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频”扬声器单元,即宽频扬声器。
在扬声器系统里,和需要分频器的扬声器单元比,有一些可能相当诱人的优势。如没有插入损失、全频段过度更加平顺等等......
但是,实际上在扬声器系统里,除了一些小型的系统,全频单元并没有得到大量的应用,至少目前是一个小众的产品。
原来的全频单元,低频和高频部分的延伸不足是其中一个软肋。
但是,现代的技术已经很好的解决了高频不足这个问题了。低频也得到较好的延伸,尽管还是不够。
那么,是什么问题阻碍了全频单元的应用呢?
请各位指教!
以下是引用SPL100在2013-11-10 13:45:22的发言:
大型系统里,全频口径较大,要做到真正的全频很难。
全频单元的高频部分的特性,现在是可以做到很好的了。
剩下的就是低频的下潜程度不够了。这可能是全频单元的一个软肋或致命的缺点。
如果采用传输线式的音箱结构,这个问题也可以在很大的长度上得到解决的。我的一个4寸的全频单元做的传输线箱,在一个展会里首次“亮相”,低频的效果是那样的好,大家都不相信这是一个4吋的全频单元发出的声音!
一位台湾的知名人士认真的聆听后,在其论坛里说了一句话:“4吋单体打天下?”.......
由于没有精密的测定,只是采用CLIO的近场测试方法来评估低频部分的声压曲线,这个4吋的传输线箱低频的下限(-10dB)可以达到35Hz左右。为了稳妥,我是说低频可以得到40Hz的。
这对大多数并不是非常发烧的人们来说,已经是很好的了。
是不是呢?我也没底,只是在尝试,摸索。
还请多多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