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声学楼论坛 http://www.nju520.com/bbs/

声学楼论坛是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技术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声学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2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2]
[浏览完整版]

标题:大家讨论一下这个分频器的串联谐振电路

1楼
PMAQ 发表于:2007-3-29 22:14:50
一般这种串联谐振电路是用来除掉阻抗曲线上的那个共振峰的,一般共振峰都在40~300HZ之间吧,但是这个电路的谐振频率算起来有五千多,怎么可能呢?请各位高手发表意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03-29 22:18:21编辑过]
2楼
imxp 发表于:2007-3-29 22:23:42

“一般这种串联谐振电路是用来除掉阻抗曲线上的那个共振峰的”

这个“一般”就是导致判断“不可能”的伏笔啊。

3楼
PMAQ 发表于:2007-3-29 22:29:36
 根据FO=1/(2*PAI*sqt(LC))这个公式算了一下,F0等于5千多,这个六寸半喇叭在2K处分频,加这个串联谐振电路的作用是什么?
4楼
PMAQ 发表于:2007-3-29 22:32:31

imxp兄回复真快啊

5楼
PMAQ 发表于:2007-3-29 22:44:41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此图是6.5寸喇叭装箱后的曲线VS装箱后带上分频器后的曲线
6楼
y12356 发表于:2007-3-30 12:03:41

这是用来消减振膜分割振动的,如果是刚性盆的话,盆的前几个分割谐振峰是很强的,所以需要在分频区外也消掉.

7楼
3dg6 发表于:2007-3-30 16:05:21
扬声器阻带以外的响应也应该高度重视,阻带之外的频率响应最好单调下降,如果出现很多峰谷,这意味着某种谐振,对应到时域相应上就意味着声波振零(类似于功放电路对于方波响应的振零)。
8楼
qp 发表于:2007-3-30 16:13:55

如果是吸收低频阻抗峰,电感和电容的数值会很大!

吸收合理的话,声音会连升N级!

9楼
PMAQ 发表于:2007-3-30 21:39:03
以下是引用y12356在2007-03-30 12:03:41的发言:

这是用来消减振膜分割振动的,如果是刚性盆的话,盆的前几个分割谐振峰是很强的,所以需要在分频区外也消掉.

yt2356说得很正确,是个高人,多谢了!

10楼
PMAQ 发表于:2007-3-30 21:43:10
以下是引用Liangheo在2007-03-30 13:02:38的发言:
看错了,应该是吸收4点几K的那个峰的。

多谢Liangheo兄!这个陷波器是用来吸收4点几K的那个峰的。看来我发现这个网站太迟了,高手如云啊!

真的很感谢大家这么积极的回复我提出的问题!

11楼
音响初哥 发表于:2007-4-13 22:09:10

"吸收"?如何吸收?

12楼
DAAS 发表于:2007-5-31 16:02:42

衰减/减少输入喇叭的相应电平而已(比如说4k处)

希望没说错,被初哥劈砖.....

13楼
jma 发表于:2007-5-31 16:17:06
初哥的砖现在有初嫂掌管呢,哪有功夫来劈你的砖,,
14楼
音响初哥 发表于:2007-6-1 1:00:00

呵呵,能量不灭,都哪去了?

如果被消耗了,浪费吗?

15楼
音响初哥 发表于:2007-6-1 1:00:30

呵呵,能量不灭,都哪去了?

如果被消耗了,浪费吗?

16楼
liheng_rd 发表于:2007-6-10 12:06:32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一般这种串联谐振电路是用来除掉阻抗曲线上的那个共振峰的”

这个“一般”就是导致判断“不可能”的伏笔啊。

17楼
gcc 发表于:2010-3-22 1:02:09
看了,收获颇多!!
18楼
okk 发表于:2010-3-25 12:33:50

这个电路要全面看,它的作用是拉平500-3K段的凸起的。效果很好。

不要忘了L2的存在。

19楼
玛田音箱 发表于:2010-3-25 22:06:34

这个LCR电路的成本足够买一张好的盆了

20楼
钟灵 发表于:2010-3-29 22:30:05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lrc.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2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20 条, 页签: [1] [2]

Copyright © 2005-2025 nju520.com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3.0
Processed in .06250 s, 2 queries.