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声学楼论坛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技术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声学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5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2][3]
[浏览完整版]

标题:[讨论]前腔效应和折环共振的联系?

1楼
Eagle 发表于:2007-11-13 17:32:14
如题,各位认为前腔效应和折环共振有没有联系?除了都会在频响曲线上产生一个谷之外,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2楼
高手寂寞 发表于:2007-11-13 23:00:41

从表面现象看都会令曲线产生一些谷

但内部的联系  呵呵

好问题

3楼
Eagle 发表于:2007-11-13 23:10:25

楼上的既然说自己是高手,对于这样的好问题,就试试讨论嘛,何必捏着呢。高手难道连这么点东西也要保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楼
马甲 发表于:2007-11-14 12:35:06
以下是引用Eagle在2007-11-13 23:10:25的发言:

楼上的既然说自己是高手,对于这样的好问题,就试试讨论嘛,何必捏着呢。高手难道连这么点东西也要保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是不是有基本的思路或想法?说出来听 听

5楼
Eagle 发表于:2007-11-14 17:59:12

呵呵,看来大家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啊。要知道,很多问题如果看透了,是很有用处的,至少不会被千奇百怪的表现现象迷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楼
imxp 发表于:2007-11-16 15:51:09

我认为至少没有必然和本质上的联系

7楼
玄武狐 发表于:2007-11-17 0:18:10

何为前腔效应?背下书:是指扬声器或传声器一类电声器件中,振膜前面一般都有一小气室,由于声波在其中产生共振,而使频响变坏.---摘自《扬声器及其系统》P149

何为折环共振?哪位来背下书,我找不到!

但既然发生共振,就说明在激励频率下,这些东东已经不能在看作集中参数,这一临界频率是与对象尺度有关的,有意思的是楼主所描述的两个对象的尺度如此相近,可见他们作用的频带是相近的,但应该不是一回事。

8楼
jma 发表于:2007-11-17 8:33:52

看书上说加大防尘帽可以减少前室效应,那么在微型扬声器中由于中间是球顶(相当于整个球顶型鼓纸的胴体)那么在没有前盖的情况下它还有前室效应吗?如果有的话,那么也是微乎其微的.

9楼
Eagle 发表于:2007-11-17 9:21:40
一个气室怎么会产生共振?有点说不通。产生共振需要形成共振器:一个腔体和一个管子。没有管子的腔体,就象没有电感的电容一样,是共振不起来的,反射倒是可能。有没人能更详细的解释《扬声器及其系统》的作者的意思?而且我记得前腔效应是先有一谷,然后再有一峰。呵呵,没有做大的扬声器,又很久没看书了,不知记得对不。
10楼
马甲 发表于:2007-11-17 10:12:40
以下是引用jma在2007-11-17 08:33:52的发言:

看书上说加大防尘帽可以减少前室效应,那么在微型扬声器中由于中间是球顶(相当于整个球顶型鼓纸的胴体)那么在没有前盖的情况下它还有前室效应吗?如果有的话,那么也是微乎其微的.


又入迷途
11楼
中山门 发表于:2007-11-17 13:04:08
以下是引用Eagle在2007-11-17 09:21:40的发言:
一个气室怎么会产生共振?有点说不通。产生共振需要形成共振器:一个腔体和一个管子。没有管子的腔体,就象没有电感的电容一样,是共振不起来的,反射倒是可能。有没人能更详细的解释《扬声器及其系统》的作者的意思?而且我记得前腔效应是先有一谷,然后再有一峰。呵呵,没有做大的扬声器,又很久没看书了,不知记得对不。

斑竹在这里对共振的理解还是处于集中参数情况下的理解,如果是集中参数根本就不用考虑这些了!
12楼
门外汉 发表于:2007-11-17 13:31:27
以下是引用马甲在2007-11-17 10:12:40的发言:

又入迷途

迷途本身就是个迷!

马甲没有入过迷途?

毕竟网络是虚幻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也不可能永远只穿一件衣服!

13楼
y12356 发表于:2007-11-17 13:55:51
以下是引用玄武狐在2007-11-17 00:18:10的发言:

何为前腔效应?背下书:是指扬声器或传声器一类电声器件中,振膜前面一般都有一小气室,由于声波在其中产生共振,而使频响变坏.---摘自《扬声器及其系统》P149

何为折环共振?哪位来背下书,我找不到!

但既然发生共振,就说明在激励频率下,这些东东已经不能在看作集中参数,这一临界频率是与对象尺度有关的,有意思的是楼主所描述的两个对象的尺度如此相近,可见他们作用的频带是相近的,但应该不是一回事。

不是平板扬声器的振膜都会有前腔效应,从一定频率以6DB/倍频,向高频衰减,折环共振就是软轭环,橡皮,泡沫,布和纸边共振,先是正谐振峰,然后是反谐振谷.和刚性振膜分割振动不是一回事.

14楼
Eagle 发表于:2007-11-17 15:52:40
以下是引用中山门在2007-11-17 13:04:08的发言:

斑竹在这里对共振的理解还是处于集中参数情况下的理解,如果是集中参数根本就不用考虑这些了!

想请教一下这种情况下共振的原理是什么?
15楼
路人甲 发表于:2007-11-17 15:59:44
以下是引用马甲在2007-11-17 10:12:40的发言:

又入迷途

又见马甲,楼上的还好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6楼
马甲 发表于:2007-11-20 0:06:52
以下是引用路人甲在2007-11-17 15:59:44的发言:

又见马甲,楼上的还好吧?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还活着

还变胖了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7楼
dlb 发表于:2007-11-20 16:52:52
以下是引用Eagle在2007-11-17 09:21:40的发言:
一个气室怎么会产生共振?有点说不通。产生共振需要形成共振器:一个腔体和一个管子。没有管子的腔体,就象没有电感的电容一样,是共振不起来的??????,反射倒是可能。有没人能更详细的解释《扬声器及其系统》的作者的意思?而且我记得前腔效应是先有一谷,然后再有一峰。呵呵,没有做大的扬声器,又很久没看书了,不知记得对不。

18楼
中山门 发表于:2007-11-20 20:47:36
以下是引用Eagle在2007-11-17 15:52:40的发言:

想请教一下这种情况下共振的原理是什么?

想想房间共振是什么原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楼
Eagle 发表于:2007-11-20 21:15:41
房间共振是驻波啊。可是纸盆前面的空间根本构不成产生驻波的条件。
20楼
中山门 发表于:2007-11-20 21:24:04

就好比少了一面墙的房子里有没有驻波?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50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2][3]

Copyright © 2005-2023 nju520.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