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声学楼论坛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技术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声学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3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请来推敲:箱体振动对高音的影响的一个测试报告

1楼
xiushuicunren 发表于:2011-5-18 10:48:10

各位声学楼的DX们:

      对音箱的障板的振动和这个振动对音箱音质的影响,是很多人都关注而且也是在不断寻求新的改进的问题。

      在声学楼里看到了很多相关的说法,受益匪浅。

      不过,总的说来好像还缺少一个具体的、有数据可以佐证的实际测试来说明这个问题。或者是虽然有一些测试数据或新的方法,但是要么存在一些可疑的问题,要么也没有用技术参数最后和音质真正的联系起来,......

      当然,肯定是有人做了这样的工作而且也有很好的结果,只是秘而不宣的在那偷着乐的。

      我认为这样的问题也应该是音箱的一个主要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不简单的问题,个中的理论和实践都有待提高。所以,把这个问题和相关的测试拿出来做而且给大家来推敲,还是有意义的。

      为此,根据手头的设备和水平,做了一个箱体板的振动对高音单元的总谐波失真影响的实际测试,为这个讨论提供点素材。

 

         从对总谐波失真参数的测试结果可以初步得出这样的结论:

   从对某一个具体的音箱的测试结果说明,音箱的前障板振动或共振,会使高频扬声器的总谐波失真值有很大的增加。

随着低频扬声器共振激励功率的增加,箱体前障板高频扬声器处的箱体板振幅和高频扬声器的总谐波失真与低频共振激励功率成正比增长。

   而且这种失真的大幅度增加,可能会导致总谐波失真的指标严重超过对失真要求的相关最低标准,使高音音质变坏。

 

具体的测试过程,测试结果,请见附件。

 

村人寡闻,对此测试的过程和原理也不敢断言,故拿出来在声学楼里请大家拍砖。

还请各位多多指教!

谢谢!

 下载信息  [文件大小:   下载次数: ]
点击浏览该文件:振动对高频扬声器音质的影响(声学楼版).doc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05-30 09:20:35编辑过]
2楼
古惑狼 发表于:2011-5-18 11:15:38
下载不了啊
您在"查看文件"的时候发生错误,共有1项,下面是错误的详细信息

  • 您没有浏览本社区展区的权限,请登录或者同管理员联系。
  • 请仔细阅读论坛帮助文件,确保您有相应的操作权限。

3楼
xiushuicunren 发表于:2011-5-19 9:34:47

这只是一个粗浅的测试报告,因为:

1、这样的测试的方法对不对?还待大家来论证。

2、就算是方法对了,所测试的总谐波失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测试报告也只是一个结果。

3、对高音单元的影响,是可能有很多方面的,现在只是做了总谐波失真一项。其它的影响呢?

 

所以,还请大家多多关注和指教!

4楼
WAMM 发表于:2011-5-19 12:08:25

支持多做这种实验!先不管有没有用,总比空谈好多了。

5楼
红中 发表于:2011-5-19 14:57:34
很不错,不过就只看到LZ的一方表达,咋不见列位的砖头呢?
6楼
xiushuicunren 发表于:2011-5-19 20:40:05
以下是引用WAMM在2011-05-19 12:08:25的发言:

支持多做这种实验!先不管有没有用,总比空谈好多了。

谢谢了。

 

单纯的理论研究,也不是没有用的。只是,这可不是一般的人有时间和精力去做的。

大多会有一个比较明确的目的的。

例如:如果通过具体的测试,验证了振动和失真的关系,哪怕是比较粗浅的关系,也就为音箱的箱体结构设计方面打下理论基础。

 

当然,这个试验只是一系列要做的测试的一个开端而已。

现在很多人手上的设备是多了------不管是公家的还是自己的------只要有一个好想法,就可以通过具体的试验来验证的。

书,当然是要好好学习的,人家的经验也要好好学习。

但是,如果有条件自己去验证一个想法,何乐不为?

 

各位说是吗?

7楼
okk 发表于:2011-5-23 10:41:15
 
xiushuicunren = 北野 ?
8楼
听风 发表于:2011-5-23 16:46:41

xiushuicunren=boss,

北野=RD

 

bossX=RD;

 

所以不成立。

9楼
北野 发表于:2011-5-24 9:00:17
以下是引用okk在2011-05-23 10:41:15的发言:
 
xiushuicunren = 北野 ?

非也,村人乃世外高人,   

        北野只是丛林小狼,

        一只被捕获、教化、正在茁壮成长的小狼王。

        

10楼
xiushuicunren 发表于:2011-5-24 10:26:34
以下是引用okk在2011-05-23 10:41:15的发言:
 
xiushuicunren = 北野 ?

回OKK兄:

 

    xiushuicunren=修水村人=村人 。

    修水者,小小的溪流。村人,山野之人。如此而已。

 

    承蒙OKK兄以前的关注,我也是一直在想把这个话题做一点点实际的东西来的。

现在终于有一点粗浅的测试结果了,但是还是不明就里,很多问题还要各位指教的。

兄台是这方面的高手的,请多多支持和关注了。

谢谢!

 

11楼
xiushuicunren 发表于:2011-5-24 10:31:40

看了一下关注过的人已经超过200了。

谢谢各位!

 

这样的问题,还请各位从不同的层面和理论多给点意见。

特别是各大版主和对振动有兴趣的DX们,多给点意见。

 

毕竟我们在拿箱体振动来说事是很久很久了的。如果能够从其中的一个方面来说明振动和音质的关系,不也是一个小小的进步吗?

谢谢各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05-24 10:33:21编辑过]
12楼
xiushuicunren 发表于:2011-5-26 17:10:26

在此,先把测试报告亮出来的初衷说说:

1、测试的结果是:振动对高音的失真的影响“太大”了。太大了,也不容易使人相信的。我现在就半信半疑。

    不知道你们信吗?

2、村人一直以来是说的多,问得多的,当然也是受教不少,受益良多的。

    所以,现在做了一点点,也该摆出来。不然就会被认为光说不练的啦......

3、声学很深奥,和一些机械方面的问题比更容易使人误入歧途。

    可能我现在就是在歧途了,为什么不请各位来拨乱反正呢?声学楼里可是高手如云的。

4、振动的问题,也是声学的一个基本的问题,重要的问题。现在把振动和失真联系起来了,也是一个好结果嘛。

5、在进一步的测试里,也发现,采用一种新的音箱结构可以在很大程度的减少音箱的振动和谐波失真。

6、其它的因素......

 

 

再次向各位求教了!

谢谢!

 

13楼
xiushuicunren 发表于:2011-5-28 9:00:43

看贴的近300,下载的近100,这可比那些“空对空”的什么“懂xx的有多少?”这类的问题少多了!

 

可能:

1这个问题不重要,所以关注的人少。

  但是,记得连莫尔斯也说过整个声学就是振动学这样意思的话,看来不重要是不太可能的。

  而且,我们在应用振动方面的理论,不断的提高扬声器单元的质量。如尽可能的减少振膜的分割振动等等。

  而这个测试报告是从另一方面来提高系统的质量的一个尝试,因为发现了振动对高音或其他单元的影响,就是一个新的方向。

  有了这个理念或发现(当然是要正确的),下来去解决这个问题就可能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了。因为,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 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是数学或实验上的技巧。”

2、此外,这是一个很具体的问题,绝没有可以泛泛而谈的余地。说是,要有一定的理论支持;说不是,也同样要要有根据呀。

   所以,这个问题不好说,自然对问题的核心说事的人会少了。

3、其他原因。如感到这个问题不值一提等。但是,真的吗?细细的想想,真的要有理有据的说,还真的不容易。

 

声学楼是声学界所有网站中最讲理论的网站,也是最有水平的网站,网民里不乏一流高手或专家,特别是在理论方面的专家。

这类问题在声学楼里来讨论,应该是大有裨益的吧?

 

所以,恳请各位版主和DX们就测试报告所涉及的理论或实验设计等问题多多指教!

谢谢!

14楼
okk 发表于:2011-5-28 11:48:34

对此地的潜规则不什了解,抛砖头俺原先是有些顾虑滴。作者心诚,俺就实话实说了。

 

这个实验的目标:前障板振动对高频扬声器音质的影响。
关于箱振影响的研究资料较少,应当鼓励这类尝试。现试做一个审稿式的评论并提点建设性建议:(F1 为板振低频频率,F2 为被观测的高频频率)

 

1)对理想的线性系统,因发声体运动而造成干扰的模型应该主要是频率调制过程。作者对这种影响的物理过程未经深究,因此误用了谐波失真THD来作为主要观察指标。须知,THD 只适用于表达周期性的目标信号,理论上只计及所有的 mF2 ,即是本文中的高频信号的正数倍频率分量。

 

2)建议采用互调失真 IMD 值来衡量音质受到的影响。它计入了频率为(nF1 +/- mF2)所有新产生的干扰声分量,包括无障板振动时的IMD 及含障板振动时的频率调制干扰。直接把IMD测试信号滤除高频后的低频送入低音单元,滤除低频后的高频送入高音单元。就可进行测试了。

 

3)关于测试过程,建议要注意屏蔽掉产生箱振的过程中的非箱振音信号(低音单元的发声),不要让它们进入测试MIC。若要进一步区分前障板振动的效果,则还应把其它各面的振动发声也屏蔽掉。

 

4)其他:
   A)这个实验是作者直接做的还是委托别人做的呢。
实验过程中“4.1 前障板共振频率选取”这一段的描述有些问题。
图1中表达的应该是:“三个箱体,使用CLIO的信号源及传感器,扫描得到的箱板振动的频率响应。”吗?
   B)另外,数据图表中多处纵坐标、单位缺失。客观性、严肃性打折扣。

15楼
北野 发表于:2011-5-28 15:18:10
以下是引用okk在2011-05-28 11:48:34的发言:

对此地的潜规则不什了解,抛砖头俺原先是有些顾虑滴。作者心诚,俺就实话实说了。

 

这个实验的目标:前障板振动对高频扬声器音质的影响。
关于箱振影响的研究资料较少,应当鼓励这类尝试。现试做一个审稿式的评论并提点建设性建议:(F1 为板振低频频率,F2 为被观测的高频频率)

 

1)对理想的线性系统,因发声体运动而造成干扰的模型应该主要是频率调制过程。作者对这种影响的物理过程未经深究,因此误用了谐波失真THD来作为主要观察指标。须知,THD 只适用于表达周期性的目标信号,理论上只计及所有的 mF2 ,即是本文中的高频信号的正数倍频率分量。

 

2)建议采用互调失真 IMD 值来衡量音质受到的影响。它计入了频率为(nF1 +/- mF2)所有新产生的干扰声分量,包括无障板振动时的IMD 及含障板振动时的频率调制干扰。直接把IMD测试信号滤除高频后的低频送入低音单元,滤除低频后的高频送入高音单元。就可进行测试了。

 

3)关于测试过程,建议要注意屏蔽掉产生箱振的过程中的非箱振音信号(低音单元的发声),不要让它们进入测试MIC。若要进一步区分前障板振动的效果,则还应把其它各面的振动发声也屏蔽掉。

 

4)其他:
   A)这个实验是作者直接做的还是委托别人做的呢。
实验过程中“4.1 前障板共振频率选取”这一段的描述有些问题。
图1中表达的应该是:“三个箱体,使用CLIO的信号源及传感器,扫描得到的箱板振动的频率响应。”吗?
   B)另外,数据图表中多处纵坐标、单位缺失。客观性、严肃性打折扣。

   我也来说两点,

   1.暂且将报告中的扬声器THD谐波失真做为观察对象,使用同一个高频扬声器,当其受振动调制时 ,THD失真值要远远大于前障板无振动时的THD值。这个对比值应该可以看做为一个高频扬声器受振动调制的“互调失真”结果。

   虽然楼主的报告只表现了该扬声器“高频信号的正数倍频率分量”的失真,但是这成“倍”增长的失真,已经用数据而不是靠推理来明显的指出了振动对扬声器谐波失真的危害性。

   楼上建议采用互调失真来衡量扬声器音质受振动的影响,如果有测试结果,肯定可以更全面的反映扬声器受振动影响的工作状态。而且这个结果一定是“负面”的,从而更加巩固振动对扬声器失真的危害性程度。

   2.“4.1 前障板共振频率选取”楼上的朋友将其意思理解为:“三个箱体,使用CLIO的信号源及传感器,扫描得到的箱板振动的频率响应。”,这一点应该归咎于报告的叙述没有更明确直观的表达出来,但应该不是楼上理解的“三个箱体”。因为在试验选材3.1中只有“宽230*深305*高430mm标准结构书架音箱1PCS,再没有看到其它箱体或者数字上的描述。

 

<!--EndFragment-->

16楼
xiushuicunren 发表于:2011-5-28 16:51:15

先谢谢OKK兄这样专业的人士终于出来说话了,而且是技术性很强的话!

 

对于箱体的振动引起的失真,可能研究者少或虽然有研究但是没有发表出来。我想,泱泱大国,肯定是有人在研究的,我只是抛砖引玉而已。

谢谢OKK的鼓励!

 

当然,这个测试也是不容易的,要委托第三方去做,难度很大。因为先就没有什么具体的测试方案设计,很多东西都是一步步的弯路走后才找到方法的。

所以,是我们自己做的整个测试工作。

 

OKK兄所说的一些具体的测试方向和问题,领教了。确实是金玉之言!

在此再次向OKK兄表示真诚的感谢!同样的,也希望其他DX们也像OKK一样,对测试的原理和方法等给予判定。

 

对于失真的一些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我们正在不断的学习中,也望各位多多指教。

 

我是这样认为的:科学的东西是来不得半点虚假的。一个测试报告在对一个方面的问题说事,当然是要经得起推敲的。否则,也只是一个自以为是的东西。

所以,有人来拍砖,指出错漏之处,或者提醒测试中的问题或新的方向,就是在帮你完善整个测试,当然是要从内心感到高兴和感谢的!

 

看来,声学楼里的一些DX们开始出手了,无论是这个测试报告最终是被抨击得体无完肤还是得到提高和修正,甚至是肯定,都是好事情!

谢谢了!

 

 

 

17楼
小平头 发表于:2011-5-29 11:00:05
发个别人的广告,
不管是研究THD还是IMD,
如果有一个模型,能够测试高音受到箱体振动影响与完全隔离出来不受到箱体振动影响两种情况,
楼主要测什么都可以了。
另,发重复了一张图片,删不掉,请版主代劳了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未标题-1 拷贝.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05-29 11:27:54编辑过]
18楼
xiushuicunren 发表于:2011-5-29 16:22:15

谢谢小平头兄的参与和指教!

 

这个DTT技术,好像是高音隔振的一个很简单的方法而已(硅橡胶垫圈)。

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所做的测试会存在很多问题的,如隔振系统特有的自身共振问题。也是这个技术的最多缺点,业内人士也是不少微词的。

从图上看,也没有办法具体的知道到底失真减少了多少......毕竟振动是振动,失真是失真。

 

这是很久以前就有的测试结果了,虽然也只是什么振动的响应程度,但对我们的启发的确是很大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你说的这样的模型:尽可能的把箱体的振动和箱体“不振动”这两者的失真的差别表达出来。

所以,试验的核心就是设计出一个你所说的模型:把障板的振动对高音单元的影响减少到“几乎”没有的程度,这就可以有一个对比的条件了。

当然,完全不受振动的影响是不可能的,但是只要是基本达到就是工程上可以接受的了。

 

事实上,我们也已经做了这样的实际箱体结构,有关的测试工作也基本完成。当然对比的结果是“失真和振动正相关”的......

 

谢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05-30 09:30:04编辑过]
19楼
Completist 发表于:2011-5-30 22:57:50

DTT (Decoupled Tweeter Technology): 高音减振技术,是Jamo的专利,其应用在Jamo C80系列Hi-Fi及家庭影院系统上。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tt.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In addition to Jamo’s beautiful designs, cutting-edge technology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its products. You’ll find that Jamo has engineered several proprietary technical platforms that make its critically acclaimed “Danish Sound Design” possible.

WaveGuide (波导)
WaveGuide is the unique way Jamo has shaped the tweeter’s faceplate. This exclusive technology helps control the speaker’s sound pattern, creating a more open and dynamic listening experience. It is also a design that makes it easier to position Jamo speakers in a room.

Hard Conical Cone (HCC)   (硬锥盆)
HCC technology enables the driver to reach far beyond the midrange frequencies before any significant cone break-up occurs. The material’s rigidity and membrane’s conical shape ensure the unit creates clear, detailed sound with very little distortion.

Centre-Plug  (中心相位塞)

The Centre-Plug replaces the traditional dust cap, making the cone both lighter and more responsive. It also cools the voice coil, resulting in higher power handling and stable sound reproduction when the speaker is being played at an increased volume. 

Decoupled Tweeter Technology (DTT)  (高音减振技术)
This mounting system prevents unwanted cabinet vibrations that can cloud sound. By decoupling the tweeter from the rest of the speaker, vibrations transmitted from the front baffle to the tweeter are reduced by more than 20dB. In other words, it creates high frequencies that are uncommonly detailed and realistic.

The synergy of design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at the core of the Jamo brand since its inception. From the modern art look of the Graphic speaker to the performance of the latest generation of in-wall and in-ceiling speakers, every product accurately reflects Danish sound and design.

20楼
xiushuicunren 发表于:2011-5-31 10:10:42

对,就是这个DTT(减振高音技术)。

英文可能稍有不便,请看中文版:

 

******
      JAMO尊宝C80SUR环绕音箱
      C 80 SUR
     
      技术
      主动阻抗校正
      主动阻抗校正(AIC)是一个创举,一个在减少电动式喇叭失真的现有技术上加以革新和扩展的成果。

      AIC可以获得更加清晰的中音,明显减少声音的粗糙感,这在人声重放中尤为显著。

      从指标上看,这种方法可以使三次谐波失真降低6dB(相当于降低50%)。

 

      中心相位塞
      中心相位塞取代了传统的防尘帽,这样可以使锥盆更轻,响应更快速;而且当大声播放时,也能冷却音圈,从而具有更高的功率处理能力和稳定的声音重现。这样设计的产品能增强功率处理能力,而且具有均衡的、精确的、动态的声音重现。

      中心相位塞也能防止可能出现的分割振动点,就是防尘帽被粘合在锥盆处的地方。另外,当锥盆前后振动时,它防止在防尘帽后面的过压/欠压。这将有利于更动态和精确的声音重现。

 

      偶极
      在房间里对箱式音箱(压力换能器)进行摆位是对自身的独特挑战。那么,偶极式音箱(或者说速度换能器)的又是如何“运转”呢?
      由于偶极辐射模式,声音从音箱的前面和后面传播——相位相反。这对于一个传统的音箱是重要的,侧墙(也就是一次反射)反射和来自于驱动单元的直达声是反相的,他们听起来会令人讨厌。


      然而,对于一个偶极辐射模式,实际上是没有“侧面”声音传播的,因此临界的一次反射声被完全杜绝。

      但是,您可能要问,音箱背后的声音传播是怎样的呢……不会破坏成像力和声场吗?

      事实上,当被正确地放置,心理声学的规律开始起作用。人耳利用一次接收声(一次声波)来辨别声音的方向(也就是来源于哪里)。那也意味着即使反射声有一些延迟,也不影响头脑辨别方向。

      如果偶极式音箱被放置在离后墙最小3英尺/1米的地方,微调角度(作为一个传统音箱的发烧友无论如何都会这样做),反射声将延迟(因为物理距离,实际上在到达聆听者耳朵之前,它将先通过两个边界——后面和侧面),但它仍然给我们方向的提示。这时候,二次反射将增加气氛,给聆听者一个更大房间的感觉。
      

      DTT (减震高音技术)是尊宝特别开发的安装系统。
      音箱设计的最大挑战之一是防止有害的箱体振动所造成的声音模糊或声染色。高频更容易受到影响。
      这个问题的有效解决要归功于尊宝减震高音技术(DTT)。由于在高音单元边缘部分采取了减震措施,从前障板向高音单元传导的振动被削减了20
      dB以上,使得所播放的高音细节非常细腻,而且十分真实。
      

      HCC(硬锥盆)
      HCC(硬锥盆)技术,使单元的重放频率可以远远超出中频段之外而不会发生明显的分割振动。这种材料的坚硬和圆锥型形状,即使在高声压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单元产生清晰而细腻的声音,而且失真极小。结合天然的橡胶折环,可以有效防止振动被传递回振膜,其结果是得到一个良好控制的振膜,它的工作频率可以高达4kHz而不会产生分割振动——这已远远超出了它的工作频率范围。

 

      波导
      波导技术是Jamo已经设计高音面板的独特方式。这种技术主要是用于产生可控的声辐射图形,以及更加开放和动态的声音重放。波导技术也使音箱在房间中的摆位可以比较容易。

      另一个很大的优点是能够保证高频和中频的辐射图形保持一致。一般来说,频率越高,指向性就会变得越窄。因此,在中/低音单元与高音单元平稳结合的区域中,中/低音单元应该具有较为狭窄的指向特性,而高音单元应该具有比较宽阔的指向特性。利用尊宝的波导技术,这个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波导非常圆滑的设计能把声音的衍射减少到极小的程度。最后,波导可以增加高频低段的输出,这就意味着在输出声压相同的情况下,高音单元只需较小的推动功率。因此,可承受功率得到提升而失真可以减小。

 

   

********

顺便说一句,DTT这样的东西,作为减振技术这个 专业范畴来说,是一个大家都会的东西,是小儿科的了,用的也不只是这家。什么帕拉丁的音箱也说是IMS技术的。都是一个模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06-02 10:55:16编辑过]
共36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 2005-2025 nju520.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10938 s,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