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声学楼论坛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技术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声学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39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箱体发声问题

1楼
db 发表于:2006-2-5 17:06:46

声学现象在扬声器中很多,大家来说说箱体发声问题,当然最后肯定要找出一些解决办法咯!

2楼
原声 发表于:2006-2-5 17:11:00
主要来源于箱体共振和固体传导.
3楼
db 发表于:2006-2-5 17:36:01

1.箱内声压通过板透声.

2.箱板被激振动幅射声波

箱外声压通过板会往箱里透声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2-05 17:39:05编辑过]
4楼
音响初哥 发表于:2006-2-5 18:18:30

呵呵,能透出来当然能透进去,基本的互易原理!

抑制箱壁振动不就可以解决了,怎么做很多资料上都有介绍,比如VD的手册!

5楼
db 发表于:2006-2-5 18:36:01

1.抑制箱壁振动好象力学多了点,扬声器边缘传递力和箱内部声压作用在板上的压力吗.

2.透声问题属声阻抗等声学指标问题吗

6楼
音响初哥 发表于:2006-2-5 18:57:39

什么意思??

7楼
db 发表于:2006-2-5 19:12:24
是同一问题吗?
8楼
音响初哥 发表于:2006-2-5 20:36:38

我想是的,不过从不同角度介入而已!

9楼
db 发表于:2006-2-6 20:21:49

二个模型是一样的吗

1.音盆振动传递给板的固体振动力,引起声幅射,属减振问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2.板内外透声传声,属隔声问题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如深入分析有意思啊,如把箱体壁当作赫姆霍茨共鸣器刚性壁就完了,是现实问题!

声泄露那里来?在那里加强?

看来得一个个解决。这恐怕已超过硕士水平了。谁来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2-07 00:00:37编辑过]
10楼
db 发表于:2006-2-7 22:05:26
这么好的东东没人拍?
11楼
音响初哥 发表于:2006-2-7 22:13:35

呵呵,没人拍,有两种可能性:
1)问题很差,没人愿回答!

2)问题太深,没人能回答!

12楼
db 发表于:2006-2-7 22:17:55
以下是引用音响初哥在2006-02-07 22:13:35的发言:

呵呵,没人拍,有两种可能性:
1)问题很差,没人愿回答!

2)问题太深,没人能回答!

如是第一种,就好了.看来知音难求啊.呵呵.

13楼
老干部 发表于:2006-2-7 22:30:30

透声就可以把箱体等同建声里面的板壁隔音方法去算,主要就是面密度起作用了,应该也是分三个频率段去考虑吧。

14楼
db 发表于:2006-2-7 22:40:34

楼上说的可计算,不知理论隔声量是多少。当然对刚性壁肯定很大!

初哥说不值拍砖也有道理。问题是否可这样解释:

1.边缘传递力F很小,可忽略了。可还得考虑好与振动分界面的关系,如固定,吸振

2.透声问题本质上当然是板振动引起声幅射问题。板两面有声压引起的压力作用在板面上,如板的刚性足够大,变形量忽略,振动速度为0。这种类型就是表面声波全部反射。但实际显然不可能是刚性的,隔声量参考楼主计算。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为解决好板的刚性和隔振问题,可考虑以下几方面

1.材质和物性。如实木类(各种木材),人造板类(中/高密度纤维板,刨花板,积层板),,塑胶类(ABS等),金属类(AL),无机硅酸盐材料类(大理石),树脂复合材料类(玻璃钢),密度和硬度刚性不同指标可选择。

2.设计结构。板材厚度,结构固定加强方式

3.板表面处理。贴高阻尼吸音材料,如内部涂沥青树脂。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02-10 20:30:22编辑过]
15楼
db 发表于:2006-2-10 21:26:46

自拍一下吧.

16楼
珍桢 发表于:2006-2-11 10:00:47
真的挺深的
17楼
penghong_110 发表于:2006-2-11 21:40:49

其实做好了防震和消声就行了。音箱内有合理的加强条,适量的吸音棉、音箱脚做一些处理。关于音箱透声我想是不是存在还需要验证。

18楼
知春 发表于:2006-2-13 15:58:20

还有人提过纸盆前后透声问题,材料那么薄且轻,如何解释?

19楼
知春 发表于:2006-2-13 16:02:06
近看王老师的新书,有提到高音音上打孔试验的结果是低端频率上升很多,从1K升到5KHz,他说原因不明且可省掉或减化高音分频器,各位分析一下什么道理和可行性.
20楼
imxp 发表于:2006-2-13 19:55:42
以下是引用知春在2006-02-13 16:02:06的发言:
近看王老师的新书,有提到高音音上打孔试验的结果是低端频率上升很多,从1K升到5KHz,他说原因不明且可省掉或减化高音分频器,各位分析一下什么道理和可
省高音分频器?呵呵还真第一次听说,最好准备一两百个替换啦,声音一大就烧,真过瘾
共39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 2005-2025 nju520.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468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