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楼论坛信息发布区自由交流室 → [转帖]亲身感受中美高等教育的差距 (摘录)


  共有903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亲身感受中美高等教育的差距 (摘录)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转帖]亲身感受中美高等教育的差距 (摘录)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4 2:52:53 [只看该作者]

 转帖按语:

在<天涯>上读到一篇原创,感到可转到这儿供大家参考.

因原文较长,仅摘抄几段.

原作者是一个正在美国大学读书的中国留学生.



<!--[if gte mso 9]> Normal 0 false false fals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endif]--><!--[if gte mso 9]> <![endif]--><!--[if !mso]> <![endif]--><!--[if gte mso 10]> <![endif]-->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484177.shtml

 

 

亲身感受中美高等教育的差距
  
   作者:vandalsgo 提交日期:2008-12-30 7:58:00

 

 


 

   -----国内教育界总是在提改革高考制度,我们的高校应该实行西方那种宽进严出的政策,我在国内也听了多年了,但是对于宽进严出的印象只是一个名词罢 了,并没有什么特别深的感触,而且也一直认为虽然西方宽进严出,但是他们的学习还是太容易太简单了,我们国家的学生还是最强的。但是真正到了美国上了研究 生后,才真正理解了什么叫做宽进严出,也认识到了我们与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
  
  在去美国之前,我想大部分国人和我一样认为,美 国的教育都是人性化的教育,教育方式和观念都以人为本什么的。感觉美国的教育都是让学生一边玩,一边学,一点也不痛苦,学生有很多课外业余爱好。总之一句 话,他们是素质教育,我们是应试教育。而在好多人眼中,美国人都不怎么爱学习。学习很次,中国是个人去了就可以称王等等。到这里学了以后,发现以前感觉的 完全是扯淡的。美国的高等教育比中国还应试,美国的学生平均学习刻苦程度是中国学生不能比的。----

 

说道美国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刻苦程度,我不得不再说一下我们的认识误区。在来美国之前我一直被美国的青春喜剧给误导,电影上演得都是他们怎么怎么不学 习,怎么怎么调皮捣蛋,以至于我们国家的学生也开始学习和模仿,估计是最先传到港台,然后港台的电影开始影响大陆的。导致大陆的学生也开始变的很痞子。
  
  我不知道美国导演是不是故意的,虽然我问了美国人,他们说他们拍那样的电影只是表达了学生想拥有那样的生活,而不是他们真时生活的写照。但是我还是要对美国导演提出抗议,我们的教育制度不完善,学习还要靠自觉的情况下,你们这是毁掉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苗子啊。
  
   美国的大学校园生其实是这样的(是大学校园,听美国学生说他们高中很简单):每个校园里走的学生都背个书包匆匆去上课,没有一个在嬉皮打闹的,即便是等 公共汽车或者做公共汽车上,也在看书。在咖啡店里或者休息的地方,你会发现很多美国学生要么在看书写作业,要么用电脑写作业。非常安静,没有人大声喧哗。 我本来还带着掌上游戏机,有一次在公共汽车上拿出来玩,有外放声音,突然发现大家都在看书学习,我很不好意思的又放回去了。突然觉得我在国内本来是很自觉 学习的好学生,在这里怎么感觉自己跟痞子小混混一样,成了不良少年。
  
  有一次晚上去系里打印讲义,走在在夜色下的校园里,突然想到 了我们国内平时大学校园里晚上是什么样子,再对比一下这里,我发现校园里路上没有人,有的人也都是背着书包匆匆的行走去赶时间学习。而我印象中至少是我们 省的高校校园,夜幕下都是一对对的情侣在共享好时光。有一次去这个城市的主街看看,看看酒吧里的人在干什么,突然发现人们都在那里拿着电脑学习。当时想了 想国内酒吧里无数失足男女青年在里面群魔乱舞,不禁感慨万千。
  
  美国真实校园生活就是整个一个中国理想中的好学生的聚集地,美国学 生学习这样的场景只有在中国的电影里才能看见,而我国的真实学生却在积极模仿美国电影里的东西。图书馆里学生们都在很安静的上自习,图书馆的机房,学生们 都在用来写作业,没有一个干闲事的。我还真的注意观察过。
  
  我想想我们大学里图书馆的机房和其他机房实验室在干什么:男的在打游戏,女的在上网聊天。有的写得某系重点实验室,进去后居然人们在联机打红色警戒。当时他们喜欢打这个游戏的人如果有一个人说:走,去那个系实验室联游戏,然后所有人就跟打狼一样浩浩荡荡都去了。
  
   我上大一的时候觉得学校图书馆和计算机中心的机子比家里的好,而且便宜,就去带着游戏到那里去打游戏。第一学期期末还和全宿舍的人去图书馆包夜通宵打游 戏,我们那还要钱,这里用的计算机都不要钱,但是全都是用来学习。我想原因有两方面:第一方面是我们管理不严。我想如果你在美国的学校机子上打游戏,基本 就可以准备回家走人了。第二,即便是让你打游戏,就按照我上面说的作业和考试的压力,你有时间打游戏吗?
  
  我们系的那个中国同学 说,美国学生拿笔记本是用来学习的,因为笔记本对他们太便宜了,400-600美元就是一个,我们三本二手教课书还300多美元呢。笔记本对中国学生是用 来装逼的,他们本科的时候,有同学带女友去图书馆学习带着笔记本去,他们学校图书馆能自己上网,不过是有线上网(我们这里是无线网在学校各个角落), 就那样还是把网线接上和女友在图书馆看网上电影,好像显得很有档次。
  
  这个使我想起了中国有些人喜欢在星巴克咖啡屋里装,因为星巴 克在中国属于消费比较贵的,我记得一个杯咖啡几十元人民币,我吃过一个冰激凌好像40元人民币,因为中国大部分人消费不起,就这样被一些人很崇拜,天天到 里面装小资(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的这种恶心的名词和这种恶心的人),我心想,星巴克的全球总部就在我们旁边的西雅图,我们这里到处是星巴克咖啡 屋,这里是个人都可以喝,要知道我们这里是美国的农村,你想想大部分农民或者农民的孩子在里面喝星巴克,这些国内人是不是就觉得土不喝了?
  
  这里的咖啡是给普通人喝的,我们计量经济学的教授每堂课都拿着一杯西雅图best咖啡(星巴克的竞争对手后来被星巴克收购)上课喝。星巴克在美国估计就和中国的大碗茶差不多,都是地摊货。
  
  

 

我们的中学教育很 好,以至于大学毕业后工作几年,我仍然对高中的所有知识点记忆犹新,拿起数理化的题就会做。但是大学学的东西什么都记不起来了,只记了几个名词,剩下的什 么都没有。大学毕业时,我还抱怨大学没学什么东西,我父亲还安慰我,大学学的是一种思想和方法,有了这种思想和方法就可以了。但是企业不是靠耍心眼,小聪 明就可以成功的,靠的是实打实的技术,我们大学的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有几个能拿出真本领的?
  
  再说说美国这种教育下的成果:
  
   如果说美国这种残酷的高等教育不能产生很好的效果,那大可不必去学习。我们学经济学,学得都是方程组组成的模型,然后用模型计算出结论。计量经济学靠统 计量来估计模型的系数。这个如果在中国多数企业中你要用这个,估计会被人嘲笑,骂成书呆子。我当时就想看看美国的真实生活中用不用这个这么理论化的东西。
  
   我们对此问题专门问过美国学生。他们的回答令我们很吃惊。美国人几乎干什么都会用数学计算,比如你要开个超市或者快餐店,老板肯定会找人去建立模型,然 后按照模型去经营,因为他们相信这个是最科学的,最优化的。我问道如果要是不用模型呢,凭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呢?美国学生说那基本上肯定是会破产的。因为感 觉的东西靠不住,永远也不如数学计算的精确,而且别人都用模型计算,就你不用,凭感觉,那肯定破产。而且他还说经营一个企业不用模型必然破产,甚至用了模 型如果用错了,也会破产的。
  
  我问他父亲的卖树苗企业用用吗?他说当然用。(他父亲就是个在美国普通卖树苗的企业,结果到了中国好 像就成了跨国企业,好像北京政府的人专门接见他父亲,要买他家的种子,去防风沙,我想他家的企业好像就是个美国普通企业,他儿子的学费他家里都提供不起, 因此他儿子还要向联邦政府申请免息助学贷款和自己打工挣生活费,到了中国怎么这么受优待。)
  
  我问他用不用模型处理日常生活,他说 他用,比如买汽车,他要根据当时的利率,油价,汽车的价钱和时间建立一套模型,算出当利率和油价多少时,他能接受的价格范围以达到最优选择(他还不是学经 济学的,是学森林学和地理学的)。当时我们听了都目瞪口呆,感觉美国人太强了。原来我们都以为美国人个个都是数学白痴,只有中国人数学最强,看来我们中国 是只会计算不会运用的。

 

还有一个例子是华盛顿州立大学的那个台湾同学说他去年的微观经济学老师太强了,他去年上他的课,由于太难跟不上,在第一次期中考试之后得了十几分后就 放弃了,所以今年重新学这门。他说去年那个老师今年退休了,去年第一次期中考试,全班最高30多分,就是我们上届那个得全A的女的。上课老师基本不怎么 讲,留作业都是他外面接的公司的工程,我心想理工科的可以接工程,我们学得这个经济学也有公司信吗?
  
   他说当然有啊。华盛顿州的渔民为了经营的更好,都是请他去做咨询。所以他留的作业是最难的,和实际结合最紧密的,(我们国家人们往往说的和实际结合的意 思是,不要去用课本学的东西,因为那个解决不了问题,还是在社会上学本领吧,其实我觉得不是课本的东西解决不了问题,是因为你学的不精不会解决问题,而美 国人相信理论一定会指导实践的,他们如果发现理论如果不能解决实际问题,那么一定是理论不够完整和完善,所以他们会用更复杂的数学去完善理论,这就是为什 么我们学美国的东西感觉那么难,因为他们要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而被迫把理论改造的很复杂,实践证明这样复杂的理论确实可以解决问题,我们这学期学的计量 后感觉自己就可以做点东西的)学生们都不会做他的作业,但是不做又没有平时成绩,所以都被迫大家一起课下约个时间,找个空教室一起研究题。
  
  研究题的方法是大家坐一起,谁会哪道题,谁就去黑板上写出来,给大家讲,最后把题都做完。那个台湾同学继续说我们没有赶上那个老师很遗憾。我们想我们一个计量经济学就够受的了,如果再加上那个老师,非吐血不行。
  
   我这个人比较喜欢计算机和电子科技产品。来美国之前,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那么聪明,所有的电子产品的核心的控制芯片,内存芯片都是美国公司或者日 本韩国公司造的,中国自己为什么造不了?虽然大部分电子产品都是中国制造,但是懂行的人都知道,里面的芯片几乎全市国外的,中国所做的只是把芯片,内存买 来,焊到电路板上,然后组装上外壳就可以了,干的完全是最低端的,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因此企业赚的钱都是很少的部分,这些电子产品的价格有一半多要被外 国的芯片厂赚取。这也就是为什么电子产品不能和国内的农产品,普通小商品一样有适合中国人的价格,而电子产品一般都是和美元国际价格接轨的。因为成本降不 下来,产品的主体成本,是外国厂商定的,我们要降价只能降自己不到20%的利润,所以降价空间很小,一旦外国厂商也把同类产品降价,那么我们的国产厂就没 有取胜机会了。
  
  现在液晶电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造成这个情况的根本原因上是没有核心技术。为什么没有核心技术?以前总是认为为什么美国那么走运,老天怎么那么照顾他?我来到美国以后,感受了一下美国的高等教育,又回顾了一下自己的高等教育感觉非常正常,太正常不过了。
  
  

所以我说的这种压力和教育模式在美国都是一样的,并不是我们学校特殊。而且我们学校只是美国排名一百多名的学校,据我们系的那个中国同学说,在美国常青藤名校学习的人基本每天只睡2个小时。
  
   在美国的学习使我感到,我们的高等教育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要知道我是在全美排名100多名的学校,并不能算美国的非常好的学校,但是学到的东西确 实是实打实的。而我在国内本科的学校在全国的排名也至少在前100,至少是个以省名命名的大学,但是从中出来确实是什么也没有学到,你让我们讲讲什么经济 规律,或者让我们的工科同学讲讲芯片怎么回事,基本都讲不出来,我们这种国内中上游的高校(相对国内几千所高校)出来的人尚如此,更何况培养我们社会主义 建设人才的主力军还不能依考这仅仅的100多高校。
  
  对比中美的高等教育,可以做一个体育上的类比,确实有一种像美国NBA与中国 CBA的差距,美国NBA打不上比赛的人,到CBA来就可以成为得分王,而且和中国第二名的差距还是十分巨大的,我们的队员都是有点望尘莫及的感觉。但是 如果说体育运动和人种有关,黄种人的肌肉结构本质决定了我们不如美国黑人,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完全是我们认为可以控制的,对自 己的大学生要求严一点,不会造成什么损失的,为什么我们不改呢?
  
  我们过去的经济和管理体制更多的是基于人的自觉性上,结果发现现 阶段光靠人们自觉还是靠不住的。而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也仍然是是停留在靠学生自觉的基础上,再加上我们高等教育要求没有从难从严要求,导致我们国 家的大学毕业生很难在今后的工作中特别是技术工作中有所作为(主要是跟国际先进水平)。记得前几天看在网上看国内NBA直播,苏群看见一个球迷的手机短 信,说是他和他们宿舍的人逃课来看NBA的时候,我回想起自己上本科的时候,周围同学逃课看NBA或者重要体育赛事非常司空见惯,对于国内学生来说逃课没 有什么严重后果,而在美国学生逃课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当时苏群很无奈并苦口婆心的说了一句,建议大家不要逃课看NBA,现在不逃 课看NBA,将来就有可能去NBA现场看。当时我第一反应还是在想,他很无奈,因为不能在电视中直接批评大家,所以只能靠一些虚无缥缈的美好前程诱惑 大家不要逃课,估计他说的是将来变成知名人物,或者在中央电视台工作的可以亲临现场。后来又一想,不对,可以再简单一点,我不就是其中一个吗?大学时没有 逃课看NBA,现在在美国上学,前几天去还真去看了一场NBA比赛,想到这里不禁感慨颇多。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4 3:10:27 [只看该作者]

 -----我们对此问题专门问过美国学生。他们的回答令我们很吃惊。美国人几乎干什么都会用数学计算,比如你要开个超市或者快餐店,老板肯定会找人去建立模型,然 后按照模型去经营,因为他们相信这个是最科学的,最优化的。我问道如果要是不用模型呢,凭自己的经验和感觉呢?美国学生说那基本上肯定是会破产的。因为感 觉的东西靠不住,永远也不如数学计算的精确,而且别人都用模型计算,就你不用,凭感觉,那肯定破产。而且他还说经营一个企业不用模型必然破产,甚至用了模 型如果用错了,也会破产的。-----

这一段很有意思.

这几年来,许多电声器件设计师是用上了设计软件,

在声学楼这个网站里就可发现有一些高手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3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4 3:15:33 [只看该作者]


声场方面的计算呢?

也是可发现踪迹的啦.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4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4 7:21:46 [只看该作者]

 请大家参考着读读就行了不得.

关于中美高等教育的比较这个题目太大,
我想就不要在此讨论了哈.
至少我以为我个人无这个能力的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01-04 07:22:40编辑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5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4 7:24:50 [只看该作者]

 编辑功能不灵.

上帖的第一句是:

请大家参考着读读就行了.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Eagle
  6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吃素的鹰
等级:版主 帖子:1102 积分:14331 威望:2 精华:5 注册:2005-11-11 8:11:09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4 10:34:20 [只看该作者]

西方人确实讲究精确,这是中国文化注定了赶不上的。
以前搞音箱的时候,公司有LEAP,但设计人员说模拟出来的结果不对,输入喇叭参数,按LEAP模拟推荐做出来的音箱声音根本不对。所以不用,用耳朵反复听,调。后来我就发现,其实他们还有很多东西没做好,就像文中提到的一样,不是改进自己和模拟软件去让模拟结果更精确,而是一棒子把模拟软件打死,搞经验。
我们需要走到路还很长啊。就子女教育来说,国内传统父母严格要求子女的教育方式被渐渐放弃,引入由子女自己做主的教育方式,可是又没有学到人家的长处——拥有自由的同时问题自己解决,结果出来的小孩子无法无天,不知道天高地厚。中国现在是父母替子女解决问题,同时让小孩拥有自主权,权利跟义务不对等。


^_^ 天地生万物,是物皆有道;得道可明,未得必惘。惘因未得道,而
明亦未必得道,终即始也。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Gary
  7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10 积分:1772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7-4-26 10:09:14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3 9:05:17 [只看该作者]

提醒自己,做好本分!



从事耳机,愿与你分享与学习!
QQ:369303660  
 回到顶部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babysmile
  8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49 积分:355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9-1-5 16:01:03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3 13:13:53 [只看该作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一个老兵
  9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3518 积分:31704 威望:5 精华:20 注册:2005-10-31 11:40:50
  发帖心情 Post By:2009-1-14 5:02:50 [只看该作者]

 这位留学生所写的关于美国大学里许多学生用功读书的情况,

让我回忆起当年的片段,

是这样啊,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学习是高度紧张,
学校的名气越是大,其紧张度越高.

社区大学是要松些,然而很多学生要边打工边上学,
按他们的论调,也不轻松.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小喇叭
  10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黑侠 帖子:495 积分:5548 威望:1 精华:0 注册:2005-11-10 12:06:29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9 16:33:44 [只看该作者]

好文!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TomLee
  1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电声学徒(不包食宿)
等级:新手上路 帖子:103 积分:753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0-11-24 15:51:51
  发帖心情 Post By:2010-12-9 17:22:46 [只看该作者]

我也认为我们的高中教育强于美国。但是大学差太多了。


小虾米刚刚起步
 回到顶部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lzwsimba
  12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论坛游侠 帖子:30 积分:249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11-1-1 15:54:28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2-15 17:31:00 [只看该作者]

 今天方见得青天啊,自感消息闭塞啊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