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外地的朋友,在一个20平米左右的地下室里,安装了一套卡拉OK系统。
虽然是经过装修,也有显得贵气的摆设,但是却很无奈:这套系统看看还可以,挺唬人的音响品牌,但是却没法唱歌!
这还了得,没法唱歌了就什么都不是了!
于是,看了他的装修结构图和了解一些情况后,叫他在网上买了一些泡沫塑料的吸声版块准备进行声学改造。
他的材料准备好后,趁去广州路过的一次机会,利用一个中午的时间(大约3小时),做了看起来很简单的声学改造:
把除音箱后面的一扇墙外的三面墙面,用胶水把泡沫塑料吸声块铺上(当然是有一点点规律的......)。
然后,我们连试听都没有时间,就走了。
第二天,朋友说,现在已经很好了,可以“引颈高歌”了,怎么唱都很畅快了。
其实,算起来这也没有什么悬念的:他们的所谓装修,只是要漂亮、豪华。所有的墙面采用的对声学来说都是“硬界面”------表面光滑的人造革!虽然皮革底下也是加了泡沫塑料的,但是,这些泡沫塑料对吸声来说已经毫无用处的了。
而重新再表面增加泡沫塑料吸声块(标准的结构系列)后,三面墙就从强反射变为就有较大吸声系数的墙面了。那些严重的驻波也就明显降低了.....
只是在现场做声学装修的时候,没有把重新改造前的声学情况(如混响时间,驻波情况等)和改造后的效果,用一台声学测试仪记录下来。
如果有一台简便的测试仪,不但事先可以知道存在的声学缺陷的具体情况,也可以增加进行声学改造的预见性。
特别是对用户来说,前后不同的测试结果,也显得更加科学了。
不过,好像有些音响工程公司(大型,很专业的除外),并没有这样做。
不知道为什么?
所以请大家解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8-10-25 22:49:46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