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关于系统设计和评价指导思想的Peter和中国版的说法
关于对一个系统的设计、评价等方面的指导思想,eagle在贴里说了一些很有见地的话。很好的看了,下载了,再搜索了相关的论述。有一个国外名家,PMC的Peter也说了几乎一样的话。
下面是相关的论述,看看英国Perter版和中国eagle版的表述:
1、PMC的Peter 认为:(摘要)
所有的设计理论都有其优缺点。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完美的设计理论可以制造出完美的喇叭。Peter 笑称:“世界上如果有完美的设计理论,制作出完美的喇叭,那就不会有这么多音响厂牌存在了。”。
Peter 认为:设计喇叭的过程中,每一位工程师都必须依据自己的目标作取舍,把心中最重要的项目做好,若干理论上的缺陷则必须忍耐。
换句话说,喇叭的最终结果,经常是妥协的产物。一切以设计者的目标位依据,要采用哪些工法,要从目的决定。
2、中国声学楼的eagle说:
其实我也是有体会才这么说。早年曾在一个国内搞Hi-Fi音箱的企业工作,老板老是那不同品牌的世界名牌音箱来比,跟A比低音不够结实,调;跟B比人声不够甜润,又调;跟C比高音不透亮,再调。这么玩一圈下来再跟A比发现又有问题了,总是处于不满意之中,他很累,开发人员也很累。 总是拿别人的优点跟自己比,那怎么可能比得过人,要知道那些国际名牌也分别有他们的缺点。比如很多号称音乐性、艺术性很强的英国箱,听起来是有很多过人之处,可是你要听摇滚就会发现它们的反应速度太慢,拖泥带水还不干净,有人说人家那不是设计给你听摇滚。那我就好奇了,他们的音箱号称音乐性强的时候你知道不是用来听摇滚的,中国人这么做的时候你咋要说人家的反应速度慢?
所以无论是做产品还是做人,不是要做到没有缺点,而是要有突出的优点,并且要让优点的光芒能掩盖住缺点——所以缺点不能太过。所以我们的精力应该是花在在保证缺点不会造成太大麻烦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增进自己的优点,而不是把自己或自己的产品做到完美无缺。没有了缺点其实也就没有了优点,这就是中国中庸的传统文化所期望的。
所以.......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做人和做产品的原则。
是很有道理。
有的时候,也是知道什么“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的,也听说过“音箱没有百分百”的口号。
但是在设计自己的产品的时候,会走入怎样的“怪圈”?
就是eagle说的那个老板的心态。
也许他只是想追求更完善,更优秀的产品的,决不敢要求什么完美的。
但也就是在这个追求优秀和完美的程度的把握上,拿捏不“到位”的。
其实,eagle说的那些大实话,特别是“有突出的优点,但是缺点也不能太过”,简直可以说是一句“语录”了!
这样的经典话,能不能入XX电声公司设计思路的“N条军规”?我看是可以的。
说实在的,也就是eagle兄的这些话,打开了我在一个音箱设计、调试里的“纠结”。大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
所以,会把这个东西小结一下,和大家交流交流。
声学楼里,对一个问题肯这样来述说(这可是要时间和精力的)的还是不少的。也许,他们是声学楼兴旺发达的中坚。
再次谢谢eagle兄和各位!
以一定律理美好地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一门艺术是音乐。电声产品是重放声音的传声装置。人们的思想有多种多样,若能见物思人,让人产生良好的正能量产品当然是艺术的化身。因为艺术是唯一的,反映当地社会生活,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的意识形态。正是三者的关系:人的思想通过艺术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在电声产品工作中重现。倘若产品达到活灵活现了,人们自然接受。至今的科技水平必尽对于自然的解析表达了大部分的现象,还有许多的自然物理需要我们完成制作的活动。
至此没有完美的产品,只有会欣赏的知音。正是这种的意识形态。
谢谢各位。星期天快乐。
你说的事情,我也真的遇到不少。
我对这样的企业的一个反问是:企业或老板对员工“忠”吗?
老板无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