式可以不带电容滤波听全频的信号,没有其他带式因低频振幅太大而发出的沙沙声。

我看到带式高音,有人分到900HZ,比过,他自家配功放,我怀疑其功放是不是在中频这一款有加厚?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民间侠客
  7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Jimmy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29 积分:77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6-28 21:35:10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9-13 17:16:44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AMM在2008-04-26 08:33:38的发言:

楼主这贴好,有关分频点的贴子中,楼主这篇最深入了!

但是分频点的选择同扬声器参数一样,也有一个权衡与取舍的问题,还是要看具体的情况.楼主的分频点选择理论上是完全正确的,但我实际调试时发现大部分时候分频点取高带来的不利往往大过益处,就如楼主所说的指向性和分割振动.毕竞我不能总是用太好的低音.因为对于做消费类产品来说的性价比是个很得要的事情.分频点取高对低音单元的中高频性能要求提高很多,带来的是性价比降低的问题.且小口径对低频下限来说也是会使性价比降低.因此我个人在可行的情况下,会尽量选择大点口径的低音和低一点的分频点.个人看法,欢迎探讨.

此贴继续再火,希望在这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不过我非常支持消防队员1号的说法,主要原因不但是性价比上能取得优势,而是指向性上不会被角度影响造成声压变小太大的可能性,所以高音喇叭在能达到的指标前提下,高音喇叭FO越低越好,原因也就在这。愚人理解,莫怪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jeff7588
  7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25 积分:436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2-23 13:57:55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21 13:46:00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顶!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般若
  7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40 积分:30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4-8 15:21:16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4-8 22:04:54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顶松香味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hehong0662
  77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9 积分:18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3-9 8:23:48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4-9 20:37:42 [只看该作者]

"参数方面没啥大差别,但听感方面差别比较大。

有一款6寸低音+带式高音,低音到了2.5K就有第一个峰了,高音FO去到了800HZ。分频点选2K和1.2K,从频响曲线来看,两款的差别都不大。两个点好像都不是最优方案。但2.5K方案的听感同1.2K方案的听感差别很大。2.5K厚实,暗一点。1.2K亮而薄一点。不知LZ这方面的体会多不多?...."


请高手指点。我认为中频的加厚是由于二次谐波增加造成的。低音单元2.5k的峰值,估计不是折环共振就是前室效应。折环共振可以增加二次谐波,前室效应能加大后沿瞬态(即声音变慢)。当你用带式高音来代替就当然没有这两种效果。

   如果喜欢厚和慢的中音的话,我认为分频点应该高于3K。具体多少还要看低音单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04-09 22:10:44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hehong0662
  7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9 积分:18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3-9 8:23:48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4-9 21:31:38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分频点是可以在任何频段的,并不存在人耳敏感的禁区。

翻过了帖子,大家会不会忽略了一种东西:两单元发声位置的距离差。拿5楼得图片为例:如果两单元发声距离是3厘米,分频点3K,那么理论上高通就应该比低通多一阶数。但是3.86K就很随意了,因为在3K以上的频率,人耳不能感知相位差。从这个理论上讲,确定3K以下的分频点的最佳方法是先量各单元的发声距离差。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matthew-ou
  7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业余侠客 帖子:75 积分:102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8-12-7 14:36: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4-11 19:28:47 [只看该作者]

我说一句,开发前说分频点没有多大意义!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chywen
  8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民 帖子:10 积分:15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10-15 13:25:34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10-18 22:55:45 [只看该作者]

2分频点分的那么高,而4K以上又有明显的指向性,对环境的要求很高


 回到顶部
总数 84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