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声学楼论坛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技术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声学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一代耳机行业翘楚的兴与衰》(轉載)

1楼
nisa 发表于:2016-9-26 13:21:24

一代耳机行业翘楚的兴与衰

2015-11-07 十丫杂谈

提到F公司,相信业内人士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曾经的F公司是苹果耳机的首席供应商,iphone3,4,5的标配耳机都出于F公司研发团队之手。

曾经的F公司为三星公司研发并制造数十款耳机产品。

曾经的F公司为诺基亚制造大量的标配耳机。

曾经的F公司是德国森海塞尔的首席合作伙伴。

曾经的F公司为多家全球知名耳机公司(丹麦B&O,美国魔音,Bose,skull candy, 新加坡创新,日本铁三角等)研发制造耳机。

曾经的F公司在中国的研发部是一个可以容纳五六百人集实验室,试做室,会议室,培训室,仓库为一体的研发大楼

曾经的F公司的鼎盛时期每名设计人员同时需要参与10多款耳机产品的设计和跟进。

曾经的F公司每天送货出货的车辆络绎不绝,来访登记处门庭若市。

那些只是曾经

如今的F公司,金碧辉煌的研发大楼退租了,各大部门合并缩减,往日的辉煌已然变成昨日黄花,曾经如此辉煌的F公司为什么会走向今天的局面?

一,缺乏技术创新

虽然F公司每年都会在总部举行技术发表大会,但是相对于变化的市场,以及客户多变的需求,F公司的革新的步伐显然过于缓慢。后起之秀层出不穷,无论从耳机的ID设计,到其内部结构,以及发音单元的设计,F公司陷入一步落后步步落后的局面,直到13年有客户慕名来拜访时F公司能展示给客户的成熟机种依旧只是寥寥无几的那几款几年前的产品。

二,过度依赖于国外主要客户,欠缺国内市场开发

也许由于F公司是日本企业,曾经的F公司只看到国外的“披萨”并没有看到中国的“馅饼”,因此那时的F公司一心只服务于国外客户,忽略中国市场这块肥肉,进而错过了与后起之秀小米,魅族,联想,中兴,华为合作的最佳时期。遥想小米刚刚起步时,曾有专人拜访过F公司,希望可以为其品牌制作耳机,由于当时的F公司左拥苹果大单,右抱三星大单,对那时的小米不屑一顾。如今,诺基亚已经消失在这个星球,苹果的订单又被竞争对手夺去大半,三星的单也寥寥无几…

三,人才流失

曾经的F公司是一个不缺人的公司,每年批量的毕业生涌入公司。因为不缺人,所以人在F公司没有显得那么重要。殊不知人不缺,但真正的人才又有多少呢?每年大量的新人进入,又有大量的老员工离开。就技术部而言,一个产品的开发所需要经验的积累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一个有经验的员工远比几个新人做起事来更有品质和效率。

四,死板的薪资

说到F公司的薪资这也是很多老员工离开的原因。从05年至今F公司对员工的起薪未曾改变过,2010年以前的工资水平,F公司的工资出于业界的中上等,2010年以后的工资明显没有优势。经济在发展,市场在变化,如此一成不变的薪水试问可以守得住多少人,虽然很多人不物质,但是也是要生存。所得与所劳的不对等也是很多人离开的原因。

五,研发周期长

研发周期长是很多大型公司都会存在的问题,因为公司大,流程多,无形中延长了产品开发周期,面对如此日新月异的市场,过长的产品研发周期很容易会被市场淘汰。

六,过度的品质管控

对于服务过F公司的人,大家都会清楚的知道,F公司产品的品质堪称一流,不会因为批量生产而对品质松懈,甚至绝大多数会高出客户的标准。高品质固然好,但是过度的追求品质无论从人力,物力,时间,成本上都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七 ,居高不下的产品成本

同样的价钱你可以买一个其他厂家的耳机,但你也许只能买一个F公司的发音器。F公司的开发人员曾经仔细研究过,为什么他们的产品就算一分利润没有还是与别人的成本有很大的差距。他们开发的产品实在太贵了。同品质的产品,他们的产品要比竞争对手高出很多,在全民cost down的今天,除了‘真爱粉’否则很难与他们合作。究其根本原因,F公司的采购决策欠缺对市场的应变。像一些公司一样,F公司所需部品的采购需要来源于F公司本身的自有供应商,而能成为F公司的供应商需要经过层层选拔和董事同意,这样一来一往很多物美价廉的供应商就无形中被屏蔽,那些‘几经磨难’才上位的供应商的供货价格对他们而言却丝毫没有优势。更甚至有的产品只有唯一供应商,所以有时只能在用与不用之间做选择,而不是价钱和周期。

八, 生产牵制研发

虽然F公司是制造型企业,但是产品的研发和创新才是一个企业的发展根本。生产固然重要,但是如果由生产来主导开发,那就是本末倒置。F公司走入今天,虽然是意料之外,但却是情理之中,一个不重视研发团队的公司是很难走得更长久的。没有竞争时期也许会风平浪静,但是一旦有了竞争必定淹没于市场浪潮之中。

九,公司高层管理欠缺决断性

2012年F公司参与竞标联想手机配机耳机,他们不是输在产品品质,亦或价格不如人,而是输在连去比一下的机会都没有。联想要求F公司缴纳X00万保证金才能参与竞标,财力雄厚的F公司竟然对这X00万望而却步,最终因公司无法提供保证金而丧失了与联想合作的机会......F公司错过了太多......

......

如今,当年的辉煌已不再,如今的F公司已如昨日黄花,但依然希望它可以早日认清市场,认清自己,再次起航,只因那里毕竟是很多人奉献自己青春的地方......

2楼
ning_5987 发表于:2016-9-26 15:58:48
F公司到底叫什么?公开也没有什么不好
3楼
qingfengburang 发表于:2016-9-26 16:24:09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楼
g574100239 发表于:2016-9-26 18:08:49
丰达
5楼
ning_5987 发表于:2016-9-26 19:18:55
晕,这个都忘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楼
qwwqwwqshiyi 发表于:2016-9-26 19:46:07
其实问题在于研发如何与批量制造区分。

很多大厂,什么高、什么律、什么恩。翻开项目计划,大部分都是雷同或相似的项目。
全新的东西、少量不赚钱的东西、要求高的东西都被搁置与排斥。

绩效评估者是否能给出一个研发项目与完成度的曲线关系?
是否真正去了解过好的研发水准需要怎样的资源与制度运行?
企业赚大钱的项目通常是研发要求低的,低水准、高水准的研发是怎么评估的?
研发技术与人才储备是否是一个企业的长久规划与意志?

7楼
pzpzp 发表于:2016-9-27 8:38:51
里面说的9点其实都会有企业的矛盾点在里面,而且是相互关联的,或许换个立场这9点都是成功的基本要素。曾经,小品牌以使用丰达耳机单元而作为卖点,大品牌以丰达的性价比与品质作为竞争力,这都是丰达在市场上的优势。但国内丰达为何没落了呢?丰达集团是否真的没落了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6-09-27 09:08:12编辑过]
8楼
nisa 发表于:2016-9-27 9:17:50
說沒落還不至於,畢竟手裏還握著日系、美系、德奚等車企的喇叭大單;只是大家所瞭解的成本及政治因素,人家戰略轉移到東南亞罷了;
不過,豐達手裏的耳機訂單量應該沒以前那麼大了。不過,佩服某國內手機廠商,給豐達設計及代工配套耳機,到後來乾脆把豐達耳機研發團隊給挖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9楼
水仙 发表于:2016-10-11 17:08:30
日系的厂家大部分已经走下坡路了。
10楼
小平头 发表于:2016-10-13 11:22:18

老东家还是很牛逼的,员工少了很多,但营业额没少,利润还增加了。

一个公司能领先行业几十年,如今竞争对手强大了,转略转移与放弃一些自身难以消化的市场也是不得已的事情,一切都是为了股东利润最大化。

为国内培养了不少人才,可惜以后没有这样的培训基地啦,只是苦了国内要招人的HR。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qq图片20161013111612.pn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1楼
SPL100 发表于:2016-10-14 8:24:09

文章写的好,分析到位,先赞一个。

12楼
hhyygg 发表于:2016-10-24 22:07:03
楼主 是 eng2 (mae2) 高层.  看了以后感慨。以前的老东家
13楼
JXJJZZ 发表于:2016-10-26 11:44:51
很有道理啊,楼主写的这些很多企业都可以套用再自我检讨啊,我觉得啦!
14楼
不再犹豫 发表于:2016-10-26 21:20:26
现在那几家公司耳机研发能力比较强呢
15楼
nisa 发表于:2016-10-27 7:56:42
以下是引用hhyygg在2016-10-24 22:07:03的发言:
楼主 是 eng2 (mae2) 高层.  看了以后感慨。以前的老东家
我不是啊,網上看到就轉載過來的。當然,寫這篇文章的肯定是MAE2的老員工了。

16楼
xdqjack 发表于:2017-1-12 15:32:25
很透彻
17楼
ly_i 发表于:2017-4-19 15:29:54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17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5-2025 nju520.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