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一个问题请教:
一个2.0的多媒体小音箱,也就是300元的货。
前面说过这个音箱的开口处的声压曲线看起来是有一些问题的,不需要的声波泄漏较多。
原来的音箱里面只剩在一侧贴一块巴掌大的鱼缸过滤棉的,吸声严重不足。
做了一个小实验:在音箱的底部和背部加一块泡沫塑料,看看对泄漏的声波和需要的声波有什么影响
下面是原来的音箱和加了吸声材料的音箱的测试结果比较:
红色的曲线是增加吸声材料后的曲线;瀑布图则是两个对比。
这个瀑布图是原来的吸声材料时候的瀑布图。
从测试看到,仅仅是增加一点点吸声材料,成本不会大多少,效果却不错的嘛。
但是,为什么厂家不这样做呢?有什么其它的因素?
请各位指点了。
2.0的多媒体小音箱:不是HIFI,并且测试的时候通过里面的功放没有?
蓝线低频表现的力度好一些,
2.0的多媒体小音箱:不是HIFI,并且测试的时候通过里面的功放没有?
蓝线低频表现的力度好一些,
为什么要通过里面的功放?这可能是一个问题点。
你说蓝线(就是没有增加吸声材料)低频的力度会好点,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请指点了,谢谢!
为什么要通过里面的功放?这可能是一个问题点。
你说蓝线(就是没有增加吸声材料)低频的力度会好点,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请指点了,谢谢!
兰线50-100HZ处比红线高一些,这部分是影响力度感的所在。过不过功放这个不可能是问题点。如果是简单电容分频的那功放特性肯定是平直响应,不可能说搞个陷波器把1khz附近频带給全消了。如果居然是有源二分频,那低通滤波器的-3db转折点也绝不可能是低于1khz的,对滤除多余的响应没用处。这对箱子的驻波实在太严重了,内部贴覆厚毛毡应该比塞吸音棉更好些。或者把倒相管改小、移动位置到底部也不错。
兰线50-100HZ处比红线高一些,这部分是影响力度感的所在。过不过功放这个不可能是问题点。如果是简单电容分频的那功放特性肯定是平直响应,不可能说搞个陷波器把1khz附近频带給全消了。如果居然是有源二分频,那低通滤波器的-3db转折点也绝不可能是低于1khz的,对滤除多余的响应没用处。这对箱子的驻波实在太严重了,内部贴覆厚毛毡应该比塞吸音棉更好些。或者把倒相管改小、移动位置到底部也不错。
这个音箱的驻波实在是太严重的了!贴厚毛毯类的效果当然会好些的。
倒相管的位置移动是重要的,但是在这个音箱里可以改动的地方本来就很小了。
50~100Hz频段的声压大一点是对低频的力度有好处的,只是才一点点的差别(也许是1dB)也听得出来吗?
谢谢了!
看来,要K掉这些峰,也不是只加一点点吸声材料就可以做到的。
但是,较大量的吸声材料的应用,当然峰是K掉了,有什么副作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