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一种有长短双倒相管的音箱
采用双倒相管的音箱不少,但是,这两根倒相管是一样的。
有一种音箱,它也是两根倒相管,但是这两根倒相管的谐振频率不一样,就是两根倒相管大小一样,但是长度不同。
比如:这两根倒相管的谐振频率差4Hz,而且分布在箱体的谐振频率的两侧。
这样的方法,有什么意义?
在理论上行得通吗?
请DX们指教了。
俞锦元先生说:
......在实际上,这个办法仍是有效的集中参数,箱体仍然调谐在单一的Fb上。
那么,有什么差别呢?
等着大家的分析了。
我同意俞锦元说的。
俞锦元说得不错,但是计算起来并不是那么简单.
这个问题实际上等效为:两根倒相管(或多个倒相管),求等效后的一个倒相管(声学化简问题)
如果两根倒相管是同样口径,同样长度, 那么归一化很简单, 等于一根口径是原来的根号2倍,长度相同的管. 否则,就要考虑两个不同倒相管
的元件组成的电桥阻值不同带来的差异,进行归一化简.
一般用电声等效类比图处理会比较容易.
建议读一下南大版的<声学基础>
另外这种设计(两根管长短不同)很少出现在音箱设计里面, 属于乐器设计的范畴, 毕竟音箱同乐器差异还是很大的. 如果两根倒相管长短不同(甚至
三根倒相管长短,口径都完全不同), 很难调整, 设计上不易控制.
谢谢国明兄详尽的解说了。
我所说的是指两根大小相同但是长短不同的倒相管的,而且也真的很少看到有这样的产品。
这个案例是在《高保真放大器与音箱制作精选》,(作者张维国)里面的一个作者特别介绍的“并联式”双调谐倒相音箱。(见P.231)。
内容相当多。只是没有什么曲线可以看,所以不甚了了的。
那么,如果理论上成立,按照你说的只是很难调整的话,就是说还是可以调整的吧?
真的,如果是三根呢?
看来,倒相管也还是有很大学问的了。
请各位多多指点了。
根据国明兄“甚至是三根倒相管”的提示,想起来好像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东西。
现在找到了,是在《扬声器系统》,山本武夫的书的“导声管的各种形式”(P.200)一节里就有这样的结构了。
但是,作者只是说“利用不同长度的管子来分散导声管的共振,以获得平滑的特性”。
再也没有更多的解说了。
这和作者先前说过倒相箱的声压“还有受到导声管本身共振频率的影响”的说法是一脉相连的。
到底这样的结构会怎么样?
还请各位来分析了......
谢谢!
。。。。
自己钉个箱子,开两个倒相管的孔,
自己实验一下长短管是什么效果。
再做汇报吧。
楼主的案例就像一个人一只脚穿鞋子,一只脚不穿鞋子。
请问他站起来的身高到底是全高还是半高.....
根据国明兄“甚至是三根倒相管”的提示,想起来好像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东西。
现在找到了,是在《扬声器系统》,山本武夫的书的“导声管的各种形式”(P.200)一节里就有这样的结构了。
但是,作者只是说“利用不同长度的管子来分散导声管的共振,以获得平滑的特性”。
再也没有更多的解说了。
这和作者先前说过倒相箱的声压“还有受到导声管本身共振频率的影响”的说法是一脉相连的。
到底这样的结构会怎么样?
还请各位来分析了......
谢谢!
山本的观点只是概念性的, 他自己恐怕都不相信, 所以只是说说而已. 你见过先锋哪一款音箱是使用山本说的"多导管分散共振"理论来设计箱体的?
没有. 所以理论是理论, 实践是另一回事.
用LSPCAD模拟不就行了?
用LSPCAD模拟不就行了?
上COMSOL
。。。。
自己钉个箱子,开两个倒相管的孔,
自己实验一下长短管是什么效果。
再做汇报吧。
楼主的案例就像一个人一只脚穿鞋子,一只脚不穿鞋子。
请问他站起来的身高到底是全高还是半高.....
呵呵,,要条件呀!
回答这样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倒相管的作用,倒相管是配合箱体容积,吸音材料及低音单元,共同决定倒相箱的谐振频率的,对音箱谐振频点的要求是,与装箱后的单元谐振频点相同,两者越接近越好,越接近一致,单元的振动冲程越受到箱体谐振的抑制,因而降低了低频失真,同时增大了低音单元的功率承受额。低音单元的阻抗单峰被谐振波抑制成双峰,也使低频下限向下得到延伸,扩展了低频。
用多只倒相管是可以的,但应该相同的规格尺寸,这样容易控制箱体的谐振频点,确保与单元装箱后的谐振频点相同,如果用一长一短两只倒相管,如果长度差别不大,仍可有效抑制单元的谐振,如果长度差别大,抑制单元谐振的能力就弱化了。因此个人认为,没有必要故意用2只或多只不同长度倒相管来抑制单元谐振。多只倒相管时,应该选用相同尺寸。舍近求远是不必要的。
根据国明兄“甚至是三根倒相管”的提示,想起来好像在哪里看到过这样的东西。
现在找到了,是在《扬声器系统》,山本武夫的书的“导声管的各种形式”(P.200)一节里就有这样的结构了。
但是,作者只是说“利用不同长度的管子来分散导声管的共振,以获得平滑的特性”。
再也没有更多的解说了。
这和作者先前说过倒相箱的声压“还有受到导声管本身共振频率的影响”的说法是一脉相连的。
到底这样的结构会怎么样?
还请各位来分析了......
谢谢!
利用不同长度的管子来分散导声管的共振,以获得平滑的特性。
这是牺牲低频谐振换来的平滑,我们希望谐振频点要与低音单元装箱后的谐振频点保持一致,任何破坏一致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谐振波不可避免的会带来多次谐波,反映在近场测试时的频响曲线上就是系列峰谷。对较高频率的谐波可通过吸音材料加以吸收。对较低频率的谐波,吸引材料吸收率会越来越低,实际上较低频率的,尤其是二次谐波,对低频实际听感会起到一个加强的作用。
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多了根倒相管,相位會不會有所不同。
不過大家有沒有想過,多了根倒相管,相位會不會有所不同。
倒相管不是一根的音箱,不少吧?
我的一个达呢皇太子落地箱,就一个前,一个后的两个倒相管。
其他的音箱也有不少是这样的吧?尚菲的SF-100号角音箱也是。
谁说的,LSPCAD 6 / LEAP 5都可以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