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声学楼论坛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技术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声学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讨论]一个大胆的设想

1楼
泊尔 发表于:2014-4-8 8:52:54
凡涉及音箱的设计生产,都不可避免的遇到分频问题(全频喇叭例外),而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一个理想的分频网络解决切分斜率问题。使某点的分频只是一个象征性的,实际上还是低音发高音的声音,高音发低音的声音。加上分频器带来的相位问题,各种失真可谓很大。由此想到能否转变思路,从系统的总体上思考,索性不设分频网络,甚至扩声的周边设备中也不设。
在做工程时,曾尝试直接用修改音频原始文件方式,也就是常说的CD碟、PC记录各种媒体(硬盘、U盘等)记录的原始信号。用录音环节常用的后期制作软件完成分频,可以轻而易举的实现三十几、四十几分贝,甚至更高的斜率(倍频程),我自己用过的到了48dB。这样做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分频处理是在原始的数字化环节进行的,使得以往进入模拟环节再分频的各种寄生因素根本不存在,避免了过去在模拟环节解决问题措施越多,寄生也越多的优劣同时增长的的尴尬局面。这样做以后,就能把单元之间的频率分配变得越来越接近理想化,不仅提高频响特性,还可能同时降低了对单元频响特性的要求和成本降低。
从技术上,这个方案似乎很容易达到。需要深究的是真作为一个较大范围的推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
对于专业扩声,音箱环节较容易处理,因为很多音箱都已经是外置分分频状态,而且做工程的也已经习惯了外置分频。民用领域的Hi-Fi,早在几十年前就广泛采用双线分音的连接方式,改动起来也不难。
以往专业扩声的分频大多是周边设备完成(大多依托音频处理器或分频器),Hi-Fi则是在功放的输出端分音(实际上没有真正分频,只是高低音通过不同的线路而已,分频器还是音箱里的内置分频)。
说到最大的不同时,这次索性把分频交给了录音环节(后期处理)。现有的编码方式有很多是支持多声道的,不用担心这样做的输出通道容量问题。现今PC加声卡的播放逐渐普及,更是提供了便利条件。现有声卡4路、8路甚至10路的输出都是很常见的。
挑战在于:1.现有的多声道大多码率较低,对解析力有影响,而直接用编辑软件播放,虽然能够保持原有的“无损”,可是专业软件在终端用户使用,需要专门的培训,限制使用面;2.音源制作方(音像行业)已经习惯了不分频的情况,能不能接受分频刻录方式是值得研讨的;3.如果用制成的CD作品进行二次修改,这个工作由谁来完成,产生的成本是不是一个缺点;4.单元情况千变万化,分频点设在哪里是个问题,是2KHZ、3KHZ还是其它的什么频率点?5.扩声的对象不都是已经做成的音像作品,现场演出的话筒采集是一个没有分频的信号,如何纳入这个变更的系统?。。。。。
不管怎样,这样做换的的优点,是一个巨大的诱惑,这样做甚至可以弥补分音音箱和全频喇叭音箱的各自缺点,更是省略了以往头痛的工艺问题。特别是用后期制作软件播放模式,还省略了编码解码过程,就是母带直接播放,解析力能进一步大幅度提高。
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是技术人的职责所在,问题解决的越多,适用范围越宽,即便是现有状态,也不是没有应用场合,我自己做的工程有的就已经采用了。只是应用面太窄。
这个想法是天方夜谭吗?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5-2025 nju520.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