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声学楼论坛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技术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声学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2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孔圣人和买布人的故事值得学习吗

1楼
Eagle 发表于:2012-3-24 13:49:59
 

在《再说敬业精神》一帖里,JMA提到一个关于孔子和买布人的故事,我知道这是一个经典故事,代表着中国文化,我本应该看完就汲取教训。谁要是敢提出异议,就是不知天高地厚。我今天就做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搞个投票看看多人人认为值得学习多少人不值得学习。

 

先发表点自己的愚见:

 

个人认为这代表的是典型的中国文化中迂腐的部分,作为一个现代人,不应该再学习这些东西。中国古典文化有很多精华,值得我们学习,甚至老外都在学习。比如《易经》里面很多哲学思想。但是也有很多东西是糟粕,不应该学习,对于这部分,我们应该学习西方,用他们的精华来提升我们的糟粕。

 

孔子在明知道买布人算错帐的情况下,还说他对,就为了不让他输了赌注、丢了面子(其实这个赌注更多的是面子,而不是性命,以适当的方法告诉他,他不会自杀的)。我认为这是很迂腐、很短视的做法,表面看似救人,但实际上是害人害己。孔子也有一些思想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但这种做法绝对不值得。

 

先说害人部分:买布人从此认为三八就是二十三,以后跟别人算帐也是这么算,还会告诉别人这是孔圣人说的,不会错,这会给其他人造成很大的麻烦。如果这样的事多了、人多了,整个社会黑白颠倒,这就害了整个社会。

 

再说害己部分:买布人到处说“孔圣人说三八就是二十三”,那社会上那些知道真相的人就会认为孔圣人错了,在害人。如果有一天买布人也知道了真相,也会说孔圣人害他了,让他在更多的人面前丢了面子。就会给孔圣人的名誉带来负面影响。

 

个人以为,更适当的方法,我个人认为:应该是要告诉买布人事实真相,但也要让他有台阶下,不要真的自杀了,这样的方法是很多的。

2楼
xiushuicunren 发表于:2012-3-24 15:44:36

高度赞同Eagle版主!

 

其实,还有一个所谓的“三季人”的说法,其肤浅也是雷同了。我很早年前就和一些朋友开玩笑说:什么圣人?也不外如此的水平。连这样的小问题都要如此回避,甚至害人,何圣之有?

当然,圣人也只是从整体看的,有这么一点点瑕疵,也不算什么的。可惜的有的人却把人家的缺点当作珍宝来说教,真的要误人子弟了。

 

至于说什么会出人命,也是一个自以为是的想当然的理由。大众就那么愚鲁?!这是什么态度?

 

看问题的态度比一个人的水平更重要吧?

 

很高兴看到此贴,因为这样的歪风是不可久长的。

谢谢!

3楼
菜々鸟 发表于:2012-3-26 14:58:36
祸从口出,那人既然说了,就应该承担后果,3*8=23,简直就是误人子弟
4楼
jma 发表于:2012-3-26 18:28:56

老鹰不明白,,O(∩_∩)O哈哈~

5楼
Eagle 发表于:2012-3-27 15:51:46
以下是引用jma在2012-03-26 18:28:56的发言:

老鹰不明白,,O(∩_∩)O哈哈~

我之所以把这个话题脱离原帖单独拿出来讨论,就是想就事论事,就这个故事讨论一下是否还值得学习。既然你觉得值得学习,不妨发表一下你的意见。

既然说我不明白,你就请你把我教明白,不胜感激!

当然你也可以继续选择笑而不语,那我就只能认为你是在故做深沉。这个话题不涉及任何敏感内容,有话尽管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03-27 15:54:48编辑过]
6楼
jma 发表于:2012-3-27 21:40:12
以下是引用Eagle在2012-03-27 15:51:46的发言:

我之所以把这个话题脱离原帖单独拿出来讨论,就是想就事论事,就这个故事讨论一下是否还值得学习。既然你觉得值得学习,不妨发表一下你的意见。

既然说我不明白,你就请你把我教明白,不胜感激!

当然你也可以继续选择笑而不语,那我就只能认为你是在故做深沉。这个话题不涉及任何敏感内容,有话尽管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03-27 15:54:48编辑过]

QQ留言中已经说的狠清楚了,,

7楼
jma 发表于:2012-3-27 21:43:53

这个世界上很多“三八二十三”的人,不要只看故事,故事是什么?难道是真实的历史?老鹰难道喜欢和“三八二十三”的人以及“三季人”较劲下去!!!

 

如果客户是此类人,还要争吗?

如果朋友是这类人,还要争吗?

8楼
Eagle 发表于:2012-3-28 12:46:51

经过激将,终于有第一个发表不同看法的人了。希望其它持支持意见的人发表点看法。

 

这个故事能流程至今,说明支持孔子做法的人非常多。其实这件事是不是孔子做的不重要,重要的这种做法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和认同。其实这也是孔子自己的“仁”的思想的一部分,就算不是他本人做的事,但反应的观点却是他的。

9楼
Eagle 发表于:2012-3-28 12:57:31

我发这个投票只是想看看有多少人支持、有多少人反对。在当今这个社会条件下,我无权也不想说别人不对,更没想过要改变谁的观点。

 

在香港,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是我在大陆从来没碰到过的:走到一个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看到100米内有车过来,站在路口等它走(在国内多数人也是这么做),结果经常是那车减速走到路口,停下来示意我先走。同样是中国人,香港的司机为啥可以这么做?而大陆似乎基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件事似乎跟这个帖子讨论的东西没什么关联,其实核心的问题是一样的。

 

也许今天别人坚持“三八二十三”对你没有影响,你也不必理会,迟早有一天会影响你!到那时你的损失可能更大。

10楼
jma 发表于:2012-3-28 20:08:43
以下是引用Liangheo在2012-03-28 13:23:49的发言:

又错!这里未必都是孔子的观点,其实很多观点是后人借孔子之名附会之说尔,何来“却是”如此肯定之言?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03-28 13:42:23编辑过]

人家已经掉进故事里了。。故事故事,均是杜撰!

11楼
Eagle 发表于:2012-3-28 20:45:54
以下是引用jma在2012-03-28 20:08:43的发言:

人家已经掉进故事里了。。故事故事,均是杜撰!

什么是故事?故,过去、以往的意思。故事,就是过去的事情。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是杜撰的!你今天给你孩子讲你儿时的真事,那也叫故事!

 

我早已经说得非常明白,这件事是不是孔子做的不重要,关键是这个故事流传至今,必然说明很多人认同这种行为,包括你本人。这才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和讨论的!!如果你继续纠缠这件事的真与假,那不明白的不是我,而是你。

 

如果看看《论语》,照样可发现类似的所谓“仁”的思想——有一些说得难听点就是“妇人之仁”,你也说那不是孔子的思想。那好吧,请告诉我哪些才是孔子的思想?是不是所有好的就是孔子自己的思想,所有不好的就不是孔子的,因为他是圣人,他不可能犯错?

 

孔子生前大部分时间活得并不风光,有时候甚至很狼狈,为啥?为啥他死后秦始皇横竖坑儒独留儒家?有兴趣把这个问题思考和解释清楚,好过非纠缠买布人的故事到底是不是孔子干的。

12楼
Eagle 发表于:2012-3-28 20:59:49

国人喜欢把好人神话,坏人鬼化。好人身上全是优点、没有缺点;坏人身上全是缺点、没有优点。这是一种完全脱离实际的理想主义,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这一点上,西方人客观很多。比如拍电影,不论是《功夫熊猫》还是《加菲猫》,这些英雄式的人物形象身上有很多生动的缺点,而不是像国人那样搞得英雄身上全是优点。当然,近几年国人拍的电影也开始慢慢的实际一点,有时候好人也会有点缺点、坏人也会有点优点,这是一种进步,至少我认为是。

 

回到孔子话题,孔子是一个普通人,不是神。他必然有些事是对的,也会有些事是错的。不要认为错的、不好的事情、观点就一定是后人补的,很可能真是孔子自己。

13楼
Completist 发表于:2012-3-29 11:19:07
以下是引用Eagle在2012-03-28 20:59:49的发言:

国人喜欢把好人神话,坏人鬼化。好人身上全是优点、没有缺点;坏人身上全是缺点、没有优点。这是一种完全脱离实际的理想主义,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在这一点上,西方人客观很多。比如拍电影,不论是《功夫熊猫》还是《加菲猫》,这些英雄式的人物形象身上有很多生动的缺点,而不是像国人那样搞得英雄身上全是优点。当然,近几年国人拍的电影也开始慢慢的实际一点,有时候好人也会有点缺点、坏人也会有点优点,这是一种进步,至少我认为是。

 

回到孔子话题,孔子是一个普通人,不是神。他必然有些事是对的,也会有些事是错的。不要认为错的、不好的事情、观点就一定是后人补的,很可能真是孔子自己。

 

必须的;不然怎么叫:

 

不查都是孔繁森,一查就成王宝森。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4楼
ziyan557 发表于:2012-3-30 8:11:40
儒家思想传承了这么久,一定有他的道理,前些日子有借几本书过来看,还是有很多可供学习的
15楼
Eagle 发表于:2012-3-30 10:42:34

本帖仅限讨论买布人的故事体现的思想和行为是否值得学习,不讨论整个儒家思想;也不追究这个故事是真是假,如果是真又是不是孔子干的。对我来说,任何一个观点、哲学是谁、什么时候提出来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它阐述的道理是什么,是否值得学习。

 

从最基本的哲学思想来说,任何一件存在的事物都有阴阳对立的两面性,也就是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因此,即使是臭名昭著的希特勒(实际上我们现在没有人了解历史上真正的、客观的希特勒到底什么样),从这个层面讲,也会有他积极的一面。

 

作为今天的人,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全盘吸收、还是选择性的吸收、还是全盘否定。是否对西方文化就像有些人那样喊“狼来了”并抵制它、还是吸收其中有用的来提升自己、还是像有些人那些全盘西化?

16楼
子卿 发表于:2012-3-30 10:57:26
 有个亲戚没念过几天书,但是特别爱卖弄,好像自己很有文化。
小时候我回老家玩,此人又开始卖弄“北国风光,千里冰霜,万里雪飘”,于是我忍不住纠正是“千里冰封”。
后来跟我妈说起此事,我妈说,没必要纠正他,这种人就让他卖弄去吧,你能纠正一个纠正不了所有的,更纠正不了本性,他卖弄一辈子被笑话一辈子!
17楼
xiushuicunren 发表于:2012-4-2 16:34:00
以下是引用子卿在2012-03-30 10:57:26的发言:
 有个亲戚没念过几天书,但是特别爱卖弄,好像自己很有文化。

只是引用你这段话,也就很好的了!

 

深一点说下去就.....

18楼
zhaifalin 发表于:2012-4-9 20:55:47
什么乱七八zZAO的
19楼
dglsysqcc 发表于:2012-4-21 23:15:58
这种事情无关对错,说的只是一种方法,这得看当时的情况,孰轻孰重,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我记得还有一个故事是关于表演的时候帮老师系鞋带的,和这个有异曲同工之妙,这或许是大师之道吧,凡人想达到这种境界,是需要修为的。
20楼
lingzhi22 发表于:2012-4-23 18:06:58

大师的处世之道,在于熊掌和鱼翅不可兼得之时的取舍,如果没有那个赌,孔子也不会3*8=23了.

共2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 2005-2023 nju520.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