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声学楼论坛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技术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声学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一个关于倒相管的误读

1楼
xiushuicunren 发表于:2010-7-25 10:46:43
 

 (读书随笔)

 

                                    天郎     Turnberry SE不是倒相箱吗?

 

《高保真音响精品赏析》,一本由《高保真音响》主编潘志强等著的关于国外高端器材很好的介绍。

对于没有这个福气可以亲自聆听这些高端器材的人来说,听听他们对器材的的详细和评价,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和享受。

不过,有的时候,尽管这些都是业内众所周知的高手,也会出现一些问题的。

如:在“照进现实的梦想---天郎 Turnberry SE 80周年纪念音箱”一文中,谈到这个音箱的前障板两侧的装饰条之间有狭长的开口直通箱内,就给这个音箱下了一个结论:不是倒相箱。

虽然作者也很客气的说“似乎”不应该被视作倒相箱,但是,这个“似乎”的道理却是有问题的。作者说,因为开口的长度远远大于其深度,基本没有调谐谐振峰的功用。所以,只是起了平衡箱内外的气压的作用。

是这样吗?

还是从倒相箱的原理说起。

倒相管和箱体在原理上是构成亥姆霍兹共鸣器,这是一个基本的认识。

这个共鸣器的工作条件是:(按照南京大学的声学基础一书)

1、共鸣器的线度远小于声波的波长。

2、短管的体积远小于腔体的体积。

3、腔壁的刚性的。

就是说,如果一个结构符合上述的条件,就构成一个共鸣器。

再看天郎这个10英寸的大音箱的情况: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开口的宽度并不大,只是很长而已。从所开的缝的情况大体估算,开缝的的面积和厚度乘积(就是体积)当然是属于“远远小于”音箱的体积的了。

所以,这个结构还是属于普通的亥姆霍兹共鸣器的,在音箱的类型上,还是倒相箱的。

为什么会这样的误解呢?

因为,我们常见的倒相箱的倒相管一般都是圆或方型的,就把这种狭长的倒相管排除在倒相管之外了。这个误读也是一个比较容易出现的事情。

其实,对于亥姆霍兹共鸣器的各种各样的变形,我们的一些人还有一些认识不足。在吸声材料或吸声结构里使用很多的“穿孔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了。

穿孔板在理论上就是很多的亥姆霍兹共鸣器的并联。

穿孔板的开口很多,开口加起来的“长度”,也是远远超过其深度的!

此外,在结构上,就存在一种“狭缝”式的共鸣器结构的,而且近来也在很多不同的场合下得到很好的应用的。

所以,天郎的这个音箱,还是一个倒相箱,只是倒相管的形状不是普通的圆或方型,是“狭缝”型而已。

从这个问题,也说明不可以把什么话都当真。有的时候,还是要用基本的理论去看看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的。

这也在另一方面说明了基础理论的重要,特别对一些原来就不是这方面专业的很多人来说,更是如此。

2楼
meiloon 发表于:2010-7-25 17:41:35

在看这个标题之前我就晓得是你的帖子

3楼
xiushuicunren 发表于:2010-7-26 8:29:06

那你就属于"超人"的了!

人家最大的本事也不外乎是一看标题就知道是谁的,你老兄神了,太神了,“在看这个标题之前”就晓得了!!

(当然,如果看了作者就知道是谁,那是废话)

 

之前,你凭什么???

请指教了,也给大家介绍介绍嘛!

 

(又,阁下在新墟?那是x美公司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07-26 08:51:31编辑过]
4楼
xiushuicunren 发表于:2010-7-27 10:11:18

版主好福气!

有人白送的话,我是多多益善的,但是,不会拿去换零钱。

 

开卷有益吗,能够发现人家说的不地道的,也是自己的一个再学习的过程。

何况,人家总是对的多一点的。......

5楼
Eagle 发表于:2010-7-31 11:55:09

呵呵,现在明白很多争论是怎么来的了。

比如楼主这个问题,很多搞技术的人看到所谓“专家”犯这种低级错误,最多一笑置之。楼主不辞辛苦写这么长篇文章,敬佩!楼主可以开个博客,跟“专家”们讨论一下,给婆罗大众扫扫盲。连那简单的逻辑都还没搞清楚的方舟子都敢上电视,还自诩“科普作家”,楼主也可以发挥你的所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07-31 11:55:30编辑过]
6楼
路人甲 发表于:2010-8-4 13:35:28

上面两位版主不觉得在科普和专业之间存在这条深深的鸿沟吗?

我觉得Xiushuicunren兄起码起到在鸿沟之间起到搭桥连线的作用。

作为声学楼这样的网络媒体(?)难道不能讨论这样的问题?

7楼
xiushuicunren 发表于:2010-8-4 17:32:33

其实,有没有这么复杂的。

因为看到的音箱方面的书和实际的音箱,基本上是没有人说什么“狭缝型”倒相管的。

不信,你找出来看看。

 

对于倒相管,一般的说法,也就是什么圆的、方的而已。至于进一步的详细的论述,见的不多。

虽然《电声技术》上也有过一些说法的。

 

不过,看起来,倒相管还是有点什么学问的吧?例如:位置、开口大小和管内的气流问题等等,也不是一句话就说的清的吧?

 

至于版主说的“不辞辛苦”,则是没有的事。想到什么,就在声学楼里发点谬论,也同时在学“打字”,不亦乐乎!

 

特别是在网上乱放厥词,得到DX们板砖是件好事,可以开开眼界的。

所以,胡乱的发点东西,就多多见谅了!

8楼
爱拼才会赢 发表于:2010-8-5 9:25:49

楼主精神可嘉.

 

倒相管的形状,尺寸,位置,强度或阻尼(材料特性)等等,对声音(低频)都会有影响.

 

影响的一些方面:

(不完全)

1、辐射阻抗,耦合效应

2、管共振

3、气流噪声(扰动,流速)

4、损耗和阻尼

 

9楼
xiushuicunren 发表于:2010-8-5 9:54:55

过奖了!

只是在学习而已的,还谈不到什么精神这类的境界。

 

就如楼上说的气流噪声这个问题,在其它的专业(如流体力学,航空和航海),就不能算什么高深的技术了的。

但是,人家B&W就牛一点了,专利了。

这虽然也只是一个小小的进步,但是,你现在有什么技术可以做到“惊天动地”的呢?

为什么你就没有想到而且做出来呢?

 

所以,还是细节决定成败,把小事情做好了,也就谢天谢地了的。

 

当然,也会有人做出一点大事情的,但是,真的会很少的。

 

你说是吗?

10楼
Eagle 发表于:2010-8-5 11:59:38
以下是引用路人甲在2010-08-04 13:35:28的发言:

上面两位版主不觉得在科普和专业之间存在这条深深的鸿沟吗?

我觉得Xiushuicunren兄起码起到在鸿沟之间起到搭桥连线的作用。

作为声学楼这样的网络媒体(?)难道不能讨论这样的问题?

我从来没说不可以讨论,我只是建议楼主多去跟“专家”交流这个问题,跟大众扫盲。

倒相式音箱的定义从来没有规矩倒相管的形状、位置、尺寸....,从某种意义上讲,只要在扬声器背面封闭的箱体上开个孔并形成赫姆赫兹共鸣器,无论这个孔有多长、多大、在什么位置,都已经构成一个倒相式音箱。

那个所谓专家之所以认为不是倒相式是认为开孔面积大、声质量太小行不成共鸣器,各位可以自己分析一下看是不是开孔面积大就真的行不成共鸣器吗?

11楼
xiushuicunren 发表于:2010-8-5 21:39:10

"吃素的鹰”版主,所说的真是一个好问题。

倒相管的形状、大小和位置真是什么样的都有的。

以前一般是在前面或后面,现在不是也有在底部的吗?

好像还没有在上面的,是吗?

 

不过,除了外观的不同外,没有什么在音质表现方面的不同或特点?

共1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 2005-2023 nju520.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2.453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