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百度一段简介:
下面以常见的直流电磁继电器为例加以说明。
电磁继电器的驱动机构为电磁铁,由铁芯及缠绕在铁芯上的线圈组成,其电气特性与电感完全一样,能够抑制线圈中电流的变化。
通电时,电能转化为磁能,电磁铁产生恒定的磁场,继电器动作。
断电时,电能不再供应,电磁铁线圈失电,电流迅速下降,磁场失去能量来源,磁场逐渐消失,此时磁场由恒定状态变为变化状态。
根据电磁定律,当磁场变化时,附近的导体会产生感应电动势,其方向符合法拉第定律和楞次定律,与原先加在线圈两端的电压正好相反。这个电压就是
反电动势。
这也可以用能量守恒定律来解释。通电时,电能转化为磁能,断电时,贮存的磁能转化为电能。
问题是,既然能量守恒,那么这些能量最终到哪里去了呢?这就是能量释放问题,也正是这个问题,造成了反电动势的危害。
继电器一般用开关或晶体管来控制。对于开关来说,在断电瞬间,反电动势会在开关的触点之间产生电火花,造成触点烧蚀。对于晶体管来说,反电动势会导致其击穿损坏。
克服反电动势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在线圈两端反向并联一支二极管,当产生反电动势时,电流通过二极管释放,从而保护控制元件。这是从大禹治水的方法中学到的,对于洪水,要疏导,让它流入大海,而不是堵,堵是堵不住的。
采用上述方法以后,磁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全部转化为热能散发掉了。
<!--??????? [if gte mso 9]>
Normal
0
7.8 pt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endif][if gte mso 9]>
<![endif][if gte mso 10]>
<![endif]-->
http://sound.westhost.com/biamp-vs-passive.htm<!--[if gte mso 9]>
Normal
0
7.8 pt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endif][if gte mso 9]>
<![endif][if gte mso 10]>
<![endif]-->
喇叭单体是靠着扩大机输入的音乐讯号来驱动,驱动的原理就是把讯号输入音圈,而音圈是处于强力磁场中,当音乐讯号变动时,就产生磁力切割作用,使得音圈推动振膜开始做前后往复运动。 反之,如果扩大机没有输出讯号给喇叭单体,但是喇叭单体却仍然还在往复运动时,也会因为音圈的运动而切割磁场,产生电压。 而这不该有的电压会沿着喇叭线回输到扩大机输出端,让扩大机推动喇叭时显得“软脚”,这种从喇叭回输到扩大机的电能就称为反电动势。 反电动势必须有效压制,喇叭才能推得好,而压制反电动势的方法就是避免使用扩大机输出端回送到输入端的回授,或者是尽量降低输出端回送到输入端的回授,这样反动电势就不会随着回授而传到输入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03-15 12:41:35编辑过]
反电动势会存在的原因是线圈在切割磁力线,e=BLv。
就单元来说v通常是在谐振频率附近越大,因此产生的反电动势越大,反电动势会和源电压(放大器产生)的方向相反,因此此时通过单元的电流变小、等效为阻抗变高,这正是扬声器单元阻抗在谐振频率附近呈现一个峰值的原因。
如果放大器是理想的(内阻无限小、恒压),则扬声器单元在谐振频率附近的响应对应其Qts。
如果放大器有一定的内阻,则其响应对应在Qms(内阻无限大时)和Qts(内阻无限小)之间。
上面说的放大器什么输入、输出的影响那些基本是对过时放大器的一些描述。目前一个合理设计的有负反馈的放大器,不可能产生。
imxp师兄所言甚是~
现今设计到位的高阻尼系数, 末级无负反馈功放已可达至理想!
但音箱里的功率分频网路会否被
反电动势 干扰, 以影响高度保真的还原能力呢?
再说一次,无论末级有没有负反馈(或者环路负反馈),都一样。-----除非功放本身不稳定。
还有一个事实就是,无论功放设计多么优秀,都不可能“压制”或者“消除”真正的“反电动势”。------换句话说,总认为不能换个好的功放,就连喇叭的阻抗特性也变了?
在线圈上串联一个对称线圈,绕向相反,而且对称线圈工作在对称的磁场中,这样理论上两个线圈上产生的反电动势正好互相抵消。这样不就可以了吗?我记得有个品牌的产品就是这么干的,好多年了。
上个图说明问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03-16 16:13:18编辑过]
回 马田师兄,
问题是多余的电荷如何处理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03-17 09:26:25编辑过]
建议去了解下:感生电动势和扬声器中反电动势的基本概念差别!
有独到的设计思路是好的,但如果从一开始就概念不清,技术就很难让人信服了!
感激教导~
确实在没有好的电声基础下, 比较难以明白! 请继续赐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