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声学楼论坛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技术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声学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9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原创]刚全手工制成的中国全频嗽叭花

1楼
chaogao 发表于:2009-3-26 0:14:24
号角音葙外尺寸1780/1200/880,号角中装八只三寸全频单元,一只寸半压缩头后葙体装一只十八单元,灵敏度97db,频响30-50000HZ,葙体自行设计,以手工制作为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cimg0159.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米二号角频响图.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03-26 00:18:10编辑过]
2楼
圣灵 发表于:2009-3-26 9:00:34
楼上的做个?赞一个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03-26 09:00:42编辑过]
3楼
imxp 发表于:2009-3-26 10:27:59
值得赞一个,不过指标有点夸张了,50k,不知道怎么验证
4楼
qms 发表于:2009-3-26 17:26:10
 确实很漂亮,也很佩服他们的毅力,玩那东西不是一天两天能完事的
5楼
chaogao 发表于:2009-3-26 23:28:01
请注意后葙顶上还有一个五单元陶瓷超高音,频响是10K-50KHZ,二档分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9098.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03-26 23:28:47编辑过]
6楼
diva 发表于:2009-3-31 13:47:36
上SPL曲线看看!
7楼
perky2006 发表于:2009-5-20 22:19:51
有创意,不过喇叭多并不能代表频宽宽,从图上的频宽显示,应该是16-18K 左右应该就截止了。另外这么多喇叭在几个频落上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干涉的,左右听感和在中间听会有较大差距。不过制作工艺的确相当不错,十分了的啊!
8楼
chaogao 发表于:2009-5-26 0:01:34
我缺少电声理论知识,动力是音乐和音响爱好,虽很想深入学习理论,但看来自已没有时间了,借老师们之力指导吧,这对号角是自己几十年发烧追求的结果,即既能万马奔腾又能高山流水,从葙体构思设计到选料制造,前期试制,单元和线材选择,分频器制造,各部分和整体校音,用了年半时间,其间葙体、中间超高号角(有高音号角和八只三寸单元相位校正双重作用)和下号角经多次修改,因没有更好的测试工具,就那台百灵达DEQ-2496和万用表,总比全靠耳听准确些,八只三寸全频在大号角中的前后位置也经多次推测,目前用一部6.5W6L6单端胆机推,在55平方,楼高4米的室内除了的士高音乐压迫力不够外其余交响乐,中国戏剧、人声、钢琴、提琴都达到很好的表现,有较真实的现场感觉,和各种乐器形态,低频干净不混且富有弹力,十分耐听,葙子设计是以李万钧研制的三寸全频单元为中心,因考虑到阻抗,灵敏度、功率等匹配问题,经实验后用了八只,16欧,号角实验的要求是不允许有腔音、整体线条清晰不混浊,响应尽量平坦.低音选用十八寸JBL-2043G 4欧,高音选用DAS DH-10 寸半压缩号角 16欧,顶上的超高是自己研制,用改造后的组合陶瓷片发音,频率10K-50KHZ,低频葙体用后加载号角,八只全频号角后开放,相当于障板形式,有点不明白想请教各位的是,平时自己制作的后加载号角音葙,在80-160HZ处总有一深谷,无法克服,但这对大号角却好很多,不知是什么原因?各位老师能帮助分析和解决这深谷吗,米二号角频响是80HZ-10KHZ,望各位指教,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05-26 02:26:24编辑过]
9楼
yufeio 发表于:2011-1-9 12:26:12
口水哗哗
共9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5-2025 nju520.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