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PC时代”——从IT产业到消费电子产业/从终端到云端,传统个人计算机逐渐演化为智能电视——与其配合使用的PC音响也不断“家居化/AV化”。
随着电脑装机市场的萎缩,传统多媒体音响发展的一个趋势就是“PC音响家居化”——即与平板TV配合使用(AV)——或者作为“卧室音响”听音乐。
一般认为,Hi-Fi与PC具有融合的趋势(PC Hi-Fi)——但是在“后PC时代”,从某种意义上 ——“新媒体Hi-Fi”比“PC Hi-Fi”更重要。
“长江后浪推前浪”——随着3G/4G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已取代PC——成为消费电子市场的主角。
音响是随着媒体形式变化而发展的(电脑→PC音响/智能手机→新媒体个人音响) ——故未来音响的发展趋势应该是与“新媒体”紧密联系的。
微型音响/耳机相对于PC音响——更适于与智能手机等“新媒体”(包括Notebook/Ultrabook)配合使用——符合移动互联网“后PC时代”音响市场的发展趋势。
● “New Media Hi-Fi”(NM Hi-Fi)——微型音响/耳机采用“Hi-Fi”设计,全面提升音质与音效——“Hi-Fi化”是一种必然的市场要求。
一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的音频设计,相对于PC的更为简陋——而微型音响由于体积的限制,音质也逊色于PC音响——因此新媒体个人音响更有必要“Hi-Fi化”。
“突破音障”——微型音响/耳机由于“小”,与智能手机等更匹配而能够深入人心——采用Hi-Fi设计,则可以突破音质瓶颈。
相对于微型音响——耳机频响范围↑/失真↓,没有低频响应差等“先天不足”,更符合“NM Hi-Fi”的要求——而功耗↓/便携性↑,更适于智能手机等新媒体。
● 一般而言,音响系统的音质——扬声器/音箱占30%,放大器占30%,而音源则占40%——
音源包括软件与硬件(各占20%) 。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扬声器系统/电子系统(放大器)再“Hi-Fi”,倘若音源(软件/硬件)素质差——前者也难以充分发挥效果。
智能手机/微型音响虽然采用各种优化设计(扬声器系统)——但由于“先天不足”,音质提升空间毕竟有限——而从音源上(声卡DAC/DSP等)改善音质,则可以事半功倍。
● 针对“PC Hi-Fi”趋势——Dolby/DTS都推出了相应的技术方案,如Dolby Advanced Audio/DTS Premium Suite等——从音源上提升PC音响的音质。
实际上,Dolby/DTS的这些技术方案完全可以应用在新媒体微型音响/耳机上 ——“NM Hi-Fi”比“PC Hi-Fi”更重要——提升新媒体娱乐Hi-Fi/AV/GAME的音质与音效体验。
● Dolby Home Theater V4——为各种形式的娱乐内容提供“沉浸式”环绕声和高保真音效——修复电脑音频相关的各种典型问题(声音纤细/音量不足和振动声等) 。
Dolby Advanced Audio V2 ——通过音源素材修复/机械限制补偿,提供清晰透彻的聆听与环绕声体验——包括虚拟环绕/音量调整/均衡/音频优化与调节等技术。
● 目前DVD等片源普遍带有5.1声道信息——越来越多的设备(包括数字电视机顶盒/平板电脑/智能手机)与影视节目(包括“中国好声音”/2013央视春晚)——都采用多声道环绕声提升音效。
Dolby Headphone(杜比耳机技术)——在编/解码基础上,通过“房间建模”(DSP),模拟5.1环绕声系统听觉环境——Fraunhofer IIS Ensonido技术与其异曲同工。
由于采用“时域优化”及“有限脉冲响应”滤波器(FIR),相位失真↓,音质清晰自然——宽容性↑/听觉疲劳↓——Dolby Virtual Speaker(虚拟扬声器技术)与其类似。
Dolby Headphone主要处理5.1 声道信号,如Dolby Digital等——其解码器(硬件/软件)早已普及——Windows 7以上版本都内置了Dolby Digital Plus,支持“杜比数字+”解码。
● DTS Premium Suite ——可以改进PC与Notebook的音质,使声音更加细致/具有环绕感
——包括HD Master Audio/Connect/ Surround Sensation UltraPC/ Symmetry 与Boost。
DTS Premium Suite II——Clear Voice通过抑制音频反馈/环境噪声,使语音更清晰—— Enhance可以修复低码率音频中所丢失的高频部分。
DTS Envelo主要用在智能手机等便携式娱乐产品——通过拓宽音域/增加深度与维度,提供更丰富/身临其境感的音频体验。
DTS技术可以通过集成于声卡芯片中的DSP直接处理音频信号——而非通过CPU, 则效率更高 (节能),音质更好(系统资源占用少) 。
● Fraunhofer AAC-ELD——可为移动通信提供CD般的无损音质,如同“面对面”谈话——作为唯一被广泛采用的全高清语音技术,支持iOS和Android系统。
Fraunhofer Acoustic Echo Control——防止回声干扰,改善音频质量,适应多变的声学环境和回声路径——可以应用于视频和电话会议/车载无线通话系统(微型音响) 。
2013CES展示在安卓手机上体验5.1声道环绕音效——Android系统采用Fraunhofer HE-AAC音频编/解码技术——可通过MHL/HDMI接口与平板TV/家庭影院连接起来。
● 从音源上提升音质——是一种更适于智能手机/Notebook等新媒体的音频解决方案——Dolby/DTS的“PC Hi-Fi”技术并不过时,而且发展为“NM Hi-Fi”(如Dolby Mobile) 。
“高清云音乐”——新媒体音频本身也在不断提升,改善移动娱乐流媒体的音质——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基地”于2013年推出采用Dolby Pulse(杜比睿波技术)的高清音乐服务和客户端。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从“pc hi-fi”到“nm hi-fi”.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9-07-20 13:57:53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